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兵
-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环氧合酶-2与结直肠被引量:1
- 2003年
- 吴爱国姚红兵
- 关键词:结直肠癌环氧合酶-2蛋白表达血管形成细胞周期
- 降血脂剂对犬人工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
- 2004年
- 目的探讨降血脂剂对减轻静脉系人工血管移植物内膜增生的作用。方法将自体静脉碎片种植的Dacron植入20只犬下腔静脉(IVC),除对照组(n=8)外,实验组(n=12)术后给降血脂剂口服,两组动物定期处死,测定比较两组血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以及人工血管内膜厚度。结果实验组血管通畅率(75%)高于对照组(37.5%),Dacron腔面术后2周完全内皮化。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移近心端(P<0.01)、中部(P<0.05)及远心端(P<0.05)的植物内膜厚度均显著薄于对照组。动物处死时,实验组血清TC与LDL-C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含量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降血脂剂可显著降低犬血脂,对减轻人工血管内膜增生、提高通畅率有一定作用。
- 吴爱国陈海金谭艺真姚红兵黄宗海
- 关键词:降血脂剂人工血管血管内膜增生心血管药物降血脂药物
- 大肠3原癌1例
- 2003年
- 目的:通过多发性大肠癌这一特殊病例,分析其可能的高发因素及临床诊治意义.方法:收集分析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体征、电子肠镜检查、手术方式、病理诊断、术后化疗以及随访等.结果:临床资料和手术标本病理诊断证实本病例为3原癌且部位和分化程度不一.结论:大肠多发癌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 姚红兵吴爱国朱卉娟
- 关键词:家族性结肠息肉病临床症状电子肠镜手术方式病理诊断
- 环氧化酶-2与结直肠癌被引量:5
- 2003年
- 环氧化酶-2(COX-2)的过度表达与结直肠癌(CR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COX-2可能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参与氧化诱癌途径、影响细胞周期变化以及导致细胞增生信号传导异常等机制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有望在CRC复发转移的防治及其早期病变的化学预防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 姚红兵吴爱国朱卉娟
- 关键词:环氧化酶-2结直肠癌细胞凋亡血管生成细胞周期信号传导
- Survivin与CO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与COX-2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价Survivin和COX-2在结直肠癌预后判定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
- 姚红兵
- 文献传递
-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结直肠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 2004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各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价Survivin在结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trept-avidinbiotincomplex,SABC),检测126例早期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Survivin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根据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和分级结果,所有病例被分为Survivin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Survivin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生存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并用log-ranktest进行比较,多因素生存分析用Cox模型。结果:Survivin高表达组有26例20.6%,26/126),低表达组有100例((79.4%,100/126)。两组之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3.26,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潜在的预后因素中(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淋巴是否转移、Dukes分期、Survivin表达),Survivin表达和Dukes分期被认为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独立预后因素。结论:Survivi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术后复发相关: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率在Survivin高表达组明显高于Survivin低表达组,是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子。
- 姚红兵吴爱国黄宗海
- 关键词:结直肠癌低表达预后评估DUKES分期SURVIVIN表达
- 急性盲肠憩室炎伴穿孔误诊为阑尾炎1例被引量:1
- 2002年
- 姚红兵吴爱国谭伟军
- 关键词:误诊阑尾炎盲肠穿孔合并症
- 夫妻同患大肠癌1例
- 2003年
- 目的:初步探讨环境饮食因素在大肠癌的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通过对一对大肠癌夫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体征、电子肠镜检查诊断、手术治疗方法、病理诊断、术后化疗以及随访等资料的收集比较.结合国内外文献来分析本组病例可能的致病因素.结果:环境饮食因素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饮食中适当减少肉类摄入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等富含植物纤维等食物,对预防大肠癌,减少发病机会有积极的流行病学意义.结论:共同的饮食习惯与生活环境,可能和其同发大肠癌有一定的平行关系,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姚红兵吴爱国
- 关键词:大肠癌发病机制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病例报告
- 异位甲状腺1例报告
- 2003年
- 姚红兵吴爱国朱卉娟
- 关键词:异位甲状腺病例资料畸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