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维邦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三峡船闸技术的登峰之路被引量:3
- 2010年
- 简要回顾了长江委水利水电枢纽通航建筑物专业的成长发展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委通航建筑专业设计人员在不断学习、总结国内外船闸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从设计建造小型船闸开始,逐步完成了诸如丹江口、隔河岩升船机,葛洲坝等大型船闸的设计,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设计并建造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长江三峡双线五级船闸。着重介绍了在三峡船闸设计科研中取得的自主创新成果,为国内外其他水利水电枢纽大型船闸设计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宋维邦
- 关键词:船闸设计人字闸门自动监控系统三峡工程
- 三峡二期工程施工期通航设施通过能力浅析
- 2000年
- 三峡二期工程从 1997年 10月大江截流开始至 2 0 0 3年第 1台机组发电止 ,历时 6年。在此期间 ,通航设施的通过能力能否满足规划运量的要求 ,对长江航运的影响甚大。设计采用的在一般情况下以导流明渠为主 ,以临时船闸为辅 ,必要时以驳运过坝和陆运分流为补充的通航方案 ,经受了 1998年汛期长江大洪水的考验 ,说明该方案是一个较全面地考虑了二期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 ,能结合三峡工程施工和长江航运的特点 ,较好地解决二期施工通航问题的合理方案。论述了二期施工通航的 4个阶段 ,并对 1998年汛期的通航设施情况作了介绍。
- 宋维邦
- 关键词:施工期通航通航能力三峡水利枢纽
- 三峡水利枢纽的施工期通航工程——庆祝三峡工程临时船闸开航
- 1998年
-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通航河流,在三峡工程施工期间,为不影响长江航运的发展,保持在坝址河段航运的安全与畅通,是三峡工程施工期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技术课题之一。三峡工程通过反复论证,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采用了在右岸利用加宽加深导流明渠通航,并设置绞滩换推轮等进行助航,在左岸专设临时通航船闸,并对导流明渠和临时船闸进出口以外的航道进行优化整治,以尽可能地扩大该两条航线的通过能力,以及在上游建设翻坝码头作为意外应急和水库蓄水期客货过坝通道等综合工程措施,结合对工程设施进行合理的调度管理,预期能较好地满足施工期长江客货运输的要求。
- 宋维邦
- 关键词:施工期通航船闸三峡水利枢纽
- 对三峡工程永久通航建筑物上游引航道通航条件的认识
- 1994年
- 长江三峡工程为充分地发挥其航运效益,对通航建筑物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和设计工作。在可行性论证和初步设计过程中,先后对船闸的分级和布置方式,船闸的线路位置等进行了多方案比较,初步设计审查肯定了双线连续五级船闸方案和Ⅳ线船闸线路位置。
- 宋维邦
- 关键词:三峡工程通航建筑物引航道模型试验
-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设计被引量:2
- 2003年
-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通航河流 ,发展航运是兴建三峡工程主要综合效益之一。三峡通航建筑物由目前世界上设计总水头和阀门工作水头最高的双线五级大型船闸、世界上提升高度和提升重量最大的一线大型垂直升船机和施工期一线临时通航船闸 3个工程组成。扼要介绍了三峡通航建筑物设计的主要技术难点 ,通航建筑物在枢纽中的布置 ,双线五级船闸的建筑物、机电设备及输水系统布置 ,闸首、闸室结构和高边坡设计 ,垂直升船机和临时船闸主要建筑物、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的布置 ,主要结构和设备的设计。
- 钮新强宋维邦
- 关键词:多级船闸临时船闸垂直升船机三峡水利枢纽
-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稳定性及其监控与施工技术研究
- 戴会超刘汉龙钮新强徐麟祥丰土根宋维邦费康周光奉王媛刘德富苏怀智田斌杨启贵高大水吴海斌
- 三峡船闸劈岭深切山体修建。最大开挖深度175米,闸墙采用锚固于直立边坡岩体之上的砼簿衬砌结构两线闸室间保留直立岩体中隔墩,船闸边坡集长,高陡于一身,且对稳定与变形要求极其严格,为岩石力学工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难题。该课题围...
- 关键词:
- 关键词:施工技术高边坡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