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海燕
- 作品数:19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绒山羊生长期次级毛囊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及其序列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构建绒山羊生长期次级毛囊的消减文库,寻找绒毛生长的相关候选基因。【方法】以生长期次级毛囊cDNA为tester,休止期次级毛囊cDNA为driver,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生长期次级毛囊消减文库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构建了具有高消减效率的cDNA文库。随机挑取20个阳性克隆进行PCR扩增,插入片段长度主要分布在250~1000bp之间。挑取750个克隆进行测序,得到342条有效序列,平均长度596bp。进行同源性分析,有298个与nucleotide数据库山羊及其它物种的已知序列同源。在EST数据库中找到38个相似EST序列和6个无同源性序列。对298个已知功能基因的ESTs进行分类,细胞分裂类为13个、细胞信号类为49个、细胞结构蛋白52个、细胞防御类21个、代谢类46个、基因/蛋白表达类37个、未分类的80个。【结论】应用SSH技术,构建了绒山羊生长期和休止期次级毛囊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文库,为进一步筛选绒毛生长相关的候选基因奠定了基础。
- 席海燕周欢敏郑琰
- 关键词:绒山羊生长期抑制性消减杂交
- 绒山羊皮肤干细胞定位、迁移及次级毛囊生长期差异表达基因文库的构建与筛选
- 本论文旨在研究绒山羊皮肤干细胞的分布位置及迁移轨迹,构建生长期和休止期次级毛囊差异表达基因文库,筛选与绒山羊次级毛囊生长相关的特异表达基因,从而揭示产绒动物不同类型的毛囊干细胞的行为特征、定位分布、相互关系,特别是尚未见...
- 席海燕
- 关键词:绒山羊皮肤干细胞生长期差异表达基因
- 基于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 2023年
- 本文探讨了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为试点,打破以往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课从理论课中剥离出来,设置独立的课程和考核,构建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实验技术课程体系。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课程内涵建设为根本,以实验设计为灵魂,以第二课堂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两翼;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生科技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激发了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科优势和科研平台向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转化。
- 魏春华苏燕丁海麦李斌李嘉欣李晓晶张学明席海燕
- 关键词:创新思维
- Hox基因Prox1在绒山羊皮肤中的表达
- 为探讨Hox基因Prox1在绒山羊皮肤中的组织时空特异性表达情况,本文选取不同时期的绒山羊胎儿皮肤和成年羊皮肤为研究材料,应用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Hox基因Prox1在绒山羊皮肤中的表达.结果发现Prox1基因从胎...
- 席海燕尹俊张燕军张俊霞刘羿羿李荣刘志红
- 关键词:绒山羊毛囊基因表达原位杂交
- 文献传递
- 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内蒙古绒山羊皮肤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被引量:2
- 2009年
- 探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内蒙古绒山羊皮肤组织的可行性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最优条件。通过对试验组绒山羊颈部静脉注射BrdU,活体背部皮肤采样,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切片中是否有阳性细胞分布;通过试验BrdU不同注射剂量、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各自稀释度、抗原修复方式及DNA变性温度对BrdU标记结果的影响,以寻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最佳条件。观察发现抗BrdU单克隆抗体处理的试验组皮肤组织切片中均有红色BrdU阳性细胞分布;未经BrdU标记的对照组动物同部位组织切片和以PBS代替抗BrdU单克隆抗体处理的试验组皮肤组织切片中均未见BrdU阳性细胞。BrdU适于内蒙古绒山羊活体标记;2 mol/L HCl 37℃变性30 min,胰蛋白酶37℃修复30 min,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的稀释度均为1?100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最佳。
- 郑琰席海燕周欢敏
- 关键词:BRDU绒山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 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内蒙古绒山羊皮肤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2009年
- 探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内蒙古绒山羊皮肤组织的可行性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最优条件。对试验组绒山羊颈静脉注射BrdU,活体背部皮肤采样,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切片中是否有阳性细胞分布;通过对BrdU不同注射剂量、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各自稀释度、抗原修复方式及DNA变性温度对BrdU标记结果的影响,以寻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最佳条件。观察发现抗BrdU单克隆抗体处理的试验组皮肤组织切片中均有红色BrdU阳性细胞分布;未经BrdU标记的对照组动物同部位组织切片和以PBS代替抗BrdU单克隆抗体处理的试验组皮肤组织切片中均未见BrdU阳性细胞。BrdU适于内蒙古绒山羊活体标记;且经过2mol·L-1HCl37℃变性30min,胰蛋白酶37℃修复30min,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的稀释度均为1:100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最佳。
- 郑琰席海燕周欢敏
- 关键词:BRDU绒山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 BrdU标记内蒙古绒山羊皮肤干细胞的初步研究
- 2009年
- 为了探讨BrdU标记绒山羊皮肤干细胞的可行性,并初步确定干细胞的位置,试验采用静脉注射BrdU后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离培养毛囊的标记部分并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表明:BrdU在绒山羊体内的标记时间为10周;免疫组化AEC染色阳性细胞核呈红色,阴性细胞核不被着色,说明BrdU标记信号存在于初级、次级毛囊及表皮中;注射初期毛囊及表皮增殖细胞均被标记(包括干细胞),4周时标记细胞主要位于毛囊的下部,6周时阳性信号减少且有向上迁移迹象,8~10周标记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10周后无阳性信号;Ⅳ型胶原黏附培养毛囊的标记部分细胞呈克隆生长;流式细胞检测得到F2代G0/G1比为(73.98±4.74)%,初步证明干细胞的存在。
- 席海燕郑琰周欢敏
- 关键词:绒山羊溴脱氧尿嘧啶核苷皮肤干细胞毛囊
- 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实践被引量:2
- 2022年
- 通过教学改革和实践建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流本科课程,主要面向2017级—2020级的临床、法医、麻醉、预防等专业五年制医学本科生实施多维度的混合式教学,包括:结合网络教学平台、结合雨课堂、结合“翻转课堂”、结合第二课堂、结合形成性评价的混合式教学。网络教学平台包含丰富的资源,教学过程分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和线上学习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显示混合式教学效果良好。
- 李斌苏燕张学明丁海麦魏春华席海燕杨静
- 关键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混合式教学网络教学平台
- IGFBP-5 mRNA在绒山羊皮肤中表达的研究
- 2006年
- 为了进一步研究毛囊发生和凋亡的分子机制.实验通过组织原位杂交的方法,研究了IGFBP-5在绒山羊胚胎期115天和成年期10月皮肤毛囊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IGFBP-5在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的毛干皮质表达强烈,在连接组织鞘有微弱表达,而在内根鞘、外根鞘和毛髓质没有表达.从表达结果看,IGFBP-5可能在毛囊发育和绒毛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 刘志红尹俊李金泉刘羿羿李荣张燕军张俊霞席海燕
- 关键词:绒山羊
- BMPR-IB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6年
- 利用地高辛标记探针的组织原位杂交技术将BMPR-IB基因特异性定位于内蒙古绒山羊各发育阶段皮肤毛囊中,电镜下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在胚胎期和成年羊初级毛囊、次级毛囊的内根鞘均有表达,有可能影响内蒙古绒山羊出生前后毛囊的分化和增生.
- 李荣尹俊刘羿羿张燕军刘志红席海燕张俊霞李金泉
- 关键词:内蒙古绒山羊BMPR-IB基因原位杂交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