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真
- 作品数:36 被引量:158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从公共信托原则透视环境法之调整对象被引量:12
- 2010年
- 以公共信托原则为视角,在对环境法调整对象诸学说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应为国家、公众与资源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构成的特定社会关系。社会公众尽管享有对环境资源的权利,但各个环境因素之间以至每个环境因素内部普遍存在的相互关联性决定了这一权利不能机械地分解而个别地行使。原因是,一方面环境资源权利如果分割行使极易破坏环境因素的关联性,另一方面这种关联性导致权利被侵害的主体范围必然是不特定的。因此国家受社会公众委托,在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的过程中对资源的私人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使进行适当限制或引导,保障委托人即社会公众能够实现其对环境资源的应有权利。
- 吴真
- 关键词:公共信托原则环境法
- 环境公益诉讼在自然保护区治理中的运用被引量:2
- 2016年
- 在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施行以后,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鉴于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和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困境,立足于现实,充分利用环境公益诉讼这一制度保障解决现实问题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国应当探索赋予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发展环境公益诉讼在自然保护区语境下的运行机制,并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制定一系列相关立法,逐步将环境公益诉讼深化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 吴真李天相
-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自然保护区环境责任
- 试论公共信托原则被引量:8
- 2008年
-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传统上被划入物权客体范围的"物"分别具备不同的性质:有的适应交易平等、市场自由的私法理念;而另一些却不适合由私人所有,或者在特定情况下即使由私人所有,其权利人也不得排除公众对这些物享有天然的利益。从目前看来,传统民法对调整这一领域的社会关系显得力不从心。而新兴的环境资源法由于尚未形成较为统一而完整的体系,也难以完成使命。本文试图对在英美法系中存在百余年的公共信托原则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从中找出逻辑切入点,为环境资源法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一个前瞻性的思路。
- 吴真
- 关键词:公共信托原则政府义务社会公众环境权
- 农村地区化工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治问题探析
- 2013年
-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水污染控制力度的不断提高,化工企业污染逐渐从城市转嫁农村,不仅造成了农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还对广大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成为新时期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
- 吴真孙宇
-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水污染控制饮用水安全经济社会企业污染
- 生态决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前提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许多问题本身都与环境状况有直接的联系。这些活动如果规划失败将会引起环境的重大损失并使人们的健康和物质生受到威胁。生态问题的公众评价是在大量的客观和主观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 吴真
- 关键词:生态公众参与
- 隐名代理的法律地位研究被引量:9
- 2002年
-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为民事法律行为,该行为的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法律制度,这是大陆法系公认的代理的概念,又叫作显名代理或直接代理。代理人虽享有代理权,并为被代理人的利益着想.但不表明自己是代理人,
- 吴真
- 关键词:被代理人隐名代理直接代理大陆法系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权限
- 企业环境责任确立的正当性分析——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视角被引量:31
- 2007年
- 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由于科技水平有限性和科学不确定性的普遍存在,应该在环境法中确立企业环境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企业环境责任包括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和企业环境道德责任。可持续发展理念蕴涵的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共存的思想决定了企业环境责任的确立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价值导引。由于目前立法中的企业环境侵权责任在保护社会公众环境利益方面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从企业环境侵权责任走向企业环境责任应该成为必然。
- 吴真
- 关键词:企业环境责任可持续发展
- 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态法理念——从公众参与制度出发的考察被引量:10
- 2005年
- 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生态法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应是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本文从公众参与制度的法理依据、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制度现状以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路径设计等几个方面对公众参与制度进行了阐释。
- 吴真
- 关键词:生态法公众参与制度以人为本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 公共利益:公共信托原则的价值彰显被引量:2
- 2010年
- 源于西方判例法的公共信托原则规定对于具有公共性质的环境资源,无论政府是否享有所有权,政府应承担起受托人的义务,即依资源本身的性质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公众能实现对这些资源所应当享有的权益。这一原则为公众环境权的确立和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且至今仍为西方法院所适用,然而学界尚缺乏从法理学的视角对其正当性进行的探讨。文章认为,公共信托原则对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及个人利益的权衡与协调与公共利益理论高度契合。公共利益是公共信托原则彰显的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公共利益理论为公共信托原则提供了最主要的价值依托,由此成为公共信托原则正当性的重要依据。
- 吴真
- 关键词:公共利益理论公共信托原则公共利益
- 水污染防治法: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追问和反思
- “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观点是,除了保护环境外,环境立法的目的还包括保护人群健康,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我国现行《水污染防治法》的目的条款也强调“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美国《清洁水法》和联邦环保局规章都没有强调...
- 那力吴真王小钢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立法水污染防治法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