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凤先

作品数:29 被引量:19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气管
  • 10篇支气管
  • 6篇气管镜
  • 6篇慢性
  • 5篇支气管扩张
  • 5篇支气管扩张症
  • 5篇阻塞性
  • 5篇阻塞性肺疾病
  • 5篇慢性阻塞性
  • 5篇慢性阻塞性肺...
  • 5篇介入
  • 5篇介入治疗
  • 5篇扩张症
  • 5篇疾病
  • 5篇肺疾病
  • 4篇硬质气管镜
  • 4篇通气
  • 4篇喷射通气
  • 4篇全麻
  • 3篇血气

机构

  • 11篇北京市大兴区...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医学院

作者

  • 29篇尹凤先
  • 5篇张永祥
  • 5篇丁彦
  • 5篇张永祥
  • 4篇王娟
  • 4篇王婷
  • 4篇裴迎华
  • 4篇张杰
  • 3篇刘霞
  • 3篇赵莹
  • 3篇盛伟利
  • 2篇侯志云
  • 2篇回银娜
  • 2篇徐敏
  • 2篇张永祥
  • 2篇赵莹
  • 2篇张杰
  • 2篇刘亚男
  • 2篇丁艳艳
  • 1篇党斌温

传媒

  • 9篇中国医刊
  • 4篇国际呼吸杂志
  • 3篇中华全科医师...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华医学会呼...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6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患者住院结局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住院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住院382例患者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分存活组(346例)及死亡组(36例),分析血EOS与患者预后关系;按入院时外周血EOS计数100个/mm^(3)及300个/mm^(3)分组患者,分析存活组患者血EOS与临床治疗效果关系。结果(1)基线资料:入院时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在性别、吸烟、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症、血气分析、FEV_(1)/FVC、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全身应用激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在年龄、血EOS、FEV_(1)%pred、D-二聚体、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慢阻肺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及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住院AECOPD患者全因死亡危险因素为年龄≥70岁、FEV_(1)%pred、mMRC、CAT评分,而血EOS、D-二聚体及住院天数与患者死亡无相关性。(3)临床治疗效果:高EOS患者全身激素用量少,抗生素应用少,住院时间短。结论真实世界中外周血EOS预测AECOPD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有限,但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盛伟利薛磊李洋司常星王金芳尹凤先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嗜酸性粒细胞临床预后
分级诊疗在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评估分级诊疗在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分级管理体系,采用抽签法抽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门诊就诊的118例稳定期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社区管理组(简称管理组,60例)及对照组(58例),管理组患者转诊至社区医院行哮喘控制与管理教育,督导治疗,并于治疗2周及1、3、6、9个月、1年随诊;对照组患者首次就诊强调规律用药,予以哮喘管理,6个月及1年复诊。管理1年,对比1年内急性加重的次数、第1次急性加重的时间、平均医疗花费,对比两组患者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比例、哮喘控制(ACT)评分、莱彻斯特咳嗽评分(LCQ)、简略生命质量评分(miniAQLQ)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肺功能的差异。结果管理6个月时,管理组吸入ICS人数[45(75.0%)比36(62.1%),χ^2=4.143],ACT评分[(20.7±3.9)分比(18.1±4.1)分,t=3.213],LCQ评分[(13.5±5.3)分比(10.8±3.0)分,t=2.603],FeNO[(29.8±12.8)ppb比(37.1±11.1)ppb,t=2.018]均比对照组好(均P<0.05),miniAQLQ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年时,管理组吸入ICS人数[50(83.3%)比34(58.6%),χ^2=5.748],ACT评分[(22.1±2.8)分比(19.5±2.3)分,t=2.241],LCQ评分[(16.5±4.2)分比(11.6±3.2)分,t=5.603],miniAQLQ评分[(83.2±11.1)分比(68.1±13.3)分,t=3.186],FeNO[(28.2±13.1)ppb比(38.1±16.3)ppb,t=2.716]均比对照组好(均P<0.05),FEV1%、FVC%、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年时,管理组LCQ评分[(16.5±4.2)分比(13.5±5.3)分,t=3.186],miniAQLQ评分[(83.2±11.1)分比(69.1±14.3)分,t=5.603]较6个月时明显改善(均P<0.05),吸入ICS人数、ACT评分、FeNO、FEV1%、FVC%、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次加重延迟时间[182(92,284)d比92(58,176)d,Z=4.384]较对照组增加,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0(0,1)�
刘霞尹凤先张永祥吕云仙张亚楠孟杰魏静王文清
