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贤
- 作品数:29 被引量:1,916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气象要素变化与心血管病就诊状况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探讨气象要素变化对心血管病患者就诊状况的影响。方法按季节登记1~4d24h门急诊患者就诊情况,同时取得登记日的气象要素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9版)进行疾病编码。分析各种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病)的年龄、性别和季节构成;各种气象要素的均值和标准差;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1.按系统分类,门急诊患者不同季节均以呼吸系统疾病就医比例最高,循环系统疾病以春季比例最高,夏季最低。2.按疾病分类,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和总心脑血管病均是冬季和夏季患病比例最高,春季最低。3.与高血压就诊的相关因素有年龄、相对湿度、露点温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气压。影响心、脑血管病患病就诊的因素均为年龄和最高气温。结论心脑血管病受多种气象要素影响。高血压和总心血管病的易患季节是冬季和夏季。高血压病占就诊疾病的14.8%,门诊医生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和诊断治疗水平对高血压防治十分重要。
- 吴桂贤陆晨李青春曾哲淳刘军赵冬
- 关键词:气象要素心血管病高血压
- 我国多省市心血管病趋势及决定因素的人群监测(中国MONICA方案)Ⅰ.发病率和死亡率监测结果被引量:309
- 1997年
- 为了解我国人群心血管病趋势及发病因素,北京心肺血管研究中心于1984年倡议组织了一项多省市心血管病人群监测协作研究,采用WHOMONICA方案的方法和标准,总监测人口约500万。经1985年~1986年2年试点后从1987年1月起正式开始收集研究资料,于1993年12月底结束。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人群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男性35~64岁年发病率最高为108.7/100000(1987~1989年),最低为3.3/100000,相差相当32倍;(2)脑卒中事件年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男性35~64岁发病率最高为553.3/100000(1987年~1989年),最低为33.0/100000,相差相当16倍;(3)疾病率存在较显著的地区差异,北方省市普遍高于南方省市;(4)1987~1993年期间部分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但多数无统计学显著性。
- 吴兆苏姚崇华赵冬吴桂贤王薇刘静曾哲淳吴英恺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疾病监测
- 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选取93例高脂血症患者及250例正常对照人群,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对载脂蛋白(ApoB)基因3’端高变区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作快速而准确分型,研究其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高脂血症组有8个ApoB等位基因,正常人群组有10个等位基因,ApoB3’端VNTR不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0.004~0.66。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即BS杂合子等位基因型组的血脂变量与BB,SS纯合组等位基因型组比较无论是在正常对照组中还是在高脂血症组中均存在显著差异。高脂血症患者载脂蛋白B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健康人群无差异。
- 顾云王绿娅吴桂贤王薇刘静潘小冬吴兆苏
- 关键词:载脂蛋白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多态性高脂血症
- 11省市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队列研究被引量:100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 1 1省市队列人群 (35~ 64岁 )共 2 7739人于 1 992年进行基线危险因素调查的资料 ,计算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患者在观察终点心脑血管病事件的人年标化发病率 ,用Cox回归模型预测危险因素水平与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 ) 1 1省市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病人年标化发病率明显高于无代谢综合征者 (分别为 652 .3 1 0万和 2 0 6 .7 1 0万 ,二者RR =3 .1 2 ,P <0 .0 0 1 ) ;(2 )有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和高腰围者心脑血管病人年标化发病率最高 (男性 91 0 .2 1 0万 ,女性 930 .7 1 0万 ) ;(3)男性年龄、吸烟、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和代谢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 ,女性为年龄、体重指数和代谢综合征。结论 1 1省市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病人年标化发病率明显高于无代谢综合征者 ,代谢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 (尤其脑血管病 ) 。
- 吴桂贤吴兆苏刘静王薇赵冬厚磊曾哲淳王文化刘军秦兰萍刘飒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队列研究流行病学
- 北京地区青年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10年变化趋势被引量:30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青年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10年 (1992年至 2 0 0 2年 )变化趋势。方法 :1992年在北京大学和首钢地区建立了年龄为 35~ 6 4岁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队列 ,取得了基线调查数据 ,在 2 0 0 2年对该人群再次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该研究对 1992年参加调查的 35~ 4 4岁人群 ,同时参加了 2 0 0 2年调查且资料完整的 12 0 3人的 10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 1992年至 2 0 0 2年北京地区 35~ 4 4岁青年人的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甘油三酯 (TG)变化幅度最大 ,10年间上升了 5 0 . 3%。其次为总胆固醇 (TC) ,增加了 16 . 6 %。2 10年间男女两性危险因素水平均呈增加变化 ,但女性多个危险因素增加的幅度大于男性。 3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 ,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由 1992年的 4 1 9%上升到 2 0 0 2年的6 9. 8%。青年人群超重肥胖率由 4 7. 4 %上升到 6 8. 3%。结论 :北京地区 35~ 4 4岁青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 ,10年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均呈上升变化 ,其中血脂水平增加的幅度最大。女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平均水平上升的幅度大于男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北京地区的青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应该更加重视控制青年人?
