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宛煜嵩

作品数:146 被引量:36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专利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2篇基因
  • 88篇转基因
  • 39篇水稻
  • 32篇基因水稻
  • 29篇玉米
  • 29篇转基因玉米
  • 29篇基因玉米
  • 28篇转基因水稻
  • 27篇试剂
  • 23篇试剂盒
  • 23篇抗体
  • 22篇品系
  • 19篇RPA
  • 18篇引物
  • 17篇杂交
  • 17篇杂交瘤
  • 17篇杂交瘤细胞
  • 17篇杂交瘤细胞株
  • 14篇外源
  • 14篇CRY

机构

  • 131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海南省热带农...
  • 5篇海南省农作物...
  • 3篇辽宁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生物技术...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41篇宛煜嵩
  • 121篇金芜军
  • 75篇苗朝华
  • 64篇董美
  • 55篇李亮
  • 50篇高进
  • 46篇王迪
  • 34篇黄卫红
  • 28篇张秀杰
  • 17篇柳方方
  • 12篇安娜
  • 11篇梁利霞
  • 9篇徐潮
  • 9篇李凯
  • 8篇贺辉群
  • 7篇方宣钧
  • 7篇温洪涛
  • 7篇朱祯
  • 6篇林敏
  • 4篇于晓芹

传媒

  • 1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0篇中国农业科技...
  • 5篇基因组学与应...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生物技术进展

年份

  • 8篇2024
  • 9篇2023
  • 11篇2022
  • 19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9
  • 10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17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基因玉米Bt11品系特异性荧光RPA检测被引量:6
2017年
重组酶聚合酶介导的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作为一种新型等温扩增技术,具有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在转基因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针对转基因玉米Bt11外源插入链接区域设计筛选了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快速准确的荧光RPA检测方法,在39℃条件下,20 min内完成扩增并且能够实时监测,可以准确有效地检测到50个拷贝的靶标片段。而且,对于背景复杂的植物基因组DNA能够得到准确的扩增曲线。本研究不仅可以满足常规实验室检测,通过RPA便携式仪器,还可以满足转基因植物现场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凯金芜军李亮李亮刘卫晓苗朝华
关键词:转基因检测
转基因水稻mfb-MH3301的外源插入片段全序列及其旁侧序列
本发明在专利CN103667476A的基础上公开了转基因水稻mfb‑MH3301的外源插入片段全序列及其旁侧序列。本发明通过hiTAIL‑PCR和LA‑PCR扩增的方法获得外源插入片段和水稻序列连接区的3’端旁侧序列,其...
苗朝华董美高进宛煜嵩刘卫晓王迪梅英婷王锋金芜军
文献传递
用于检测转基因玉米双抗12-6的RPA引物探针组合、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一种转基因玉米双抗12‑6的RPA检测引物与探针组合、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根据外源插入DNA序列与玉米基因组的连接区域设计大量RPA引物,从中筛选出一对可快速有效检测出转基因玉米双抗12‑6成分的引物探针组合。以转基因玉米...
宛煜嵩孟丽霞
文献传递
转基因水稻mfb-MH3301外源基因纯合/杂合状态的检测方法
一种转基因水稻mfb‑MH3301外源基因纯合/杂合状态的检测方法。所述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其检测方法和检测试剂盒,本发明检测...
苗朝华董美高进宛煜嵩刘卫晓王迪梅英婷王锋金芜军
文献传递
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的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和SSR基因型分析被引量:14
2003年
本研究以晋豆 2 3为母本 ,灰布支黑豆为父本 ,用“单粒混传”法构建了一个含有 4 74个家系的F10代的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 2 0 0 2年本研究组对F8代RIL群体Jinf进行生育期、形态性状、产量构成及抗逆性等 2 9个性状进行了观察记载和统计分析研究。所有观察性状在RIL群体Jinf中均表现有较大的变异范围 ,绝大部分性状呈连续变异、正态分布 ,且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 ,表明这些观察性状大都为数量性状由多基因控制。从表型分析初步认为各家系内部趋于纯合。本研究进一步选取了能覆盖大豆基因组的 35 5对SSR引物对RIL群体Jinf进行SSR分析 ,2 12对SSR在亲本中表现有多态性 ,多态率为5 9 72 %。 2 12对引物获得 2 13个座位用来评估大豆群体的遗传结构 ,各座位在群体中的多态性指数趋向于 0 5 ,在 0 375 - 0 5 0 0范围内波动。 16 0个SSR座位 (75 12 % )在群体中呈 1∶1的分离比 ,5 3个SSR座位 (2 4 88% )在群体中偏分离 ,SSR座位的杂异率在 0 - 9 32 %之间。分析还表明 111个家系(94 0 7% )趋于纯合 ,其中 31个家系 (2 6 2 7% )完全纯合 ,而有 7个家系的杂合率在 15 31- 42 72 %之间。分析表明大豆RIL群体Jinf的各个家系的基因型组成父本灰布支的贡献率为 5 1% 。
刘学义宛煜嵩王珍马俊奎史宏任小俊任冬莲张小虎李有应冯凤鸣徐俊李永起方宣钧
关键词:大豆重组自交系农艺性状SSR基因型分析数量性状
Bar单抗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工程领域的Bar单抗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抗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工程菌株表达、纯化得到的高纯度抗除草剂蛋白Bar作为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了分泌抗Bar的特异、灵敏单抗的Bar单抗杂交瘤细胞株(...
刘卫晓张哲金芜军董美高进李亮宛煜嵩
转基因水稻科丰2号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检测方法和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转基因水稻科丰2号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检测方法和试剂盒。所述PCR检测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
宛煜嵩梁利霞张秀杰朱祯金芜军苗朝华李亮董美
文献传递
利用复合PCR结合DNA芯片的方法进行快速转基因事件检测被引量:7
2007年
以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6种转基因玉米为材料,根据其外源基因、载体构建及插入位点,应用6对特异性引物及35S、NOS引物,设计并优化了复合PCR反应体系,对其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同时尝试利用复合PCR与DNA芯片相结合,对不同转基因玉米混合样品进行检测,探索建立转基因事件快速检测和确认方法。
肖一争唐咏宛煜嵩金芜军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复合PCRDNA芯片
莽草酸的应用及其微生物代谢合成被引量:10
2008年
莽草酸是一种高价值的药用原初产物,其衍生物在抗炎、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禽流感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综述莽草酸的理化性质、药理特性及生产方法,并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探讨微生物代谢合成在提高莽草酸生产效率中的应用。
高杰许修宏宛煜嵩金芜军
关键词:莽草酸
荧光RPA技术检测转基因水稻科丰6号被引量:16
2014年
目前转基因作物检测通常使用PCR检测方法,PCR检测耗时较长且需要精密控制温度循环的仪器,不适于现场检测。本研究应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lo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根据转基因抗虫水稻科丰6号插入连接区整合序列设计筛选了一套可用于RPA检测的引物及探针组合,建立了转基因抗虫水稻科丰6号及其衍生品种转化体特异性荧光RPA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可稳定特异检出样品中500个拷贝的靶标分子,利用实时荧光检测简化了检测程序,使检测可在10~20 min内完成,与常规PCR检测需要数小时相比极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使用锂电池驱动的便携式扩增检测仪,对于野外转基因现场检测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徐潮李亮金芜军宛煜嵩
关键词:RPA转基因检测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