关键词:哮喘社区卫生服务生命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利钠肽水平临床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前)、缓解期(治疗后)的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的水平差异能否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以及血浆肌钙蛋白T(troponin T,cTNT)、肌钙蛋白I(troponin I,c TNI)增高对患者预后的判断有无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住院的COPD患者55例作为COPD组,选取同期住院的COPD并发肺心病患者57例作为肺心病组。两组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接受抗感染、解痉、化痰等治疗,肺心病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尿剂及扩血管剂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0天后分别检查NT-proBNP、ANP、cTNT、c TNI、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心病组患者治疗前的NT-proBNP、ANP水平显著高于COPD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肺心病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NT-proBNP、AN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COPD组患者的NT-proBNP、ANP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心病组患者中有5例(8.8%)出现cTNT、c TNI增高,其平均住院时间(25天)明显高于同组其他患者(14天),其中2例患者出院后30天内再次住院。结论 NT-proBNP、ANP可以作为判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cTNT、c TNI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意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NT-proBNP水平可以评价病情严重程度,优于ANP。ANP和NT-proBNP难以作为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的病情严重程度指标之一。
尹凤先回银娜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房利钠肽
基层医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规范培训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调查北京市大兴区一级卫生院(共16家)内科和全科医师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诊断与防治的现状,并通过培训提高北京市大兴区基层医师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及防治能力,以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综合管理能力。方法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先对北京市大兴区一级卫生院(共16家)内科和全科医生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诊断、防治能力进行现状调查,之后对参加调查的基层医师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培训之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相同)。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培训前后基层医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诊断、防治能力及分析肺功能报告能力的变化。结果培训后北京市大兴区基层医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诊断、防治能力及分析肺功能报告能力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90%以上的基层医师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金标准、熟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症状和常见危险因素,100%的基层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建议患者戒烟,80%的基层医师具有分析肺功能报告的能力,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约80%的基层医师选择吸入长效抗胆碱能药,治疗方案遵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结论加强基层医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能够提升基层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综合管理能力。
尹凤先易明刘霞付莉马秀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医师
中重度COPD患者吸入LAMA+LABA及ICS+LABA临床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对比100个/μl≤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300个/μl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LABA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随访的172例中重度COPD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吸入LAMA+LABA组88例及吸入ICS+LABA组84例,随访26周,对比患者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谷值变化、变化期呼吸困难指数评分、COPD评估测试评分及急性加重情况。结果治疗26周后,与ICS+LABA组相比,LAMA+LABA组患者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谷值[(1.87±0.75)L比(1.66±0.60)L]增加(t=1.98,P=0.049);患者变化期呼吸困难指数评分[(1.94±0.26)比(0.82±0.17)]改善(t=32.98,P<0.001);患者COPD评估测试评分[(10.3±4.7)分比(16.5±5.2)分]下降(t=8.21,P<0.001)。2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在肺炎发生率、重度急性加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血嗜酸粒细胞计数100~300个/μl的中重度COPD患者,LAMA+LABA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更显著,安全方面无差异,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盛伟利刘雪娇何宁常金来尹凤先
