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成
- 作品数:52 被引量:110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政策变迁分析
- 2017年
- 目前,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政策的研究在学术界有一定的理论成果,但具体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学科,则鲜有人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对该门课的课程政策变迁进行了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前的课程政策带有浓重的时代烙印,政治色彩明显,政策的制定更多地是适应当时政治任务需要,体现国家主体意志,强调社会价值,因而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关注有时存在不足。改革开放以后的课程政策导向发生明显变化,即逐渐弱化了该门课的政治说教色彩,在强调该门课程的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同时,更多地是关注该门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学术性,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政策的制定亦更加科学。
- 冯云英宋俊成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政策
-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政策研究现状与反思
- 2012年
- 教育界和学术界逐步认识到德育政策及其研究的重要性,并展开了学校德育政策的初步研究。但是,目前的研究存在研究视角狭窄、研究内容比较零散,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等问题。因此,应不断拓宽德育政策研究视野,增强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研究动力,构建全面的系统的德育政策研究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政策研究方法,进而逐步完善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好学校德育科学发展问题。
- 刘晶宋俊成肖家赋
- 关键词:德育政策
- 论大学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交融与发展被引量:9
- 2010年
- 大学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前者所营造的高品味的文化精神氛围时刻影响着社区居民,对提高其文化品位和文明素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后者为置身其中的大学文化提供独特的文化环境,并为大学文化打上自己的文化印记。因此,搞好大学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迫切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融合与发展的路径。
- 宋俊成
- 关键词:大学文化社区文化
-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变迁环境研究——基于政策社会学视角被引量:2
- 2014年
- 从政策社会学的视角看,政治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变迁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变迁的诱导性因素,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变迁的中介性因素。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历史规律,可以进一步优化学科政策环境,增强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科政策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 宋俊成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政治环境文化环境
-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性初探被引量:1
- 2002年
- 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内容,采取多元化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科学信念。
- 宋俊成
-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
-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被引量:18
- 2006年
- 面对各种困惑,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做出新的思考。
- 宋俊成刘晶
-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传播主流价值观要打好地名文化牌被引量:3
- 2017年
- 地名文化与主流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相对稳定性,并且地名在反映主流价值观时具有地域侧重性。地名文化影响人群广、传播范围大、传播渠道多且成本低,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主流价值观与地域文化的特点,构建专用地名库,加强地名的命名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地名的文化传播功能。
- 宋俊成
- 关键词:地名文化主流价值观社会文化
-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活转向与实践探索被引量:5
- 2013年
- 生活世界理论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生活世界有着紧密的现实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活化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该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活化的实质,通过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新媒介、创建高等学校生活化教育环境等措施,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活转向。如此,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真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 宋俊成刘洁杨连生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活化
- 金融危机背景下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的重要性
- 2009年
- 金融危机背景下,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的安全感,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就业援助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 宋俊成
- 关键词:金融危机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培育策略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并且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特性与优势、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视域下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引导与管理路径,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引导和监管力度,正确发挥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优势,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程铭莉宋俊成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