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倬
-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疗效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移植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54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均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术中应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进行胬肉头部切除及止血。记录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术后1周,所有患者角膜上皮均愈合,愈合时间(5.7±1.0)d。术后各时间点的BCVA均较术前改善,且术后3、6、12个月的BCVA较术后1个月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的SIT、BUT、泪河高度均较术前提高,且术后1、3、6、12个月的SIT、BUT、泪河高度逐渐升高,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于术后2周出现结膜瓣坏死、巩膜溶解现象,经积极的羊膜移植术治疗后得到治愈。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复发,有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切除区出现增生纤维组织,但尚未侵及透明角膜。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视力、促进泪膜功能恢复和减少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且复发率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可达到组织切割、止血的双重作用,并减轻术中对组织的损伤,有利于术后眼表环境的修复和重建。
- 孙珊珊吴德陈娟孙倬
- 关键词: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移植术低温等离子泪膜
- 甲强龙球旁注射治疗重症HSK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究甲强龙治疗重症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herpessimplex keratitis, HSK)的临床疗效。方法:一项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收集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因重症HSK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47例患者(47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按治疗方式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眼)和对照组(22眼)。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甲强龙球旁注射。观察指标:治疗3周后的最佳矫正视力(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和有效率;随访1年时复发率和BCVA。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BCVA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球旁注射甲强龙可有效缩短重症HSK病程,对患者的视力改善效果显著,同时可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孙珊珊孙倬
-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 晶状体上皮源生长因子与小鼠真菌性角膜炎相关性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晶状体上皮源生长因子(lens epithelium-derived growth factor,LEDGF)在小鼠真菌性角膜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表层镜法构建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荧光素染色法、组织病理学和真菌负荷检测对角膜病变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抗LEDGF组和PBS组在感染早期均进行性加重,至第5 d开始缓解,第7 d时抗LEDGF组临床评分明显大于PBS组(P=0.018)。但PBS组比抗LEDGF组递减速度更快,第5 d和第7 d时有显著差异(P=0.043;P=0.017)。结论 LEDGF在角膜真菌感染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
- 孙倬
-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真菌
- Artisan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在无晶状体眼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 观察Artisan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IOL)在无晶状体眼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08年1月到2010年5月间行Artisan IOL植入术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无晶状体眼患者46例(46眼),年龄为21~56岁,平均(32.8±5.2)岁,其中男28例,女18例.所有患者均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Artisan前房虹膜固定型IOL植入,术后随访3~10个月.对手术所需时长、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手术源性散光、瞳孔散大直径、角膜内皮计数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分析,对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眼压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植入Artisan IOL所需手术时间平均为(19.8±6.6)min.患者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0.49±0.23 vs1.21±0.22),与目标屈光状态的差值平均为0.27 D;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手术源性散光为1.45 D.植入IOL后瞳孔直径最大可散至6.77 mm;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3.6%.术后出现一过性高眼压的有4眼(8.7%);虹膜萎缩有3眼(6.5%);IOL脱位1眼(2.2%).结论 Artisan虹膜固定型IOL在无晶状体眼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是无晶状体眼患者理想的IOL选择之一.
