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惠聪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宋代
  • 2篇永乐大典
  • 2篇农业
  • 1篇永乐
  • 1篇灾荒
  • 1篇灾荒救济
  • 1篇水稻
  • 1篇司马光
  • 1篇宋朝
  • 1篇宋太宗
  • 1篇太宗
  • 1篇统治
  • 1篇统治者
  • 1篇农业管理
  • 1篇农业管理机构
  • 1篇农业技术
  • 1篇农业技术推广
  • 1篇重民
  • 1篇民本
  • 1篇民本思想

机构

  • 8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作者

  • 9篇宋惠聪
  • 7篇周方高

传媒

  • 2篇中国农史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国际社会科学...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百色学院学报
  • 1篇语言与文化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宋朝的农业管理机构被引量:1
2007年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管理农业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宋朝统治者对农业相当重视,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机构均负有农业管理的职能。中央农业管理机构方面,在元丰官制改革之前主要为三司,在此之后主要为户部、工部、都水监、司农业寺。宋朝地方实行州、县二级行政机构。在州县二级地方机构中,负责农业管理的主要官员为知州和通判、知县(县令)与县丞。路级监司如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与安抚司亦负有农业的职责,此为宋代农业管理机构不同于前代的显著特点之一。
周方高宋惠聪
关键词:宋朝农业
略论宋代的农业技术推广被引量:6
2007年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一个较为重视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朝代。宋朝统治者采用政治、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多管齐下予以推广。首先,宋朝地方官在辖境劝农时,大力推广江浙一带先进的耕作技术。其次,自真宗朝始,大力推广占城稻,提高水田的抗旱能力。再者,采用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具体的技术指导,推广稻麦二熟制,推广粟、豆、麻、蔬等粮食作物,推广桑麻、木棉、苎麻等经济作物,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农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为宋朝经济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周方高宋惠聪
关键词:宋代农业
《〈永乐大典〉方志辑佚》湖南部分整理失误举例被引量:1
2019年
《〈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一书是目前辑佚《永乐大典》中方志的集大成之作,但也存在一定的缺漏,以其中的湖南方志为例,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辑佚文字错字较多,二是部分标点不准确,三是辑佚存在脱漏的情况,四是对《永乐大典》中一些明显的讹误没有改正,五是将其他省份的方志归入湖南省,现选取其中数则予以说明。
周方高宋惠聪
《全宋文》拾补十一则——以《永乐大典》本《湖南方志》为中心
2016年
《全宋文》网罗宏富,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基础文献积累工程,它的编辑与出版极大地推动了宋代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但由于古代史籍浩繁,要将散布于其中的全部宋文网罗殆尽绝非易事。在查阅《永乐大典》本《湖南方志》时发现《全宋文》所收录宋文存在一定的缺漏,就其中的11篇宋文分别予以整理,包括赵岍、王暨、陈缜、卢仲隽、张声道、黄诰、刘坦、赵师恕各一篇,还有两篇作者失考,卢康时残文补全一篇。
周方高宋惠聪
关键词:《全宋文》《永乐大典》补遗
宋代湖南的灾荒与救济研究
宋代湖南地区十年九灾,各种灾害时有发生。这些灾害大多都有伴生性,伴随着连带饥馑。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给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冲击。但两宋时期湖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仍大体持续发展,其原因在于当时较完备的荒政措施和制度...
宋惠聪
关键词:灾荒救济互动模式
文献传递
《默记》中狄青与韩琦关系考辨
2024年
韩琦与狄青分别是仁宗朝文臣武将的杰出代表,提及狄青的发迹与黯然陨落,韩琦都牵涉其中。两人交际情况在《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正史中有零散记载,宋人笔记《默记》有专门文字叙述“韩琦狄青事”,后人常以此记载认为狄青与韩琦不睦,韩琦有意打压、猜忌武将出身的狄青。但阅读其他文献,对比考证后,会发现韩琦与狄青亦师亦友、惺惺相惜,并非是简单的文士与武夫相轻相争的关系。
张承莉宋惠聪
宋代湖南的粮食种植结构初探被引量:4
2012年
在宋代,湖南形成了以水稻为主、麦粟为补充的粮食结构。首先,湖南是传统的水稻产区,占优势地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其中,占城稻不迟于12世纪30年代传入湖南,并得到大面积推广。其次,唐中后期以来,麦作技术传入湖南,并得以渐进式地推广,但小麦的全面推广主要在南宋。其他旱地作物如粟,在湖南也有所种植。
周方高宋惠聪
关键词:水稻
南宋湖南地区仓储制度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在中国古代,仓储是防灾救灾的重要设施,其重要性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宋代亦然。有关宋代仓储制度的研究,成果较丰,但这些成果主要注重于宏观和整体的把握,对区域性的研究则略嫌不足。本文在吸收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南宋时期湖南境内的仓储制度进行探讨。作者指出,南宋湖南仓储有以下几个特点:(1)从仓种的性质看,有官办的国家仓储;官督民办的地方仓储和由士绅出资以赡济族人或乡里的民间仓储三种。(2)从时间来看,国家仓储主要形成于北宋时期,到南宋时期往往被侵夺,救灾效果有限,而地方仓储和民间仓储则主要形成于南宋时期。(3)从经费来源来看,国家仓储是由国家拨款,而地方仓储多是节缩地方官之公费,加上地方自筹和士绅出资。(4)从赈济方式来看,无偿赈给较少见,主要是以赈粜和赈贷形式出现,最常见的是赈粜。(5)从施救主体来看,宋政府依然是灾荒救济的主体,但到南宋中后期士绅阶层在基层灾荒救济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填补了政府救灾的不足,救灾的主体形成了政府与民间互动模式。
周方高宋惠聪
关键词:仓储制度南宋时期防灾救灾统治者宋太宗
论司马光民本思想被引量:5
2007年
司马光充分汲取了前人民本思想中的养料,并以史学家的眼光去观察现实,又以政治家的身份去研究历史,形成了自己较为完整而独特的民本思想,即重民思想、宽民恤民思想、利民富民思想。他认为:民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亦是国家的赋役之源,军队之源。民心的向背是国家治乱安危的根本保证。对苦难深重的农民给予深切的同情,并为之请命,要求朝廷关心百姓的疾苦。强调大力发展物质生产,通过劝课农桑,奖励工商,增加社会财富,满足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并且要求统治者注重蓄积,防备凶荒,藏富于民。
周方高宋惠聪
关键词:司马光重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