- 咪达普利对肾小球性蛋白尿疗效的观察
- 2008年
- 笔者应用咪达普利(达爽)治疗难治性肾小球疾病患者50例,取得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择2003年8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2年全国肾脏病协作组黄山会议的诊断标准。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及病理诊断等均无显著差异。
- 姚向飞康丛越豆利军吴改红刘新宇
- 关键词:肾小球性蛋白尿咪达普利疗效病理诊断治疗组
- 活血化瘀方配合西药治疗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糖皮质激素和雷公藤多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本院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检验指标(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尿红细胞计数)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63.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尿红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指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本院自拟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紫癜性肾炎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尿红细胞计数,值得临床应用。
- 吴改红张晓红张少梅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9
- 2010年
- 本院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具有严重皮肤瘙痒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1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 史应龙姚向飞豆利军吴改红康捷李彩玲
- 关键词:皮肤瘙痒尿毒症血液透析血液灌注
- 毛细血管内增生型IgA肾病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诊治体会
- 2008年
- 1病历资料患者男,60岁,冠脉搭桥术后1个月,水肿10d,加重伴少尿2d,于2007-08-02入我科。患者于2007-06-21因心悸、气急等症在我院心血管科行冠脉造影以及心脏彩超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于2007-07-05在全麻行冠脉搭桥及室间隔穿孔修补术。
- 姚向飞豆利军史应龙吴改红
-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血浆白蛋白冠脉搭桥术术前检查心脏彩超
- 慢性胃炎的中医论治体会被引量:2
- 2015年
-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以恢复脾胃本体功能为主,结合现代医学幽门螺杆菌检测及胃镜检查,对慢性胃炎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兼顾饮食、情志调养,收到良好效果。
- 王维吴改红杨承祖
-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治疗
- 应用左卡尼汀治疗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疗效观察
- 姚向飞许晖曹绥琳潘龙吴改红
- 肾炎Ⅱ号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肾炎Ⅱ号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4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或强的松;中药组口服肾炎Ⅱ号方汤剂,治疗时间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变化、24 h尿蛋白定量改变、低密度脂蛋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36%,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肾炎Ⅱ方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效。
- 张晓红吴改红肖洋马居里
- 关键词:气虚血瘀慢性肾小球肾炎
- 补肺汤合七味都气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肺肾气虚证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对补肺汤合七味都气丸治疗肺肾气虚证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就诊于我院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肺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补肺汤合七味都气丸治疗。观察两组的症状缓解率、中医症候总积分、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个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76.67%,低于观察组96.67%(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个数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补肺汤合七味都气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肺肾气虚证患者,可提高患者的症状缓解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吴改红张晓红张少梅
- 急性肾损伤透析方式选择对病情转归影响
- 目的 探讨AKI 血透患者的血液净化方式、血液透析时机、血液透析次数及剂量与病情转归关系;方法 观察2006 年1 月~2014 年5 月247 例AKI 根据血液净化方式不同分为HD、HDF、CVVH,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 姚向飞蔡东张沛权皎洁任伟吴改红王维胡欢张少梅曹绥琳
- 脾升胃降理论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诊疗中的临床研究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临床使用脾升胃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观察和研究,分析其数据,以期为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慢性肾衰竭患者100例,以随机试验参照原则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基于脾升胃降理论的健脾和胃方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海昆肾喜胶囊治疗。通过检测患者的症状积分情况、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来探讨健脾和胃方在治疗慢性肾衰中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口服健脾和胃方后,主要症状恶心、纳呆、神疲乏力、腰膝酸痛、浮肿、少气懒言、面色晦暗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Scr、BUN、Ccr、HGB、CRP、TNF-α治疗前后相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Scr、BUN、Ccr、HGB、CRP、TNF-α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各项指标组间进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明(P<0.05)。结论:基于脾升胃降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降低血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升高血红蛋白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有显著的疗效,明显优于海昆肾喜胶囊的治疗。
- 吴改红张晓红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