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钊坤
- 作品数:19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易捷QS-A型便携式血糖仪与日立7180型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的比对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州市人民医院临床科室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比对26台易捷QS-A型血糖仪和日立7180型生化分析仪在7个浓度阶段检测水平的血糖标本结果,分别分析各台血糖仪的性能和整体水平。结果除测定葡萄糖浓度<2.0mmol/L和葡萄糖浓度>23.64mmol/L的极高值不能准确测定,在仪器检测限其他范围,26台血糖仪准确性及重复性较好。结论血糖仪检测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能满足临床应用和家庭应用需要,结果过低或过高时,应经生化分析仪复查。
- 颜沛云杨何花苏晓明吴钊坤
- 关键词:血糖
- 血清β_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意义被引量:28
- 2012年
- 目的观察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03例高血压和126例健康体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单项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中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效果稍佳。(3)三者联合检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灵敏度为98.91%,特异度为97.92%,诊断符合度为98.76%。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较好的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 何彪张健生吴钊坤李飞
- 关键词:高血压病肾损害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
- 标准血涂片镜检应用于血液分析仪异常细胞提示后的研究
- 2012年
- 目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有异常细胞提示信息后对标本进行普通血涂片、标准血涂片染色镜检分类,探讨两种涂片的效果。方法;对180例有异常细胞信息提示的血标本进行普通血涂片、标准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分类,比较效果。结果:瑞氏染色的普通血涂片、标准血涂片各180张中,幼稚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分析仪有异常细胞提示信息后对标本进行标准血涂片染色镜检分类,能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从而帮助临床诊断。
- 卢树荣吴钊坤李武邓波
-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
- 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汁酸、胆碱酯酶在肝病中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两年来肝病患者的ChE、TBA、ALB、PA进行分析。分析仪器采用Hitachi7600-11。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肝炎ALB降低并不明显(P>0.05),而ChE、PA、TBA降低非常明显(P<0.01);在其他各型肝炎中ChE、TBA、ALB、PA均明显减低(P<0.01)。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总胆汁酸、白蛋白、前白蛋白能更早更灵敏地反映肝脏的损伤、恢复程度,四者联合检测对了解临床疗效、判断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何彪李飞吴钊坤
- 关键词:肝病胆碱酯酶总胆汁酸白蛋白前白蛋白
- 胱抑素C与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对胱抑素C和尿微量清蛋白2项含量进行检测,进而评价其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4例在高州市人民医院健康体检者和103例原发性高血压初诊患者,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采用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分析比较健康体检者与原发性高血压组及不同原发性高血压水平亚组各参数指标的差别;并对各参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清蛋白在高血压组均大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高血压亚组较健康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清蛋白含量随原发性高血压肾病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原发性高血压肾病较敏感的指标,对于监测早期原发性高血压肾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 李飞吴钊坤何彪
- 关键词:胱抑素C尿微量清蛋白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 临床生化检验报告单审核的几点建议
- 2010年
- 通过生化检验单报告的审核,查找分析存在的质量问题、原因及对策,进一步完善检验质量工作,满足临床需要。
- 何彪吴钊坤
- 关键词:生化检验报告单
- 406例胸腹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总结406例胸腹腔积液细胞形态检查的临床意义,探讨常规细胞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406例胸腹腔积液染片结果分析。结果 406例胸腹腔积液阳性323例,占78.9%,见恶性细胞和可疑恶细胞98例,其中92例符合病理诊断,阳性占93.8%。结论正确熟练的掌握正常细胞与恶性肿瘤的特征及一些病原体对临床的实用性。
- 颜沛云吴钊坤谭贵海何彪
- 关键词: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恶性细胞
-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 2004年
- 目的: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比浊法检测56例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RP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RP平均含量分别为(25.62±7.03)、(31.68±8.16)、(58.61±9.38)mg/L,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着中毒程度的加深而升高(P<0.01)。治疗后,有96.4%患者血清CRP浓度降至正常。结论:血清CRP的检测可作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诊疗参考指标之一。
- 吴钊坤梁远国李子华
- 关键词:CRP血清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轻度
- 糖尿病并微血管病变患者血小板CD62p及CD6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溶酶体膜蛋白(CD63)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W)检测158例糖尿病(DM)患者血浆中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并与4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单纯性DM组血浆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N微量白蛋白组及大量白蛋白组均显著高于单纯性DM组(均P<0.01),DN尿毒症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T2DM)及DN患者血小板活化均增强,而尿毒症期血小板活化功能低下,血浆CD62p和CD63的测定对DN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黄日安吴钊坤
- 关键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血小板膜糖蛋白流式细胞术
- 血栓前体蛋白在诊断血栓前状态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中血栓前体蛋白(TpP)在早期诊断血栓前状态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60例患者及210例正常人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D-二聚体(DDimer)、血栓前体蛋白(TpP),对各项指标在诊断血栓前状态时的阳性率、准确率和敏感度进行比较。结果:160例患者血浆中vWF、TAT、TpP、tPA、PAI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PT、APTT在心、脑血栓形成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TpP与其他指标相比,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论:vWF、tPA、PAI、DDimer、Fg、TpP均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心、脑血管血栓形成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而TpP灵敏度、特异性高于其他各项,在早期判断血栓前状态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何彪谭贵海吴钊坤张灿李飞吴红梅
- 关键词:血栓前状态前体蛋白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