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勇
- 作品数:59 被引量:403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西南交通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用动态云纹法判定岩石动态断裂失稳点
- 介绍了一种用于判定岩石断裂失稳点的先进方法—动态云纹法。在岩石断裂韧度试件的表面裂缝处粘贴两片透明光栅,使之形成莫尔条纹。通过光电装置记录下断裂过程中裂缝开口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而根据位移速度的快慢变化来确定岩石试件...
- 喻勇张宗贤
- 关键词:岩石云纹法岩石
- 文献传递
- 岩体力学试验新技术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1年
- 结合三峡工程岩体本构模型、拉剪应力状态下岩体强度性质、裂隙岩体开裂机理、边坡岩体卸荷带范围划分以及长期变形稳定分析等复杂岩体力学问题的研究 ,总结了岩石应力应变关系全过程测试、岩体“拉剪”试验、岩石断裂韧度测试、岩体声波测试及现场岩体蠕变等试验新技术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
- 周火明徐平盛谦喻勇
- 关键词:岩石力学三峡工程蠕变试验
- DDA中细观参数对宏观特性的影响研究
- 2015年
- 采用单轴拉伸试验计算模型,系统研究了DDA细观参数对宏观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计算模型宏观弹性模量只与接触弹簧刚度和材料弹性模量有关,且与两者均呈对数函数关系;(2)抗拉强度与接触弹簧刚度和材料弹性模量呈现对数函数关系,和节理面粘聚力呈线性关系。并给出了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的相关关系式。
- 陶如喻勇
- 关键词:DDA细观参数数值模拟
- 分数阶微分流变模型圆形硐室黏弹塑性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基于分数阶微分黏弹塑性流变模型,同时考虑受硐室掌子面影响的围岩应力释放效应,根据Laplace变换、分数阶微积分理论、Mittag-Leffler函数,推导了圆形硐室黏塑性区半径、应力、位移的理论解。将理论解与西原本构模型解进行对比,证明了分数阶模型解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黏塑性区半径、洞壁环向应力的分数阶微分模型解和西原模型解随时间最终都趋于稳定,两种解法在稳定前有一定差异,稳定后大小相同;一定范围内,掌子面对围岩变形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越靠近掌子面,黏塑性区半径和洞壁径向位移越小;流变特征对硐室围岩黏塑性区环向应力的影响较大,离硐室圆心越近,影响效果越明显,而黏塑性区径向应力和黏弹性区环向应力、径向应力受围岩流变的影响较小。
- 朱建林喻勇
- 关键词:分数阶微分圆形硐室应力释放掌子面
- 三峡工程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研究被引量:69
- 2001年
- 三峡工程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问题是地下厂房主要的岩石力学问题。以地下厂房岩石力学试验及地应力测试结果为基本资料,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工程岩体分级、围岩块体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围岩稳定性及必要的支护措施进行了讨论。
- 邬爱清徐平徐春敏喻勇
- 关键词:三峡工程地下厂房岩体岩石力学
- 岩体变形模量的尺寸效应被引量:12
- 2003年
- 岩土工程中,现场岩体的承压板试验和变形试验可看作是不同尺寸岩体的变形试验。在某工程的现场岩石力学试验中,对同一组试点的岩体先后进行了承压板变形试验和承载力试验,研究了岩体变形模量的尺寸效应,结果表明,岩体变形模量主要受岩体中的裂隙发育状况控制,当岩体质量较好时,可以由承载力试验曲线来确定岩体的变形特性,这一做法具有一举两得的效果。
- 喻勇肖国强王法刚
- 关键词:岩体变形模量弹性模量承载力
- 对围岩-支护共同作用原理的讨论
- 2024年
- 围岩-支护共同作用原理在地下工程支护设计以及安全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该理论的收敛约束法也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支护设计方法。但共同作用原理未考虑地下工程先开挖后支护的特点,而是假定开挖与支护在同一瞬间完成。目前已有学者证明隧道开挖与支护分别符合塑性力学定义的加载和卸载条件,这表明开挖是发生塑性变形的过程,而支护是发生弹性变化的过程。对满足莫尔-库伦屈服准则的圆形隧道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由支护产生的围岩位移增量与支护应力成正比,而传统的围岩特性曲线并不符合该规律。使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对圆形隧道的开挖与支护进行验证计算,得到支护后围岩位移增量与支护应力的关系符合弹性变形规律。因此,此前广为应用的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原理中的围岩特性曲线在塑性力学理论范畴内并不正确。
- 蔡晓枘喻勇
- 关键词:隧道开挖支护数值模拟
- 采用弯曲试验测试材料拉伸弹性模量的方法
- 采用弯曲试验测试材料拉伸弹性模量的方法。本发明是一种采用弯曲试验测试材料拉伸弹性模量的方法。假定材料的压缩弹性模量E<Sub>c</Sub>为已知,对材料进行线弹性范围内的纯弯曲或横力弯曲小变形实验。在实验中测量试样纯弯...
- 喻勇
- 文献传递
- 用动态云纹法判定岩石动态断裂失稳点
- 1999年
- 介绍了一种用于判定岩石断裂失稳先进方法--动态云纹法。在岩石断裂韧工试件的表面裂缝处粘贴两片透明光栅,使之形成莫尔条纹。通过光电装置记录下断裂过程中裂缝开口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而根据位移速度的快慢变化来确定岩石试件的断裂失稳点。将动态云纹法的实验结果同其他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加载率10^3-10^4MPam^1/2s^-1范围内,岩石度件的最大载荷点即为断裂失稳点。
- 喻勇张宗贤
- 关键词:岩石云纹法
- 岩石直接拉伸破坏中的能量耗散及损伤特征被引量:33
- 1998年
- 采用新近发展起来的拉伸式Hopkinson冲击装置(SHTB),成功地实现了对岩石试样的动态直接拉伸加载。利用圆柱形拉伸强度试样和切口圆柱拉伸断裂试样,并结合静态拉伸实验设备MTS材料试验机,进行了岩石的动态拉伸强度、动态拉伸断裂、静态拉伸强度、静态拉伸断裂共4种情况下的拉伸破坏实验,并将这4种实验条件下的拉伸破坏试样沿其纵剖面剖开,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岩石在其纵剖面上的破坏特征。观察表明,岩石拉伸破坏所消耗的能量与岩石破坏时所形成的内部损伤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 喻勇张宗贤俞洁廖国华
- 关键词:岩石能量耗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