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一付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地貌
  • 2篇农业
  • 2篇气候
  • 2篇马家窑
  • 2篇马家窑文化
  • 1篇地貌单元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代
  • 1篇新石器时代晚...
  • 1篇遗址
  • 1篇人类活动影响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进程
  • 1篇石器
  • 1篇石器时代
  • 1篇陶器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研究
  • 1篇农业发展
  • 1篇农业发展模式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
  • 2篇华侨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甘肃省文物考...
  • 1篇青海省文物考...

作者

  • 5篇崔一付
  • 1篇陈国科
  • 1篇冯乐阳
  • 1篇董广辉
  • 1篇王琳
  • 1篇刘晓芳
  • 1篇李勋贵
  • 1篇张山佳

传媒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系统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彩陶贸易及其动力探讨被引量:7
2020年
马家窑文化是甘青地区仰韶文化晚期阶段一个重要的文化遗存类型,其以精美的彩陶闻名于世,对于马家窑文化彩陶的交流传播研究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X-荧光光谱分析法对甘青地区5个典型马家窑文化早期阶段遗址出土的92件彩陶陶片样品和各遗址附近采集的42份红粘土及黄土样品进行化学元素组成分析,追溯彩陶的产源地及贸易.同时基于陶器的起源传播理论,收集整理马家窑文化区遗址出土的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农作物以及动物骨骼遗存鉴定资料,探讨马家窑彩陶贸易的动力.Ti/Al-Na/K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宗日文化区宗日遗址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元素组成特征和马家窑文化主体区域的彩陶一致,表明宗日遗址马家窑类型彩陶是从马家窑文化主体区域贸易而来;马家窑文化彩陶的传播和该地区粟黍农作物的交流传播具有时空一致性,粟黍农业人群沿黄河上游谷地向共和盆地的扩散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宗日文化区和马家窑文化核心区生业模式的差异带来了跨区域间文化交流的动力,这也可能是马家窑文化彩陶贸易的动力.
崔一付杨谊时张山佳李国林李冀源陈国科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彩陶
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遗址的地貌环境分析及其土地利用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马家窑文化是甘青地区新石器时期的主流文化,其时空演化和生业模式转变过程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地貌环境和水文条件的变化却仍不清晰。本文借助GIS方法和遗址域的概念,采用定量手段分析了马家窑文化不同时期遗址分布的地貌背景和汇水累积量的变化,并以此推论这些不同的地貌环境所反映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其与生业模式之间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马家窑文化在不同时期的遗址域内有不同的平地等级和汇水累积量分布,这些指标所反映的土地开发、占用模式与当时的生业模式有很大关系。这项工作为理解不同气候背景下史前人类对生存空间和生业模式的选择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王琳崔一付刘晓芳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
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史前跨欧亚大陆长距离的农业传播和文化交流过程是近十年来学术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史前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文化交流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农作物、家畜、青铜器以及陶器等。通过植物大化石的研究可以研究跨区域间农作物的交流传播,通过稳定...
崔一付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文化交流气候变化社会进程
系统周界观控模型的人类活动影响定量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定量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系统周界观控模型,根据分形理论推导出模型的弹性系数,建立系统周界的具体计算式,并应用于泾河流域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中,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强度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较小,之后逐渐增强,且具有径流大时则相对较小而径流小时则相对较大的变化规律;较之传统方法,该模型所需资料较少、结果合理可靠,可为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李勋贵崔一付冯乐阳
关键词:泾河流域
中国中北部地区黄土高原东部新石器晚期-青铜时代不同地貌单元农业发展模式的时空变化被引量:2
2022年
古人类居住环境和农业发展与当地的地貌环境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然而,不同地貌环境和气候背景下的史前农业发展时空模式依然不清楚.文章通过对山西省滹沱河流域34个新石器晚期-青铜时代的遗址进行植物考古研究和碳十四年代分析,同时对比山西省涑水河流域及河南省地区已发表的植物考古结果,探讨了中国中北部地区不同地貌和气候环境下农业发展模式的异同.结果显示,虽然小麦和大麦在4000a BP前后已传入滹沱河流域,但先民在庙底沟文化(6500~5700cal.a BP)至商周时期(3600~2256cal.a BP)的农业模式一直是以种植粟黍为主的北方旱作农业.滹沱河流域、涑水河流域以及河南省一些地区的气候和浅山丘陵地貌条件仅能支持先民在7000~3000a BP期间发展以种植粟黍为主的北方旱作农业.然而,河南省一些其他地区的气候和冲积平原地貌条件却能够促使先民在7000~4000a BP期间发展以种植粟、黍、水稻和大豆为主的混合农业,在4000~3000a BP期间小麦作物也成为其中之一.三个地区先民不同的农业技术创新和对外来文化的接纳程度可能也是三个地区形成不同农业发展模式的原因.7000~3000a BP期间人口爆炸式增长可能是三个地区先民主要种植高产的粟作物而不是低产的黍作物的原因.然而,滹沱河流域炭化黍出土比例较高(相对涑水河流域和河南省地区)反映了其良好的抗旱性,代表了河谷地貌的一种农业适应模式.
黎海明崔一付崔一付RITCHEY Melissa刘峰文张俊娜马敏敏董广辉
关键词:农业模式气候条件冲积平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