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娟 作品数:14 被引量:40 H指数:5 供职机构: 山西省肿瘤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电气工程 更多>>
包膜内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经典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病理对照分析 原韶玲 翟建敏 闫玉玺 宋丽娟 崔平霞 刘瑞一种负压吸引器与穿刺器之间的烟雾吸引管 本实用新型属于腹腔镜手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吸引器与穿刺器之间的烟雾吸引管;烟雾吸引管中接入内置烟雾感应元件的切换器,烟雾感应元件安装在切换器的密闭腔体中,密闭腔体包含一个气流入口和一个气流出口,气流入口连接穿刺器... 赵丽 宋丽娟 李娴新型敷料结合传统方法在老年压力性损伤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新型敷料结合传统方法在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而为临床优化老年压力性损伤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居家的120例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湿性愈合理论采用新型敷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14 d伤口愈合率、14 d总有效率、愈合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4 d愈合率为63.3%(38/60),对照组14 d愈合率为41.7%(25/60),观察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χ^(2)=5.647,P<0.05);观察组患者14 d总有效率为98.3%(59/60),对照组14 d总有效率为86.7%(52/6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342,P<0.05);1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期压力性损伤患者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为(13.75±1.71)d,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为(22.16±2.59)d,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12.024,P<0.05);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为(16.17±1.47)d,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为(25.12±2.91)d,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11.382,P<0.05);治疗后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湿性愈合理念下的传统方法结合新型敷料的治疗方法应用于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减轻了压力性损伤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全面推广。 安果仙 宋丽娟 刘娜 刘盼玉 李杰关键词:湿性愈合理论 新型敷料 伤口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价值及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的作用评价 2024年 分析伤口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价值及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的作用评价。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伤口造口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干预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延续性护理),比较两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自我管理、预后改善、基础干预、生活能力评分为93.44±0.54、89.34±0.32、87.56±0.21、90.99±0.32,优于对照组83.32±0.56、82.43±0.18、89.43±0.23、84.75±0.2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评分为90.43±0.81、89.54±0.74、90.32±0.32,优于对照组84.65±0.62、80.76±0.65、85.43±0.54。结论 在伤口造口护理干预过程中,通过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方式,以患者为中心展开对应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更好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优化整体护理质量,同时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关键的价值,在今后护理的过程中值得推广。 赵丽 孙晶花 宋丽娟关键词:延续性护理 改良胃肠减压法在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8年 胃肠减压法是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利用负压吸引和(或)虹吸的原理,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1]。胃肠减压是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方法中最为关键的措施之一,而常规的胃肠减压方式常常因负压的过大或过小而影响减压的效果从而影响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本研究采取改良的经壁挂负压吸引的可调节压力的胃肠减压方式,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宋丽娟关键词:急性肠梗阻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负压吸引 胃肠道内 肠造口护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7 2017年 肠造口术是临床主要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肠梗阻、直肠阴道瘘、直肠膀胱瘘等疾病的一种手术方法,通过腹壁开口将肠管拉至开口外方,翻转后将肠管缝于腹壁处形成肠造口。但由于患者对肠造口护理知识的不了解,如果护理人员的护理不足就会引起接触性皮炎、造口缺血性坏死、造口瘘、造口狭窄、造口穿孔、造口脱垂或回缩等多种并发症,且肠造口对患者的日常活动有干扰,一旦出现并发症患者极易出现抑郁、焦虑情绪,给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了巨大的痛苦。本文对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宋丽娟关键词:肠造口术 护理方法 肠造口患者 直肠阴道瘘 接触性皮炎 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应用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手术因其具有微创优势以及良好的根治性在临床的应用被广泛接受。我科从2008年4月至2015年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107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7例直肠癌患者中,其中男性67例,女性40例,年龄21~73岁,平均(57±3)岁。 赵彩红 许红磊 宋丽娟 侯生槐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造口护理 造口治疗师 肠系膜下动脉 骶前引流管 加速康复外科管理路径在直肠癌患者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21年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基于循证医学依据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可减少患者痛苦,实现快速康复。目前ERAS理念已广泛应用于外科各领域。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是一种新兴的用于治疗直肠癌的术式。本文结合一例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的ERAS实践,总结ERAS管理路径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中的应用经验。 侯生槐 宋丽娟 朱毅 王俊兰 江波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 直肠癌患者 管理路径 快速康复 包裹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包裹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分型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依据包裹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肿块大小、形态、边界、回声、周边晕圈、钙化等特征,对33例病理证实为包裹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术前超声图像表现及其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病理诊断为包裹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普通乳头型21例,纤维包膜完整,癌细胞呈乳头状排列,间质纤维化伴沙粒样钙化,具有乳头状癌特有的毛玻璃样细胞核,核沟明显,可见核内包涵体。超声显示肿块形态不规则或欠规则、边缘锯齿状、多数回声明显减低,周边晕圈少见,内可见沙粒样钙化。(2)病理诊断为包裹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型12例,纤维包膜完整,其内癌细胞均为滤泡结构,无乳头样结构,具有乳头状癌的细胞核形态。超声显示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中等回声,周边多见晕圈,肿块内未见沙粒样钙化;内部回声较普通乳头型肿块回声增高,周边晕圈较普通乳头型多见。滤泡型肿块(1.8~7.0cm)明显大于普通乳头型肿块(0.8~5.2cm)。普通乳头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4例,4/21)多于滤泡型患者(1例,1/12)。结论包裹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普通乳头型与滤泡型的超声表现(肿块形态、大小、边界、回声、周边晕圈、钙化等)与病理表现均有不同;包裹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普通乳头型与通常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表现与病理特征较一致,滤泡型与滤泡型腺瘤、滤泡癌的超声表现相似,超声难以鉴别,须行手术病理检查确定肿瘤良恶性。 原韶玲 宋丽娟 崔平霞 刘瑞 王丽霞关键词:超声检查 组织病理学 盆底肌训练在NOSES术后排便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2024年 观察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患者实施盆底肌训练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分析对术后排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院内就诊的60例结直肠肿瘤NOSES术后患者(样本纳入例数:60例;样本纳入时间: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以随机摸球为基础分组方式,分为对照、实验两个小组,观察例数高度一致。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盆底肌训练。结果 实验组肛管功能指标评分、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顺应性水平更高,直肠静息压更低,排便功能评分更低,睡眠质量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 盆底肌训练可以有效促进结直肠肿瘤NOSES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恢复,有助于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有较高应用价值。 宋丽娟 张毅勋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盆底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