关键词:外周血嗜酸粒细胞
常规密闭机械通气在全麻下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动物实验研究
在全麻下进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时,可以选用气管插管或喉罩作为术中通气和介入治疗的通道。但支气管镜会造成气道进一步狭窄,导致气道峰压升高,影响通气效果。因此,气管插管或喉罩能否保证长时间内镜介入治疗时的有效通气,术中呼吸机参...
丁彦张杰尹凤先王婷徐敏王娟裴迎华
文献传递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支气管扩张症住院且有完整资料的283例患者,随访至2015年10月,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呼吸困难评分、影像学资料,痰培养,血气分析、肺功能等指标,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283例患者中好转231例,死亡52例,患者1、2、3、4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86%、71%、45%;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RR=2.222,95%CI 1.145~4.314)、BMI<18.5 kg/m^2(RR=2.328,95%CI 1.205~4.497)、肺HRCT累及肺叶数≥3个(RR=0.382,95%CI 0.188~0.774)、FEV1%pred<70%(RR=1.032,95%CI 0.923~1.180)是影响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死亡与多种因素相关,早期识别危险因素有利于支气管扩张症管理。
盛伟利张永祥尹凤先赵莹刘亚男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预后死亡率
开放式喷射通气在犬全身麻醉下硬质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国产开放式喷射通气在犬全身麻醉下硬质气管镜(简称硬镜)介入治疗时的通气效果及其调控方法。方法成年健康杂种犬10只,雌雄各5只,体重14—16kg。全身麻醉下插入硬镜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自主呼吸组(A组)、常频喷射通气保留自主呼吸组(B组)和单纯常频喷射通气组(C组),于不同通气状况下模拟介入治疗。在模拟治疗前和治疗30、60、90及120min时检查动脉血气变化,并比较单纯常频喷射通气(C组)时按一定顺序依次实施不同驱动压力(0.2、0.25及0.3mPa)的动脉血气变化。体外测量常频喷射通气高压氧驱动下(吸入氧流量为100%)不同驱动压力(0.1、0.2及0.3mPa)及吸呼比分别为1:1.5和1:3时硬镜近端和远端的氧浓度。结果各组在模拟介入治疗后PaCO2均有上升,以C组PaCO2上升和pH值下降幅度最大,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模拟介入治疗后C组PaO2下降,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45,P〈0.05)。常频喷射通气的效果与通气驱动压力相关,通气驱动压力高有助于改善氧合及促进CO2的排出。体外常频喷射通气高压氧驱动(吸人氧流量为100%)时硬镜远端氧浓度低于50%,喷射针尖伸进3~6cm时硬镜远端氧浓度低于40%,调节喷射通气驱动压力和吸呼比对硬镜远端氧浓度影响不明显。结论单纯常频喷射通气可能难以有效维持介入治疗期间的通气需要,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可导致PaO2下降、CO2升高和pH值下降,临床应给予关注。在全身麻醉下行硬镜介入治疗时,推荐结合术中患者的反应及一般情况,保留患者一定程度的自主呼吸,以维持氧合状态并减少CO2潴留。常频喷射通气的效果与通气驱动压力相关,通气驱动压力高有助于改善氧合促进CO2排出。体外常频喷射通气高压�
尹凤先张杰丁彦王婷徐敏王娟裴迎华
关键词:支气管镜高频喷射通气血气分析
表现为胶冻样胸水的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分析
2011年
恶性胸膜间皮瘤多为血性或浆液纤维素性胸腔积液,胶冻样少见。现将1例表现为胶冻样胸水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报道如下。
尹凤先张杰党斌温
联合吸入噻托溴胺与福莫特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联合吸入噻托溴胺和长效2β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20)联合吸入噻托溴胺粉雾剂和长效2β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对照组(n=20)单独吸入长效2β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观察2组用药6周后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变化,随访3-6个月急性加重的人次、住院人次、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用药6周后治疗组FEV 1、FVC、IC比对照组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运动耐力增加。随访3-6个月治疗组急性加重人次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吸入噻托溴胺和长效2β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可以改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与运动耐力,减少急性加重。
尹凤先张永祥
关键词:吸入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