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莹
- 作品数:14 被引量:200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梅州客家村落形态生成研究
- 2015年
- 从中原汉人在梅州地区形成"客家族群"着手,在客家文化主体被认同和区分的基础之上,从客家人迁徙、生存和村落管理三个方面,分析归纳梅州客家族群的文化特质为:家族性、聚居性和宗族性。内部文化特质结合梅州当地的人居环境、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人口繁衍等因素,最终共同构筑生成了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梅州客家村落形式。
- 孙莹肖大威王玉顺
- 关键词:族群文化特质村落形态
- 基于CiteSpace的南粤古驿道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
- 2021年
- 在南粤古驿道相关工作从"五年成线"到"十年成网"的关键时期,为了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现状和发展趋势,借助CiteSpace文本分析软件,对从CNKI上爬取并筛选的数据进行分析。从文献数量、文献发表、研究热点与趋势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南粤古驿道作为未来的研究热点,具有包括明晰线性文化遗产概念、建构古道学、深入乡村振兴路径、多元化理论的引入和数字化技术的介入等五类研究趋势的结论,为未来南粤古驿道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 侯叶王少斌孙莹
- 关键词:文本分析
- 查尔斯·奥尔森《马克西姆斯诗篇》中的不确定性研究
- 查尔斯·奥尔森是美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诗人,也是二十世纪活跃于西方文坛的“黑山派”诗歌的领军人物。他所倡导的“投射体诗”新论在芸芸众多的后现代文坛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代表作《马克西姆斯诗篇》亦享有“后现代主义史诗”...
- 孙莹
- 关键词:不确定性奥尔森后现代主义
- 文献传递
- 广东省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可达性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4
- 2021年
- 以广东省263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可达性为研究内容,借用ArcGIS、GWR模型、网络爬虫技术等现代地理学的分析工具与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深入解析了传统村落空间可达性的时空演变特征、过程与影响因素,并运用GWR模型探究影响因子的局部效应与空间溢出。研究表明:①从宋代到清代,历史可达性与历史道路的点轴渐进发展模式非常明显,大体上沿六轴以广州为中心向外围延伸;②现状空间可达性水平整体由珠江三角洲区域向外围圈层式、阶梯状递减;③择居选址中的“山水相伴”理念与“交通商贸”需求成为影响空间可达性的重要因素;④通过GWR模型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因子中高程值对可达性水平的影响由珠江三角洲区域向外围圈层状减弱;河流密度的影响出现较为明显的市际正值与负值空间分区;路网密度市际影响差异较大,回归系数由广东省中部区域向四周递增。可达性的差异,影响着现今传统村落保护与振兴的不同路径。
- 孙莹宋嘉隽
- 关键词:传统村落影响因素
- 住宅大户型空间设计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户型的面积追求也在提高,大户型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居住组成部分,是居住"丰度"扩展的良好载体。文章从丰富居住"内容"的角度入手,从生活模式和需求、家庭结构、空间层次三方面推敲大户型设计的影响因素,并在空间宜居性、空间灵活性和空间效率性的设计理念下,对大户型设计中的空间组合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旨在提升大户型的内部环境和居住性能。
- 孙莹王玉顺许吉航
- 关键词:大户型
- 基于GIS的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演变研究被引量:82
- 2016年
- 以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主体,梅州地区为研究范围,构建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数据库。借助GIS的空间分析方法,以唐代及以前、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为时间节点,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演变格局与特征,探讨了其内的影响机制与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梅州客家传统村落在各时期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明显的集聚模式;2同时存在"轴向延伸、圈层扩展,依地形带状延伸,沿梅江溯江而上"的分布演变特征;3究其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梅州自然地理环境和客家自组织社会特性两个方面,并存在由地域性、需求性到选择性、认同性转变的自发到自觉的时空择址分布规律。
- 孙莹王玉顺肖大威张圻彬
- 关键词:GIS
- 珠江三角洲传统村落生态侵蚀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11
- 2018年
- 传统村落的保护随着中国第四批保护名录的公布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传统村落是人类与自然环境长期相互作用与有机融合的产物,其周边农田、山林、水塘等自然生态环境使着传统村落生产及生活活动得以延续。1978年改革开放后,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不同背景下的城乡建设使得传统村落周边生态自然环境不断遭受到侵蚀威胁,为其整体保护带来极大的挑战。为开展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本文首先界定了传统村落生态侵蚀的概念,应用侵蚀动力学理论对自我生态侵蚀、外来生态侵蚀、突发性生态侵蚀与生态侵蚀修复4种生态侵蚀方式提出生态侵蚀演变的4种模型,同时以珠江三角洲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案例,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村落生态侵蚀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生态侵蚀演变规律,揭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生态侵蚀的时空演变特征,总结了"城镇建设外侵模式、村落建设扩张模式、道路交通占领模式、综合发展模式"4种传统村落生态侵蚀的用地演化模式,丰富和深化传统村落生态视角的研究,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相关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 黄铎孙莹张世君魏成
- 关键词:传统村落珠江三角洲
- 基于三生用地的村落传统性演变与整体性保护研究——以梅州为例
- 2024年
-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必须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三生用地是各类传统活动与文化的载体。文章以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且整体价值突出的客家文化区——梅州为研究范围,以客家村落文化的整体性保护为导向,建立三生用地与传统性遗存耦合演变分析框架。研究发现:首先城镇化在梅州地理空间上的差异性影响是产生传统性遗存分区的主要动力,其次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相关政策影响和宗族社会自治也是传统性演变的重要因素;顺应各分区演变趋势,提出分区保护策略并构建区域传统文化元素网络体系,进行元素的串联与互通,以期实现区域整体性保护。文章研究成果对于我国不同文化分区内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王玉顺孙莹
- 关键词:整体性保护客家村落
- 认同区分——梅州客家传统村落边界空间的社会内涵被引量:3
- 2015年
- 梅州作为客家族群主要聚居区之一,存有丰富多样的客家传统村落。宗族社会是客家村落空间建构的社会基础,渗透到村落空间的各个部分。边界作为村落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社会元素间空间安排的"界线",它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通过象征、想像而存在。在梅州客家传统村落中包含自然边界、人为边界和社会文化边界三种形式。采用空间—社会关联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实例村落边界空间形式的分析,发现各个宗族、房派与其他家族群体间的血缘关系、历史记忆、价值观念、仪式信仰等社会内涵,构成了他们相互间的"内部认同与外部区分"体系,此即村落边界空间形式的内在影响因素。
- 孙莹肖大威
-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东江韩江流域文化遗产区域性保护研究
- 2024年
-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因此应守护好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东江与韩江承担着广东省东北部水资源供给、生态服务、环境调节等多种功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民族迁徙、文化传播与演进的重要纽带,流域内分布着众多文化遗产。基于此,文章借鉴“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思路,对东江—韩江流域的文化遗产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研究。一方面保护与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筑牢生态本底;另一方面构建人文景观节点—文化廊道—文化生态协调区,以及“点—线—面”分级保护格局,形成文化生态网络体系。不仅可以延续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还能够促进区域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镇更新与乡村振兴,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 王玉顺许汉泽孙莹
-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