- 邓国华周建强周栋孙倬
- 关键词:无晶状体眼视力
- 眼后节金属异物的临床特点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眼后节金属异物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内收治的55例眼后节金属异物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外伤特点、手术情况及不同治疗方案的手术前后视力。结果:55例(55眼)眼后节金属异物伤患者中,年龄20~66岁,平均(46.9 ± 9.2)岁,其中男性45例,女性10例。治疗后视力 ≤ 0.1者占23眼(41.8%)。55眼中31眼行内路手术,即一期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清创缝合术取出异物,另外24眼行外路手术,即一期行清创缝合联合异物磁吸取出术,在随访末期,内路组和外路组术后视力改善分别为17眼(70.8%)和23眼(74.2%)。结论:两种异物摘除方法治疗效果类似,眼内异物伤对患者视功能损害严重。
- 吴德孙珊珊孙倬
- 关键词:眼外伤眼内金属异物眼后段玻璃体切除术
- 折叠式多焦点人工晶体的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新型折叠式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老年性白内障共69例(73眼),分为两组。植入Alcon AcrySof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体,简称R组38眼。植入AcrySof SN60AT单焦点人工晶体,简称S组35眼。所有病例均由同一术者行3.0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推注式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定期随访远、近视力,最佳远、近视力球镜矫正度数,角膜曲率,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远视力无显著性差异;R组的近视力明显优于S组,P<0.05,呈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3个月最佳远视力球镜矫正,无显著性差异;最佳近视力球镜矫正,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crySof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体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远、近视力,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人工晶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邓国华周建强孙倬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多焦点人工晶体
- 雾化熏蒸的眼罩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熏蒸的眼罩,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眼罩本体,眼罩本体上安装有松紧带,眼罩本体的中心安装有输气管,眼罩本体贴合眼眶的边沿设有密封条,密封条朝向眼罩本体内的一面设有倾斜的倒角;眼罩本体的底板开设有泄水孔...
- 朱婕邓国华孙倬周栋刘志南江一
-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术治疗无晶体眼的比较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比较Artisan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体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35例35眼无后囊膜支持的无晶体眼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20眼行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另一组15眼选择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观察手术前及手术后1天、1周、1个月的裸眼视力(VA)、最佳矫正视力(BCV)、眼压(IO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ECC)。结果两组术前、术后VA、BCV、CECC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tisan组手术后BCV优于术前B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结论 Artisan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治疗无晶体眼有效方法。Artisan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更加安全,是治疗无后囊膜支持的无晶体眼的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周栋邓国华孙倬周建强
- 关键词:前房型人工晶体后房型
- 新型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为加深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特点的了解,并探讨新型谱域OCT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对象为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间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眼底检查呈典型的中浆表现,且病变累及黄斑中心,并经OCT确诊;同时不合并其他眼病和眼内和巩膜手术史。所有患者接受了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和OCT的检查;我们进一步测量了黄斑中心视网膜的各项定量指标;从OCT结果中读取视网膜中心平均厚度(CVF)、黄斑中心1~5mm范围体积(V)、然后手工测量中心凹脱离的高度(DH)。并进一步采用SPSS16.0软件将患者的OCT检查指标和临床各项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共有44例45只眼符合入选标准并完成了相关检查,其中女性10例10只眼,男性34例35只眼;平均年龄53.4岁;视力0.73(10gmar)。通过分析谱域OCT清晰的图像,除传统的发现之外还发现脱离区域视网膜外层的IS/OS层反射减弱,这一减弱同时还会累及脱离区域周边未脱离的视网膜;同时在部分患者脱离区域视网膜外侧或视网膜下腔会有颗粒状沉作物。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患者的视力与年龄和性别无相关性;OCT各种定量指标与视力关联的分析发黄斑中心平均厚度(CFT)和黄斑中心厚度与视力的密切相关(P〈0.05),而其他指标与视力的相关性不大。结论目前临床中浆患者的年龄偏大,患者黄斑脱离部位的视网膜外层受损,这一损害会累及周边未脱离的视网膜,OCT的各项量化指标中黄斑中心凹厚度和中心平均厚度指标最能反应患者视力功能。对中浆的认识仍有待提高,FD—OCT在分析中将会是有用的工具。
- 邓国华周建强周栋孙倬
- 关键词:中浆OCT视网膜脱离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干眼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3例(43眼)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干眼指标进行检测,包括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BUT)、睑缘及睑板腺形态学、睑脂质量、泪液分泌实验(SⅠT)等。结果:43例(43眼)患者术后1个月的OSDI评分、睑缘形态评分、睑脂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BUT显著低于术前(P<0.001);术后1个月的泪河高度、睑板腺形态评分及泪液分泌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导致干眼发生或者加重。
- 孙亚杰陈煜凯孙倬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