- 王淼王薇赵冬吴桂贤刘静孙佳艺刘军刘飒秦兰萍吴兆苏
- 关键词:青年致病因素心血管疾病肥胖
- 北京市1984~1999年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85
- 2001年
- 目的 评估北京市城区 1984~ 1999年 16年间急性脑卒中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及强度。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趋势及其决定因素的监测方案 (monitoringoftrendsanddeterminantsincardiovasculardiseases,简称WHOMONICA方案 )中北京市城区心血管病人群监测及后续研究的资料 ,逐年计算急性脑卒中事件发作粗率、年龄标化发作率和首发发病粗率、年龄标化首发发病率 ,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和年平均变化幅度 ,并分析各年龄组发病专率的变化状况。结果 ①北京市 1984~ 1999年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发作率和首发发病率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男性年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 4.5 %和 4.1% ,女性均为 4.2 % ;② 6 5~岁和 70~ 74岁老年组发病率增加尤为明显 ;③ 1999年北京市 6 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为 10 .3% ,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结论 北京市脑卒中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老年组增加更为明显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人群中脑卒中病人的绝对数增加 。
- 王文化赵冬吴桂贤刘军姚丽吴兆苏
- 关键词:脑血管病发病率流行病学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67
- 2001年
- 目的 研究我国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 ,对 11省市队列人群 ( 3 5~ 64岁 )共 2 95 64人于 1992年进行基线调查。对 1992~ 1999年共 12 93 5 0观察人年中发生的心血管病事件进行登记。分析人群基线调查的LDL C分布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结果 ( 1)男女两性LDL C均值分别为 2 65mmol/L和 2 70mmol/L (P <0 0 1)。LDL C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女性 5 0~ 5 4岁组升高最多 ;( 2 )LDL C超过中位数 ( 2 60mmol/L)时男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率明显升高 ;( 3 )甘油三酯升高 (男性≥ 1 2 4mmol/L ;女性≥ 1 13mmol/L)合并LDL C升高者 ,男女冠心病发病率分别是单纯LDL C升高者的 3倍和 2倍 ;( 4 )Cox回归显示 :本研究人群LDL C每升高 1mmol/L可使男性冠心病增加 3 6%,缺血性卒中增加 3 1%。结论 我国人群的LDL C处于较低水平 ,但LDL C仍是男性缺血性心血管病 (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 )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血管病防治中不应“独立”地看待某一因素 ,更应注重多因素的协同作用。
- 刘静赵冬秦兰萍王薇吴桂贤曾哲淳王文化吴兆苏
- 关键词:脂蛋白类心血管疾病疾病发生
- 正常偏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影响被引量:27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正常偏高血压对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方法 采用 1 1省市队列人群 (35~ 64岁 )共 2 7739人 ,于 1 992年进行基线危险因素调查的资料。计算队列人群不同血压范围构成比、危险因素分布 ,以及在观察终点心脑血管病事件的人年标化发生率 ,用Cox回归模型对不同血压范围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危险进行预测。结果 (1 )队列人群具有正常偏高血压者为 1 3 4%(男性 1 4 8% ,女性 1 1 8% ) ;(2 )具有正常偏高血压者多种危险因素显著高于具有理想血压者 ;(3)具有正常偏高血压者心脑血管病人年标化发病率显著高于具有理想血压者 ;(4)正常偏高血压者的心脑血管病发病危险为 2 876 5(95 %可信区间 2 0 50 6~ 4 0 35 1 ,P <0 0 1 ) ,男性为 3 2 34 6(95 %可信区间 ,2 1 1 3 1~ 4 951 2 ,P <0 0 1 ) ,女性为 2 335 0 (95 %可信区间 1 31 83~ 4 1 35 9,P <0 0 1 )。结论 具有正常偏高血压者的心血管病危险比具有理想血压者显著高 。
- 吴桂贤吴兆苏刘静王薇赵冬曾哲淳王文化刘军秦兰萍刘飒
- 关键词:脑血管病心血管疾病相对危险度
- 北京部分地区15年脑卒中事件变化趋势——WHO-SINO-MONICA研究被引量:39
- 2001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在北京地区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北京地区心血管病人群监测 (WHO MONICA方案 )诊断标准 ,通过三级监测网对人群脑卒中发病进行登记监测。结果 1北京人群 15年间 (1984~ 1998年 )脑卒中标化发病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9.0 % /年 ,P=0 .0 39)。男性为 (+11.4% /年 ,P=0 .0 2 7) ,女性为 (+8.2 % /年 ) ,但无显著性差异 ;人群脑卒中首次发作标化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 (+9.1% /年 ,P=0 .0 2 3) ,男性较女性上升更明显。 2人群脑卒中标化死亡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 (- 6 .6 % /年 ,P=0 .0 42 )。城市人群较农村人群下降明显。 3人群脑卒中病死率下降趋势明显 (- 16 .7% /年 ,P=0 .0 14) ,女性较男性更明显。结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 15年来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主要是首次发生率的增加 ,并且与高血压患病率相平行 。
- 吴桂贤吴兆苏刘静曾哲淳王文化秦兰萍刘军赵冬
- 关键词: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 1984~1993年北京市70万人群脑卒中流行趋势的研究被引量:12
- 1998年
- 本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地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仍持续在一较高发病水平,10年总的发病趋势略有上升,男性上升更显著(P<0.035);农村男性发病率上升趋势较城市明显。北京地区人群死亡率趋势下降明显(P<0.05),城市较农村更明显。病死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城乡男女两性脑卒中病死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1),且城市较农村更明显。故我们的医疗、预防工作的重点仍应放在农村。
- 吴桂贤吴兆苏曾哲淳秦兰萍刘军
- 关键词: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