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玉敏
-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伯基特氏淋巴瘤1例
- 2003年
- 伯基特氏淋巴瘤是恶性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好发于颌面部且发展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笔者曾遇1例,现报告如下.
- 安霞赵保东孔玉敏
- 关键词:伯基特氏淋巴瘤化学疗法病理组织学检查
-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 1996年
-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李云芳1林霞2孔玉敏1刘崇芳1刘玉涛1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妇科术后严重并发症,好发于下肢,严重者可引起肺栓塞,死亡率极高〔1〕。我们对我院1994年12月~1996年8月期间985例妇科术后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22例并发...
- 李云芳林霞孔玉敏刘崇芳刘玉涛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护理
- 口腔门诊HBsAg污染的检测与评估被引量:1
- 2001年
- ①目的 了解口腔科门诊器械、医生手HBsAg污染的情况 ,探讨合理选择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 ②方法 随机取 2 0 6份器械的样本做消毒前、后HBsAg检测结果比较。同时对 6 4份医生手的样本做操作后、洗手后 ,10 8份不耐高温高压器械的样本做使用前 ,72份医生手的样本做操作前HBsAg检测。 ③结果 2 0 6份器械样本消毒前HBsAg污染率为 31.0 7% ,用含有效氯 (10 0 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 2次 ,其污染率为 0 ,差异有显著性(χ2 =74.6 8,P <0 .0 1)。 6 4份医生手的样本操作后HBsAg污染率为 9.38% ,洗手后为 0 ,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48.0 5 ,P <0 .0 1)。 10 8份不耐高温高压器械的样本使用前HBsAg污染率为 1.85 % ;72份医生手的样本操作前HBsAg污染率为 0 .④结论 口腔科门诊器械使用后和医生的手操作前后 ,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和正确洗手处理。
- 王云芳刘沂孔玉敏秦萍
-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 一次性卫生材料的管理
- 一次性卫生材料的管理在医院管理系统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就一次性卫生材料的采购管理,质量管理,使用管理等谈几点看法.
- 曹文孔玉敏
- 关键词:医院管理系统采购管理质量管理
- 文献传递
- 口腔科器械医生手HBsAg污染的调查与分析
- 医院是病人和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病人之间的情况千差万别,特别是口腔科门诊病人,在诊治前不做任何检验,医务人员对每位患者在其诊治的过程中应视为有传染性的加以预防,特别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要严格地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否...
- 王云芳付金玲刘沂孔玉敏
- 文献传递
- 口腔科各诊室空气监测分析被引量:18
- 2003年
- 孔玉敏姚光慧秦冬岩
- 关键词:口腔科
- 口腔科工作人员自我防护调查分析及对策
- 2006年
- 张艳孔玉敏孙莉
- 关键词: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诊疗过程血液污染
-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76例观察
- 2002年
- 2000年8月至2002年7月期间,我科采用口服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和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性软化宫颈、扩张宫颈口后再行人工流产钳刮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终止妊娠者152例,年龄20~38岁,均为孕10~14周。其中初产妇110例,经产妇42例。随机分为服药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服药组年龄(27.12±4.52)岁,妊娠周数(13.12±1.23)周,宫腔大小(13.52±0.50)cm;对照组年龄(27.23±4.13)岁,妊娠周数(13.01±2.24)周,宫腔大小(13.64±0.3)cm。两组以上指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 孔玉敏姚光慧秦冬岩
- 关键词:人工流产钳刮术终止妊娠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
- 全文增补中
- 宫腔冷冻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 2003年
- 孔玉敏王爱敏岳华
- 关键词:冷冻疗法子宫出血护理
- 咽旁间隙脂肪瘤4例报告并文献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咽旁间隙肿瘤仅约占头颈部肿瘤的0.5%[1]。其中咽旁间隙脂肪瘤更为罕见,目前文献均为个案报道。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5—2009年共收治该病患者4例。现报道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 郭力强冯元勇孔玉敏赵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