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婕
- 作品数:23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体表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38例被检查者均为住院接受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检测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将颈动脉超声指标与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和Crouse积分,斑块数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根据CAG和IVUS计算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和Crouse积分,斑块数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冠心病成正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虞华鹏姜婕贾如意赵成军赵震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 梗死前心绞痛病程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PA)不同病程时间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近、远期预后的影响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随访2001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的326例首次STEMI患者,随访到300例,根据PA病程时间分为长期(A)、近期(B)、短期(C)3组,比较临床特征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①A组总心源性死亡率及远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②COX分析显示首次心肌梗死后未行PCI是STEMI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长期心绞痛患者STEMI后远期MACE发生率高于短期心绞痛组;首次心梗后未行PCI是STEMI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 马圣庭贾如意姜婕赵成军
- 关键词:预后
- 咪达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评价咪达普利对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11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咪达普利,5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25m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监测24h动态血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临床疗效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咪达普利降压作用可持续24h。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轻、中型高血压患者短期使用咪达普利安全、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
- 虞华鹏殷洁高成志赵震姜婕
- 关键词:咪达普利高血压卡托普利
- 新的心电图计分系统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在诊断冠心病多支病变中的应用
- 贾如意虞华鹏赵成军薛建峰孟俊殷洁王涛姜婕张法强
- 1.任务来源济卫科外发(2002)肋218。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课题主要应用于冠心病(CHD)的诊断,尤其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筛查,指导冠心病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其技术原理:诊断CHD常须依靠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造)...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心病多支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 氯沙坦对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心肌缺血发作的影响。方法 4 6例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对照组 ,测定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其对心肌缺血发作的影响。结果 氯沙坦能显著降低心绞痛患者高、低切变率时的全血粘度 ,全血高、低切还原粘度 ;明显改善心绞痛患者红细胞的变形性 ,心绞痛程度显著降低 ,持续时间显著缩短。但对心绞痛患者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压、血糖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氯沙坦能改善微循环灌注和心脏供血与供氧 。
- 贾如意虞华鹏孙海玲姜婕岳文伟贾银红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氯沙坦血流动力学
- 喉罩和视频喉镜在颈椎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气道开放中的应用效果及学习曲线比较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比较应用喉罩和视频喉镜在颈椎损伤患者院前急救开放气道中的应用效果及学习曲线。方法将20名内科医师分成喉罩组和视频喉镜组各10名,分别使用喉罩、视频喉镜在颈椎损伤模拟人上进行院前急救气管插管培训,比较两组每次训练时建立有效通气所需尝试的次数和时间、有效通气成功率。用累积和计算方法绘制两组的学习曲线,计算最少操作例数。结果喉罩组的有效通气成功率为83.2%,高于视频喉镜的69.6%(P<0.05),喉罩组建立有效通气所需尝试的次数和时间均少于视频喉镜组(P<0.05)。视频喉镜组、喉罩组学习曲线的曲线斜率分别自24次、11次操作起为负值,学习曲线进入平台期。结论与视频喉镜比较,使用喉罩在颈椎损伤模拟患者上院前急救开放气道所需的时间短、成功率高,学习曲线更短,更容易被掌握,缩短了培训时间。
- 杜庆张胜楠姜婕李蕾马驰骋
- 关键词:颈椎损伤院前急救视频喉镜喉罩模拟人
- 卡托普利和芦沙坦对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影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 赵学印虞华鹏王涛贾银红姜婕岳文伟浦艳华刘立中车鸣贾如意
- 该研究对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卡托普利和芦沙坦,观察其对心绞痛患者血流变学各项指标和血糖的影响及对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发作的影响。结果表明:卡托普利及芦沙坦能显著提高纤维系统活性,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心绞痛患者红细胞...
- 关键词:
- 关键词:卡托普利芦沙坦心绞痛心肌缺血
- 心绞痛患者血清尿酸与肌钙蛋白T的关系被引量:2
- 2004年
- 虞华鹏浦艳华柳翠霞姜婕岳文伟
- 关键词:心绞痛尿酸心肌肌钙蛋白T
- 应用血管内超声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病变相关性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通过研究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与体表颈动脉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38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和体表颈动脉超声检查,其中8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未发现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病变为对照组;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病变为冠心病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18例,稳定型心绞痛12例。将血管内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与颈动脉超声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0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平均直径狭窄率71.21%±9.81%,血管内超声示有不同类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均面积狭窄率80.88%±7.77%;8例对照组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造影平均直径狭窄率与血管内超声平均面积狭窄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冠状动脉造影平均直径狭窄率与血管内超声平均面积狭窄率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663,P<0.01)。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平均直径狭窄率计算的Gensini积分分别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等级积分、Crouse积分和斑块数三项指标间均有相关性(P<0.01)。颈动脉斑块对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为70%(21/30),阴性预测值为75%(6/8)。结论应用血管内超声显像技术能准确诊断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并测量冠状动脉狭窄率;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血管内超声对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更准确。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虞华鹏贾如意赵成军王涛姜婕浦艳华
- 关键词:颈动脉血管内超声内膜-中膜厚度
-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预测非心肌梗死冠心病多支病变的价值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60例可疑非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43例,无冠状动脉病变17例。同时超声检查颈、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颈、股动脉的IMT和斑块发生率高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P〈0.05),其粥样硬化的程度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对左、右颈动脉和左、右股动脉的IMT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进行秩和检验,相关系数分别为0.466、0.312、0.273、0.378;颈、股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823、0.738。颈、股动脉斑块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0.47%和76.47%以及53.49%、70.59%。结论外周动脉IMT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灵敏度较高;但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灵敏度较低;外周动脉斑块预测血管病变支数的灵敏度较高,对非心肌梗死冠心病多支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赵成军贾如意姜婕柳翠霞虞化鹏王涛殷洁
- 关键词:超声检查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内膜-中层厚度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