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立新

作品数:457 被引量:4,861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8篇期刊文章
  • 78篇会议论文
  • 49篇专利
  • 9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4篇天文地球
  • 86篇矿业工程
  • 81篇自动化与计算...
  • 34篇建筑科学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电子电信
  • 7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机械工程
  • 3篇水利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2篇数字矿山
  • 41篇遥感
  • 40篇地震
  • 31篇岩石力学
  • 25篇地质
  • 24篇遥感-岩石力...
  • 21篇红外
  • 19篇热红外
  • 18篇GIS
  • 17篇岩石
  • 17篇煤矿
  • 17篇城市
  • 16篇地理信息
  • 16篇地理信息系统
  • 16篇矿山
  • 15篇拓扑
  • 14篇土壤
  • 13篇遥感监测
  • 12篇空间数据
  • 10篇拓扑关系

机构

  • 18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78篇中国矿业大学
  • 148篇东北大学
  • 80篇北京师范大学
  • 46篇中南大学
  • 14篇香港中文大学
  • 12篇香港理工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武...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开滦(集团)...
  • 8篇河北理工大学
  • 8篇中国地质调查...
  • 7篇武汉大学
  • 6篇西安科技大学
  • 6篇中国气象局
  • 5篇教育部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辽宁省交通高...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56篇吴立新
  • 72篇刘善军
  • 27篇胡青松
  • 26篇王金庄
  • 25篇张申
  • 23篇郭甲腾
  • 22篇车德福
  • 22篇余接情
  • 21篇吴育华
  • 21篇马保东
  • 16篇秦凯
  • 15篇张炜
  • 15篇方兆宝
  • 15篇徐磊
  • 15篇王植
  • 15篇杨宜舟
  • 14篇林珲
  • 12篇张东升
  • 12篇王彦兵
  • 12篇丁恩杰

传媒

  • 48篇地理与地理信...
  • 2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0篇东北大学学报...
  • 20篇煤炭学报
  • 18篇科技导报
  • 17篇矿山测量
  • 16篇中国矿业大学...
  • 15篇武汉大学学报...
  • 8篇中国矿业
  • 7篇测绘学报
  • 6篇测绘通报
  • 6篇辽宁工程技术...
  • 5篇遥感学报
  • 5篇地理信息世界
  • 4篇国土资源遥感
  • 4篇测绘科学
  • 3篇地理学与国土...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年份

