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东 作品数:66 被引量:268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安徽省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老年肿瘤治疗中应用传统放射与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临床价值对比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对应用传统放射与精确放射治疗技术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加深对老年肿瘤患者的治疗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肿瘤患者共65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式实验,对照组患者选择接受传统放射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选择接受精确放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数据统计,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97%,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明显较低于研究组,而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88%, P <0.05两组差异明显。结论在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的对照实验中,发现精确放射治疗对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治疗较好,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价值要高于传统放射治疗法。 杨波 吴爱东关键词:老年肿瘤 锥形束CT测量胸段食管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对剂量学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测量胸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探讨摆位误差对肿瘤靶体积和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21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经图像引导调强放疗,共获得173组CBCT摆位误差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模拟患者的实际治疗过程,分析摆位误差对肿瘤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结果21例患者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2.73±1.85)、(3.19±2.71)和(2.35±1.71)mm。摆位误差对患者GTV的剂量学影响不明显,但误差却使患者95%PTV(D95%)接受的剂量与标准计划相比降低3.38Gy,PTV最小剂量(Dmin)和平均剂量(Dmean)分别下降9.83和0.65Gy,摆位误差的修正提高了计划靶区的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标准计划相应值分别为(0.744-0.10)和(1.07±0.02),模拟计划相应值分别为(0.69±0.08)和(1.13±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3和-3.91,P〈0.05);摆位误差对脊髓的最大剂量(Dmax)、双肺和心脏等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计划中脊髓的最大剂量均值为(42.20±4.97)Gy,标准计划为(41.37±2.75)Gy,摆位误差使部分患者脊髓最大剂量超过45Gy,其中1例最大值达到52.8Gy。结论kV—CBCT图像引导胸段食管癌调强放疗可减小患者的摆位误差,提高PTV的受照剂量和治疗精度,摆位误差对双肺、脊髓和心脏受照剂量未见明显改变。 吴爱东 张绍虎 张红雁 闫冰 刘磊关键词:调强放疗 图像引导放疗 摆位误差 剂量学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食管癌术后调强放疗三维剂量分布预测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构建一种深度学习网络模型预测食管癌调强放疗的三维剂量分布。方法:取100例中上段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调强放疗计划为研究对象,以患者计划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图像以及适形射束信息作为输入数据,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三维剂量分布作为输出数据,通过搭建的3D U-Res-Net混合网络进行训练并得到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测试集进行三维剂量预测。采用平均预测偏差-δ、平均绝对误差(MAE)、戴斯相似性系数(DSC)和豪斯多夫距离(HD_(95))评价预测结果的精确性。结果:测试集的平均预测偏差为-0.23%~0.78%,MAE为1.67%~3.07%,两组计划等剂量面DSC均值大于0.91,尤其30 Gy以下的DSC达到0.95以上,平均HD_(95)为0.51~0.73 cm。预测计划的剂量学参数均在临床允许的范围之内且相对剂量偏差小于2%,除靶区D_(2)、脊髓D_(max)、全肺V_(30)差异有统计意义外(P<0.05),其余剂量学参数差别不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3D U-Res-Net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可以实现对食管癌术后IMRT三维剂量分布的精确预测。 王文成 周解平 张朋 吴爱林 吴爱东关键词:食管癌 调强放疗 基于CT值的外轮廓提取方法在精确放疗计划制定中的实现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 给精确放疗计划制定中的剂量计算和人体外形三维重建提供准确的外轮廓。