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洽兵
作品数:
5
被引量:7
H指数:1
供职机构:
蚌埠市广播电视台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5篇
文化科学
主题
3篇
电视
2篇
新闻
2篇
媒体
2篇
节目
1篇
道具
1篇
电视产业
1篇
电视画面
1篇
电视纪录片
1篇
电视新闻
1篇
电视新闻报道
1篇
电视专题
1篇
电视专题节目
1篇
新闻报
1篇
新闻报道
1篇
新闻人
1篇
新闻线人
1篇
演播
1篇
演播室
1篇
隐性失实
1篇
娱乐节目
机构
4篇
蚌埠市广播电...
1篇
南京大学
作者
5篇
吴洽兵
传媒
1篇
成都行政学院...
1篇
电视研究
1篇
内蒙古电大学...
1篇
现代视听
年份
3篇
2007
2篇
2006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眼见并不为实——谈电视新闻中的隐性失实
被引量:1
2007年
电视新闻报道中,采访对象主动“失实”。记者为强化或削弱新闻价值或知识储备不足及采访方法不当都会造成隐性失实报道。社会环境对媒体价值判断的干扰是电视新闻失实的深层原因。
吴洽兵
关键词:
霍桑效应
知识储备
电视新闻报道
道具在专题节目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06年
在人们的印象中,道具是电影、电视剧、综艺娱乐节目的专利,但在最近央视的一些专题节目中,观众经常可以看到道具在演播室出现。道具不仅是综艺娱乐节目的表演工具,而且已经成为电视专题节目中现场演示、传情达意、传递信息的工具。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社会记录》、《经济与法》等许多栏目对道具的使用十分频繁。毫不夸张地说,道具已经成为一些专题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洽兵
关键词:
电视专题节目
道具
综艺娱乐节目
《社会记录》
演播室
新闻线人:不容漠视的“另类”新闻人
被引量:4
2006年
随着媒体间竞争加剧,一个新的职业———新闻线人应运而生。新闻线人通过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以寻求问题的解决,或者从媒体获得相应报酬。本文从媒体与线人的关系入手,试图对线人的作用及保护展开一些探讨。
吴洽兵
关键词:
新闻线人
媒体
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及手法的嬗变——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
被引量:1
2007年
1983年12月,一部名叫《话说长江》的电视纪录片出现在荧屏上,第一次以电视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长江流域美丽的风光。在长达半年的播出中,《话说长江》以40%的收视率创下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收视奇迹,令后来者难以望其项背。
吴洽兵
关键词:
电视画面
纪实手法
纪录片创作
电视纪录片
大媒体
真人秀的“中国化”问题研究
世纪之交,欧美各国陆续推出了以真实记录为形式、真人实况演出为内容的节目类型,中国电视理论界将这种节目称为“真人秀”。 真人秀节目形态新颖,它对改变我国传媒的传播理念、加快电视产业发展、推动中国电视节目的对外传播...
吴洽兵
关键词:
真人秀节目
节目形态
电视产业
民族审美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