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蓓蓓
- 作品数:5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广东省城镇居民鲜乳品消费市场展望——基于双栏式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基于2007—2009年广东省城镇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双栏式模型对城镇居民户内鲜乳品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水平和鲜乳品价格对城镇居民鲜乳品消费的参与决策和支出决策具有显著影响;饲料粮(如豆粕)价格的高低、家庭是否有老人或小孩以及是否有冰箱等也是影响鲜乳品消费的重要因素;同时,城镇居民户内鲜乳品消费量与鸡蛋价格、户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呈显著正相关;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家庭鲜乳品消费支出比重也就越大;受"三鹿奶粉事件"影响,广东省城镇居民户内鲜乳品消费量逐年减少。因此,有必要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3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扩大鲜乳品消费。
- 吴蓓蓓陈永福
- 河北省城镇居民粗粮消费行为研究——基于双栏式模型的经验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基于2008—2009年河北省5054户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运用双栏式模型对居民户内粗粮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家庭收入和粗粮价格对城镇居民粗粮消费的参与决策和支出决策均有显著影响;面粉价格的提高将导致粗粮消费减少;城镇居民户内粗粮消费量与户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规模以及家庭是否有老人等变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且粗粮的消费量逐年增加;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粗粮的消费可能会减少。通过对家庭收入划分为五个收入群体进行分析,发现家庭收入仅对低收入户粗粮消费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建议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扩大粗粮消费。
- 吴蓓蓓陈永福
- 基于收入分层QUAIDS模型的广东省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行为分析被引量:27
- 2012年
- 基于2007~2009年广东省城镇居民家庭7类食品的消费数据,本文运用QUAIDS模型对不同收入家庭食品消费结构及其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先,按照全部样本估算的城镇居民家庭乳品、油脂类和肉类等动物性食品的支出弹性大于1,与中等和高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家庭这三类食品的消费支出弹性也相对敏感;其次,在不同收入分层中,低收入家庭油脂类食品的消费价格弹性相对敏感;再次,当收入和价格同比例变化时,城镇居民家庭更愿意增加对肉类、蛋类和乳品的消费。因此,稳定食品价格、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是确保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需求、营养摄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
- 吴蓓蓓陈永福于法稳
- 关键词:食品消费
- 中国生猪价格发现形成机制研究——基于区域间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揭示生猪价格波动的形成机制。【方法】运用持续-短暂(P-T)模型和信息份额(IS)模型测算生猪主产区间生猪价格的共因子、持续-短暂因素的分解及其在生猪市场所占市场份额。【结果】四川、湖南和河南生猪价格对长期生猪价格形成有显著作用;四川和湖南生猪价格的上升对共因子有负向作用,而河南生猪价格的上升则对共因子有正向作用;各主要生产地区生猪价格的持续性因素比重总体呈上升态势,四川和河南生猪价格形成中短暂性因素比重相对较高;四川和河南生猪价格所占市场信息份额相对较高。【结论】确保湖南、四川生猪价格稳定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尽可能减少河南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从而降低生猪价格共因子的变动幅度;关注疫情和下游需求(猪肉需求)等因子引起的四川和河南生猪价格中短暂性因素部分的变动态势,尽可能减少具有扰乱作用的负效应。
- 陈永福马国英吴蓓蓓钱小平
- 关键词:生猪价格
- 基于多变量经验概率模型的中国粮食产量模拟预测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基于多变量经验概率模型(MVE)设定了A和B两个模拟方案对我国粮食产量进行模拟预测,并运用绝对误差均值(MAE)、均方根误差(RMSE)、误差相对比(MAPE)和希尔不等式系数(Theil IC)对模拟结果的预测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多变量经验概率模型的短期模拟预测精度较好,且模拟运用的历史数据时间间隔越短,模拟预测精度越高;根据2000-2008年的历史数据(B方案)和多变量经验概率模型模拟得到的2010年和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的模拟均值分别为53288万吨和53887万吨,标准差分别为1967万吨和2001万吨.
- 陈永福吴蓓蓓王晶晶
- 关键词:粮食产量仿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