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庆平
- 作品数:14 被引量:186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 TCSC在电网稳态优化中的应用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的方法用于确定在电力网络中安装串联TCSC装置的最佳位置,TCSC装置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功率传输的最大值.TCSC所用的模型包括电压极限的非线性约束,零兆瓦有功功率交换,电压控制和无功功率交换....
- 何晓阳康庆平
- 关键词:稳态优化TCSC电力网络
- 文献传递
- 一个实用的配电网优化规划方法被引量:65
- 1994年
- 本文提出的配电网优化规划方法以电网的年综合费用为目标函数,以支路交换法为基础,采用多层次搜索策略和分支定界策略,得到了快速、实用的结果。并且配电网拓扑结构可自动识别,节点和支路编号无需任何限定,因而使用方便、效率高。
- 康庆平周雷
- 关键词:辐射形配电网优化规划电网
- 全文增补中
- 一种特殊结线操作过电压的动模实验和抑制措施被引量:3
- 1995年
- 针对限流电抗器并联旁路开关结线系统的操作过电压,通过动模实验复现了过电压现象,用光线录波器记录过电压脉冲获得过电压波形的参数,并对并联氧出辞避雷器、电阻和电容等措施进行了试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为改进结线、消除过电压危害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 康庆平郝玉山侯子利胡世征夏彦卫
- 关键词:操作过电压限流电抗器旁路开关
- 基于可靠性成本-效益分析的电网规划被引量:34
- 2005年
- 传统电网规划是以电网的直接投资费用最小为目标来满足一定可靠度的电网规划。电网规划的目的是保证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而没有考虑由于电网的扩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这样规划出的电网并不能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该文通过引入缺电成本,将可靠性与经济性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电网规划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与数学模型,该方法将缺电成本作为供电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用缺电成本的大小来衡量可靠性效益的高低,将规划的可靠性成本与可靠性效益统一在对电网的经济性评估上。对规划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进一步完善了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在电网规划工程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实际系统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何晓阳康庆平肖贵申
- 关键词:电网规划缺电成本可靠性
- 采用面保护原理的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保护被引量:3
- 1998年
-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面保护成为继电保护的发展方向。DML系列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保护装置采用面保护原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来的小电流选线装置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大大提高了保护的正确动作率。
- 郝玉山康庆平刘金铸
- 关键词:面保护继电保护单相接地保护
-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事故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 1994年
- 本文应用人工智能的搜索技术,进行高压输电网的解列判断及辅助同期并列,以防止调度员对系统解列情况的误判或漏判,并避免事故处理指挥过程中的非同期并列.借助EMS的实时信息,可用计算机实现电网解列的自动判断和同期点的自动寻找.以东北电网主系统为模拟对象,作者使用Prolog编程,成功地实现了上述研究目标.
- Hogg,BW朱永利杨以涵康庆平张文勤高曙
- 关键词: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电网调度
- 城市中压配电网的网格式结构模型及应用
- 2004年
- 提出了一个用于城市中压配电网网络结构规划设计的实用方法。应用该方法,采用网格式结构模型,能够简单、明确地确定城市中压配电网的网络结构,解决诸如电网接线方式,线路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设置数量、安装地点等一系列问题。
- 孙杰康庆平
- 关键词:城市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用电负荷供电可靠性
- RMON实时监控程序被引量:1
- 1994年
- 详细介绍了已应用于多个项目中的实时监控程序RMON。它采用优先级调度算法和中断任务的概念,确保了并行任务的实时性。还介绍了延时算法和定时算法、设备管理和出错处理算法,给出了人机接口和单回路控制器应用两例。RMON具有积木化和开放式结构,整个监控程序只占用约1K内存。
- 郝玉山曾林娜杨国旺康庆平刘金铸
- 关键词:实时监控小电流接地系统
- 应用模糊推理的一种小电流接地保护原理被引量:25
- 1994年
- 应用模糊推理的一种小电流接地保护原理华北电力学院郝玉山,马文田,康庆平,杨国旺,顾卫国1引言为了避免整定和单相接地随机因素的影响,我们提出了群体比幅比相的微机选线原理,后又对其比相方案进行了扩充和完善。通过对零序电流的幅值排队,用5种方案对前3个电流...
- 郝玉山马文田康庆平杨国旺顾卫国
- 关键词:模糊推理小电流漏电保护
- 一个实用的启发式电网优化规划方法被引量:11
- 1993年
- 本文提出了一个实用的启发式电网优化规划方法,以电网的年综合费用作为目标函数和有效性指标,不仅能满足电网的直流潮流方程和线路额定容量约束,而且能满足(Ⅳ—1)检验条件。这种方法既便于决策人员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又可以方便地通过改变一个权因子的值来分析某些决策变量对最优方案影响的灵敏度。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 康庆平庄丽晖
- 关键词:电网优化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