方法借助W/L算法,在分析CT值与人体组织关系的基础上,用基于CT值的方法实现人体外轮廓的提取。结果和常用的外轮廓提取方法相比,提取的结果基本一致,但速度提高了2.5倍。结论基于CT值的外轮廓提取方法无需进行二值化,能快速准确地提取人体的外轮廓,在精确放射治疗方面的应用性较强。 赵攀 宋钢 林辉 吴爱东 黄晨昱 吴宜灿关键词:精确放射治疗 CT值 用于逆向放疗计划多目标优化的改进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ANSGA-Ⅱ 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对逆向放射治疗计划进行多目标优化算法研究,以期为逆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提供高效的优化算法选择。方法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作为多目标进化优化算法的代表,优于其他算法。利用NSGA-Ⅱ在多目标优化中的优势,并针对其交叉变异操作不够灵活,进行改进形成自适应交叉变异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简称ANSGA-Ⅱ);寻优过程中,根据逆向放射治疗计划优化的特性,在算法每一代充分利用决策变量的先验知识进行种群生成,来提高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结果用优化一张人体头部CT片上靶区、危及器官、其他正常组织的平均剂量实例进行测试,本文算法可以在几分钟内找到满意解。结论本文算法可以为实际的逆向放射治疗计划优化提供优化方法选择。 曹瑞芬 李国丽 宋钢 赵攀 林辉 吴爱东 黄晨昱 吴宜灿关键词:多目标优化 剂量计算中解析组织非均匀性修正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和比较目前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常用的几种组织非均匀性修正方法。方法通过真实病人算例对不同修正方法的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进行对比测试。结果等效组织空气比修正(ETAR)方法虽然较Batho等修正方法考虑的影响因素多,但ETAR方法在大大增加计算时间的基础上,计算精度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结论可使用新近开发的混合Batho修正方法替代目前计划系统中常用的ETAR方法。 宋钢 林辉 赵攀 吴爱东 李贵 景佳 曹瑞芬 程梦云 黄晨昱 吴宜灿加速器机载kV-CBCT成像参数与图像质量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Catphan 503模体,选用不同的扫描预设条件成像,对加速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图像的均匀性、噪声、低对比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提高X线球管管电压管电流、增大机架旋转扫描范围、减小准直器尺寸、提高重建精度等参数有利于获得高质量锥形束CT(CBCT)图像,但同时患者将多受额外的X射线辐射,也加大X线球管和探测器等元器件的损耗。因此,临床使用中应根据患者解剖条件合理选择成像参数,这样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尽可能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刘磊 吴爱东 裴元吉 闫冰关键词:空间分辨率 X光透射剂量中模体散射线的物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放射治疗的X光透射剂量中含有不同强度的模体散射线,影响其临床应用。本文基于实验方法在不同条件下测量6MVX线射野中心轴及离轴位置的透射剂量分布,从中提取原射线剂量,计算得到相应的散射线剂量,分析透射剂量中原射线和模体散射线的大小,研究不同条件下透射剂量中模体散射线分布的物理特性。 吴爱东 刘磊41例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大剂量全身照射 2009年 目的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前大剂量全身照射的探讨。方法自2001年10月至2008年11月对41例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行大剂量全身照射的预处理,采用6MV-X照射,中平面总剂量12Gy/4次,剂量率6~7CGy/分钟。结果41例患者全身照射后有轻度的恶心、呕吐,腮腺肿胀等症状,对症治疗后好转,无一例发生间质性肺炎。结论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前大剂量全身照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吴韦炜 张红雁 吴爱东 刘磊关键词:造血干细胞 全身照射 6MV-X射线对肝癌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人肝癌细胞接受不同剂量或时间的6MV-X线照射后,对细胞凋亡和周期进程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MV-X线照射4Gy后不同时间以及不同剂量6MV-X线照射后24h HepG2和PLC/PRF/5两种细胞的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状况。结果:4Gy 6MV-X线照射后24h,HepG2细胞凋亡率高于PLC/PRF/5细胞,分别为(7.61±0.77)%和(5.63±0.87)%(P<0.05),且随时间和剂量增加,差异越显著;HepG2细胞受4Gy照射后12h,G0/G1期比例下降,为(40.56±1.59)%,后逐渐上升,G2/M期比例增高,为(13.28±1.02)%,随后逐渐下降;2-6Gy照射24h后,G0/G1期比例逐渐上升,G2/M期比例逐渐下降;PLC/PRF/5细胞G2/M期比例在照射后24h阻滞最明显(22.11±1.48)%,后逐渐降低,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大。结论:2-6Gy 6MV-X线照射可诱导HepG2与PLC/PRF/5细胞凋亡,并改变周期进程,HepG2细胞发生G1和G2期阻滞,PLC/PRF/5发生G2期阻滞。 陶振超 邱俊 钱立庭 王明明 吴爱东关键词:X射线 HEPG2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