  • 4篇2023
  • 9篇2022
  • 10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18篇2018
  • 18篇2017
  • 32篇2016
  • 30篇2015
  • 29篇2014
  • 29篇2013
  • 20篇2012
  • 18篇2011
  • 11篇2010
  • 14篇2009
  • 11篇2008
  • 19篇2007
  • 13篇2006
  • 18篇2005
  • 34篇2004
4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相关分析法约简MCSs空间数据库
2004年
长江流域出现致洪大暴雨与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东移密切相关。为了寻找MCSs移动和传播的规律,我们将MCSs的移动路径与其中心附近一定范围内的环境物理量场之间建立联系,构造出MCSs东移空间数据挖掘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中,包含由9个环境物理量生成的18个属性项,除此,还包括由MCSs本身的空间特征量构成的5个属性项,即TBB强度、面积、地理位置、形状等,共计23个属性项。利用1998年6月至8月日本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的青藏高原逐时红外遥感云图计算出的云顶黑体辐射温度(TBB)及青藏高原高分辨率有限区域数值分析预报值系统(HLAFS)环境场物理量数据,构造出上述空间数据挖掘数据库,运用空间相关分析技术对其进行约简,结果表明:在高度(H)、温度(T)、涡度(VOR)、散度(DIV)、水汽通量散度(IFVQ)、垂直速度(W)、假相当位温(θse)、K指数(K)、相对湿度(RH)等9个因素中,高度、涡度、散度、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及k指数6个因素相对独立;而温度(T)、假相当位温(θse)、相对湿度(RH)之间相关性较强,而且与高度等其它6个因素密切相关。根据数据库约简原则,可将温度(T)、假相当位温(θse)、相对湿度(RH)3个因素生成的6个属性项从数据库中删除,以便提高数据挖掘效率。
方兆宝林珲吴立新江吉喜
关键词:青藏高原红外遥感空间数据挖掘
一种地下不同层位煤岩层中氡气析出浓度原位测定方法
一种地下不同层位煤岩层中氡气析出浓度原位测定方法,包括步骤:确定进行氡气析出浓度测定的地下不同层位煤岩层,并分别编号为L<Sub>1</Sub>~L<Sub>n</Sub>;自动校准连续测氡仪(7)的测定系数;将圆柱形空...
张炜张东升吴立新刘洪林李娟娟王宏志
文献传递
机载POS系统对地定位方法初探被引量:49
2004年
高精度定位定向系统(Position&OrientationSystem,简称POS系统)能够获取机载传感器的空间位置和三轴姿态信息,从而定量化反演遥感信息获取过程,实现机载遥感直接对地定位(DirectGeoreferencing)。本文首先介绍POS与航空摄影系统的集成方法与工作原理;然后初步分析了POS系统的主要误差来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OS系统数据处理及误差控制方法;最后,结合河南安阳飞行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进行了精度和可行性分析。
郭大海吴立新王建超郑雄伟
关键词:POSIMU航空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
荒漠化矿区地下采矿对地表土壤湿度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为探索煤炭地下开采是否对地表土壤湿度产生影响,以典型的荒漠化矿区神东矿区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土壤湿度监测指数和尺度化土壤湿度监测指数的基础上,通过消除遥感数据时相差异的影响,基于矿区两期遥感影像数据,反演得到研究区土壤湿度分布图,从矿井尺度上分析地下煤炭开采对神东矿区9个矿井的地表土壤湿度的影响,并利用实地调查土壤湿度数据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地下煤炭开采活动对大柳塔、活鸡兔、锦界、榆家梁、石圪台、补连塔等矿井浅层土壤湿度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采区土壤湿度小于非采区,与实地调查结果相吻合;上湾-尔林兔、乌兰木伦、哈拉沟矿井浅层土壤湿度并未受到地下采煤活动的显著影响。实践表明,开展植被建设、加强矿井水的循环利用等手段可以部分消除采矿活动的负面影响。
刘英吴立新岳辉马保东孟哲哲
关键词:土壤湿度煤炭开采
基于QuaPA的无边界GIS与全球空间编码新方法被引量:10
2003年
空间实体编码是空间数据组织的关键,是地学信息查询、检索和数据挖掘的基础。该文针对传统的ID编码技术的不足,围绕无边界GIS与全球空间数据组织的急需,将空间实体的位置信息引入ID编码中,提出了一种由主副码构成且综合考虑了空间实体所在宏观象限、空间实体位置和唯一检索标识三方面信息的QuaPA编码方法。以矿山GIS为例,论述了无边界2DGIS和无边界3DGIS中基于高斯坐标系的QuaPA编码方法;以全球空间数据组织为例,论述了基于经纬坐标系和球面半径的地球QuaPA编码法。分析指出,QuaPA法从原理上支持基于窗坐标的快速空间索引和格网索引机制。
吴立新史文中
煤岩流变特性及其微观影响特征初探被引量:25
1996年
以煤试块流变试验及其显微煤岩组分与微观损伤的图象分析测试为例,介绍了煤岩作为一种复杂的特殊力学材料的流变特性;初步探讨了显微煤岩组分及其含量、煤岩内部微观损伤裂隙含量(裂面面积率)对煤岩强度的影响规律。煤的流变系数低于岩石材料,且煤的单轴抗压强度与煤的显微组分含量和微观损伤密切相关。
吴立新王金庄
遥感-岩石力学(I)——非连续组合断层破裂的热红外辐射规律及其构造地震前兆意义被引量:60
2004年
以构造地震孕震机制之一即非连续组合断层破裂发震为模拟对象,利用双轴加载实验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对雁列和同线非连通这两种非连续组合断层在双轴加载破裂失稳过程中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双轴加载过程中岩石表面红外辐射温度的变化对应岩石应力变化,具有阶段性规律,包括初始、弹性、应力闭锁、解锁和屈服破裂5个阶段。自弹性阶段开始至解锁阶段,岩石表面的平均红外辐射温度(AIRT)的动态曲线表现为“上升-下降-再上升”的演变特征;而断层雁列区和非连通区在解锁阶段其热像出现高温异常条带,非连通区的高温异常条带还具有“增强-减弱(平静)-再增强”的演变特征。其地震前兆的时空意义为:(1)构造地震活动区卫星遥感AIRT的上升趋势可作为地震中期预警指标;(2)热像局部正异常条带预示未来震源位置;(3)AIRT下降与热像局部热异常条带的减弱(平静)一起,可作为构造地震的短临前兆。
吴立新刘善军吴育华李永强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构造地震地震遥感热红外异常
基于地层时序与属性语义的相邻钻孔地层连接与推理被引量:20
2007年
相邻钻孔之间地层连接关系的判断与推理是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学建模的关键。相邻钻孔之间地层的连接关系可分为基于年代地层单位的时序地层关系和基于地层属性的岩性地层关系两种;地层属性及其语义关系是岩性地层关系判断和细节地层连接的基础。相邻钻孔之间细节地层的岩性连接有对应、包含和尖灭3种,基于地层属性及其语义关系的地层连接关系推理有6种基本模式,设计了相应的地层连接推理算法。以徐州地区两个邻近地质区域的寒武纪钻孔数据为例,在GeoMo3D平台上进行了地层连接与推理实验,验证了基于细节地层属性的语义关系进行连接推理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徐磊吴立新车德福
关键词:数据集成数字矿山三维地质建模钻孔语义
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提高分选上限的研究
吴立新
城市商业区智能泊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被引量:3
2006年
针对石家庄市商业区停车压力和停车管理系统现状,基于运动车辆的当前位置、车库中的车位数量、道路状况、路口限制等动态约束因子,进行了智能泊车系统的技术设计与软件开发。通过建立复杂约束条件下的模糊预测模型,并使用扩展和改进后相邻节点低值传递的最短路径引导算法,实现了城市商业区泊车过程中动态最短路径与最佳路径的分析与可视查询,并介绍了模拟应用情况。
张文胜殷倩臧志刚吴立新
关键词:最短路径算法
共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