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
- 作品数:48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人才培养及科研带头人专项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 2008年
-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易感因素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3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中10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手术治疗,其中6例同时行主动脉瓣替换术。结果9例行手术治疗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2个月至8年,心功能恢复到I级7例,Ⅱ级2例。死亡1例系未行手术治疗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合并室间隔缺损是主动脉窦瘤破裂易感因素之一;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一经确诊,应足量有效抗炎治疗并尽早手术;合并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应果断换瓣治疗。
- 李春生严中亚卢中吴一军雷虹朱正艳孙云郑理程光存
- 关键词:VALSALVA窦动脉瘤心内膜炎细菌性
-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8年
- 李春生严中亚卢中雷虹吴一军朱正艳孙云郑理
- 自体心包重建隔瓣在三尖瓣下移瓣膜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报告在三尖瓣下移瓣膜成形术中应用自体心包重建隔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5例超声心动图示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合并隔瓣发育不良的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患者,应用自体心包重建发育不良的瓣叶,同时环缩扩大的瓣环及折叠房化心室,并修补合并的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结果:15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出院前超声检查显示三尖瓣无或少量反流。随访2~50个月,复查超声显示无反流9例,少量反流5例,中~重度反流1例,心功能Ⅰ级6例,心功能Ⅱ级8例,心功能Ⅲ级1例。结论:在三尖瓣下移瓣膜成形术中应用自体心包重建隔瓣可以获得满意的早期和中期疗效。
- 孙明严中亚卢中吴一军雷虹郑理孙云朱正艳
-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自体心包瓣膜成形术
- 382例心内直视术后无再次开胸止血的处理
- 2003年
-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出血的处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382例心内直视术后出血的围术期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止血效果良好 ,无再次开胸止血病例。结论仔细的手术止血技术及围术期及时处理凝血功能异常 。
- 郑理严中亚雷虹吴一军卢中孙云吴双正
- 关键词:体外循环凝血功能障碍心内直视术术后出血止血
- 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 2009年
- 目的总结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08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36例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合并心脏病变者术中一并纠治,切除的肿瘤组织常规行病理学检查。36例患者中左房黏液瘤33例(91.7%),右房黏液瘤2例(5.6%),双房黏液瘤1例(2.8%),3例患者(8.3%)有栓塞史。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结果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为黏液瘤样病变。随访1个月至7年,心功能恢复至I级28例,Ⅱ组8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复发病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诊断心脏黏液瘤,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术中防止瘤体脱落致栓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心脏黏液瘤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需长期随访。
- 李春生严中亚卢中吴一军雷虹朱正艳孙云郑理程光存
- 关键词:黏液瘤心脏心血管外科手术
- 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温血持续与冷血间歇灌注心肌保护的对比研究
- 目的:评价含钾温氧合血持续和冷氧合血间歇灌注心肌保护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缺损较大需要补片修补的室间隔缺损20例随机分为含钾温氧合血持续灌注组(温血组)与含钾冷氧合血间歇灌注(冷血组)各10例,检测CPB前、再灌注即刻、...
- 卢中严中亚孙云吴一军郑理王晖李建安程光存
- 文献传递
- 微创小切口手术修补与介入封堵治疗单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比较微创小切口手术修补与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6年6月采用微创方法治疗单纯继发孔型ASD69例资料,其中行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手术修补37例(小切口组),行介入封堵32例(介入组)。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小切口组37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145.86±27.84)min,体外循环时间(35.11±8.45)min,住院时间(15.46±3.09)d,发生主要并发症2例、次要并发症6例,住院费用(2.19±0.36)万元。介入组2例封堵失败,余30例成功,手术时间(88.59±7.75)min,住院时间(10.81±5.02)d,发生主要并发症1例、次要并发症2例,住院费用(2.78±0.39)万元。小切口组随访3~12个月20例、12~30个月17例,介入组随访3~12个月16例、12~30个月14例,均无残余分流。结论两种微创方法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单纯继发孔型ASD的治疗,微创小切口方法的费用低,成功率高,适应证广,而介入封堵方法的住院时间短,创伤更小,美容效果更好。
- 胡友洋严中亚吴一军卢中雷虹徐健孙云郑理陈鸿武
- 关键词:微创小切口介入封堵房间隔缺损
- 术中覆膜支架在胸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主动脉夹层是指在主动脉中层发生撕裂后,使血液在撕裂假腔层中流动,真假腔之间由内膜和部分中层分隔,并有一个或数个破口相通。主动脉夹层在人群中年发病率约为3/10万~4/10万,而在院外和院内死亡率分别可达到20%和30%,
- 李大刚严中亚卢中朱正艳吴一军孙云雷虹郑理
- 关键词:动脉瘤
- 活性带瓣自体心包补片在右室流出道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经蒸馏水处理的活性带瓣自体心包补片在右室流出道重建中的应用,并与单纯心包补片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选取2003年6月—2006年5月连续50例采用经蒸馏水处理的活性带瓣自体心包补片进行右室流出道重建患者。和2000年6月—2003年5月连续39例采用单纯自体心包补片进行右室流出道重建患者,比较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带瓣补片组均痊愈出院,随访1~36个月,无明显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单纯补片组除术后早期死亡1例外均痊愈出院,随访37~72个月,有4例患者反复腹胀、下肢浮肿,需长期服用利尿剂。两组患者的年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前/后肺动脉瓣上最大流速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带瓣补片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单纯补片组(P<0.05),而单纯补片组术后1周肺动脉瓣中度和重度返流的患者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带瓣补片组。结论:应用经蒸馏水处理的活性带单瓣自体心包补片进行右室流出道重建,有助于降低术后肺动脉瓣返流程度,有利于患者术后心功能的恢复,取得了良好的早中期效果。
- 李建安严中亚吴一军雷虹卢中孙云郑理
- 关键词:活性自体心包心脏外科
- 单向活瓣补片矫治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术后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评估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术后效果。方法对32例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房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常规补片矫治术的17例,进行单向活瓣补片矫治术的15例,术后分析两组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与死亡率。结果常规补片矫治组死亡3例,死亡率17.65%,2例死于肺高压危象,1例死于右心衰;活瓣补片矫治组死亡1例,死于低血容量性休克与DIC,死亡率6.67%,单向活瓣补片矫治较之常规补片矫治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明显降低;常规补片组术前SPAP平均(93.2±22.6)mmHg,术后平均(85.4±17.9)mmHg,活瓣补片组术前SPAP平均(90.4±19.5)mmHg,术后平均(57.8±12.3)mmHg,大多数患者肺动脉压逐渐下降,其中活瓣补片组肺动脉压下降比常规补片组明显。活瓣矫治组回访5例,心功能均Ⅱ级;常规补片矫治组回访6例,心功能Ⅱ~Ⅳ级。结论单向活瓣补片矫治能有效地降低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双向分流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及术后肺动脉收缩压,同时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术前综合评估,手术适应症的严格掌握是降低先心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患者死亡率、提高术后近中期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 韦小勇严中亚吴一军雷虹郑理卢中孙云朱正艳
- 关键词:单向活瓣补片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