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来文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氧化膜
  • 2篇锂合金
  • 2篇微弧氧化
  • 2篇微弧氧化膜
  • 2篇镁锂合金
  • 2篇耐蚀
  • 2篇耐蚀性
  • 2篇合金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粉
  • 1篇耐蚀性能
  • 1篇TIO<,2...
  • 1篇MG-LI合...
  • 1篇表面耐蚀

机构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宋来文
  • 1篇朱果逸
  • 1篇王涛

传媒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第十四次全国...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TiO<,2>纳米粉对Mg-Li合金微弧氧化膜组成、结构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微弧氧化是近年兴起的镁合金表面处理新技术。它采用较高的能量密度,将阳极氧化工作区从法拉第区引入到高压放电区,通过电化学、热化学及等离子体化学等的共同作用,在镁合金表面原位生成陶瓷质氧化膜,显著改善其耐蚀、耐磨、耐热等性能...
宋来文朱果逸张密林袁艺景晓燕
关键词:纳米粉镁锂合金微弧氧化膜耐蚀性能
文献传递
镁锂合金表面耐蚀微弧氧化膜的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镁锂合金的表面成功制备了微弧氧化膜。利用SEM、XRD、XPS、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对微弧氧化膜结构、相组成以及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SEM观测结果表明,氧化膜层的结构是由疏松层和致密层组成的双层结构,微弧氧化膜表面存在大量直径约2~7μm的微孔。XRD和XPS分析表明,微弧氧化膜的主要相组成为方镁石氧化镁和无定形磷酸盐化合物。动电位极化曲线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分析表明,微弧氧化处理后镁锂合金的耐蚀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景晓燕袁艺于方宋来文张密林王涛朱果逸
关键词:镁锂合金微弧氧化膜耐蚀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