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华
- 作品数:16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前郭县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精神科首诊病人的疾病诊疗分析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通过对首诊门诊病人的诊断、治疗分析,了解首诊疾病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3063例首诊病人的一般资料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轻型精神疾病,如神经症、心理障碍是首诊的主要疾病(占43.65%);农民是首诊病人主体,而农民中癔症的就诊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群体(P<0.0001)。结论 精神科门诊病人的疾病种类和分布特点已发生变化,健康教育应有针对性进行。
- 周福华李红唐茂芹
- 关键词:精神科首诊病人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健康教育对策
- 2005年
- 周福华孟霞张瑞珍
- 关键词:酒精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健康教育
-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分析总结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100万单位。结果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24h、2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不良反应率低,适用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范围。
- 周福华
- 关键词:脑梗死溶栓尿激酶
- 灾后儿童的心理干预
- 儿童是一组特殊的群体,比成年人更为脆弱,当遇到灾害时,往往反应更强烈,情绪和行为均有明显的改变,严重的还会影响日常生活。心理危机干预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遭受严重精神创伤的人,帮助他们重塑心灵,减少心理障...
- 周福华
- 关键词:心理干预情绪反应安全感
- 文献传递
- 精神病患者伴发脑梗死的护理对策被引量:4
- 2005年
- 周福华掌永莉
- 关键词:脑梗死精神病患者护理对策伴发用药过程护理报告
- 健康教育在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4年
- 睡眠是一种生理现象,人类生命的1/3是在睡眠中度过,人若不睡眠则将产生一系列的精神和躯体症状[1].当人们感到精神倦怠、身体疲乏时,通过睡眠可使获得完全休息,恢复工作能力而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因此,良好的睡眠可促使病情恢复,避免患者因失眠引起焦虑、烦躁等而发生意外.睡眠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它的主要表现形式[2]有: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多梦、易醒、早醒、通宵不眠以及睡眠规律倒置.我病区1998年1月~10月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80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重视对患者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 周福华刘彩凤彭敏
- 关键词:睡眠障碍健康教育护理
- 精神科创建优质服务病区体会
- “以病人为中心,创建优质服务”,使医院服务宗旨,在市场经济及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下,它是立院之本、生存之本、发展之本,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院经过努力,在服务优势的构建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转变了服务观念,强化了服务意识...
- 周福华
-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服务质量规划设计
- 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 2003年
- 冯启美周福华
- 关键词:护理对策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
- 精神科创建优质服务病区体会
- "以病人为中心,创建优质服务",使医院服务宗旨,在市场经济及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下,它是立院之本、生存之本、发展之本,我院经过努力,在服务优势的构建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就我院在创建优质服务病房方面的做法和体会介绍...
- 周福华
-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查房
- 文献传递
- 早期综合训练对孤独症患儿模仿情感、视听觉及语言交流能力干预效应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孤独症患儿的模仿情感、视听觉、语言交流能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孤独症患儿采用系统的综合干预措施2个月,于干预前后应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综合干预后孤独症患儿在模仿、情感反应、与非生命物体的关系、视觉反应、听觉反应、焦虑反应、语言交流诸方面,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躯体运用能力、浅感觉、反应活动水平诸方面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人际关系、对环境的适应、非语言交流、智力功能方面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有效提高儿童孤独症患儿模仿情感、反应视听觉、语言交流诸方面的能力。
- 周福华翟静程玉梅
- 关键词:语言交流能力模仿干预效应听觉反应焦虑反应智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