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锴
- 作品数:124 被引量:1,109H指数:20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澳卫生与艾滋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老年人群骨关节疾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25年
- 背景骨关节疾病是老年人群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其与更高的死亡率、更多的致残率、功能状态的下降和较低的生命质量显著相关,产生巨大的疾病负担。目前尚无河南省该病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了解河南省老年人群骨关节疾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其实施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获取2018年河南省≥18岁常住居民人口学特征、既往疾病史、身体活动及身体指标等,本研究纳入1055名≥60岁居民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河南省不同特征老年人群骨关节疾病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18年河南省老年人群骨关节疾病患病率(加权后)为28.13%(95%CI=28.10%~28.15%)。其中女性、城市、超重或肥胖、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或高脂血症、无吸烟史、有打鼾史、中等强度活动的老年人群骨关节疾病患病率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0.717,95%CI=0.550~0.933,P=0.013)是老年人群骨关节疾病的保护因素;超重或肥胖(OR=1.329,95%CI=1.050~1.684,P=0.018)、中心性肥胖(OR=1.305,95%CI=1.047~1.626,P=0.018)是老年人群骨关节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河南省老年人群骨关节疾病与性别、BMI和中心性肥胖相关,应对老年人群中女性、超重或肥胖和中心性肥胖者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
- 高焱杨淑显范雷常亮高莉张寒雪李卉康锴
- 关键词:关节疾病骨关节炎骨关节病人口特征
-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寨卡病例的随访监测被引量:5
- 2018年
- 寨卡病毒最早于1947年在乌干达恒河猴体内被发现[2],2007年首次有寨卡病毒暴发疫情的报道[2]。寨卡病毒病是一种以发热、头痛、皮疹、结膜炎和关节痛为临床表现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2015年5月以来,寨卡病毒在巴西大规模暴发流行,疫情传播至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输人性病例从而引起本地感染的现象。同时,巴西新生儿小头畸形病例显著增加,多项证据显示新生儿小头畸形与母亲孕期感染寨卡病毒有关[3-5]。
- 李幸乐王若琳李懿苏佳康锴郭大城郝宝林黄学勇许汴利
- 关键词:输入性病例风险评估
- 2009年河南省手足口病疫情分析与2010年疫情趋势预测和预防控制工作策略被引量:25
- 2010年
- 系统分析河南省2009年的手足口病疫情和疫情相关因素,结合2009年全国及安徽、山东等流行省份的疫情形势,预测河南省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趋势;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2010年河南省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策略。
- 陈豪敏康锴王海峰王彦霞苏佳
-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 河南省息县和新安县健康人群乙型脑炎中和抗体阳性率及发病率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河南省信阳息县和洛阳新安县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水平及发病率。方法选择息县和新安县为监测点,所监测健康人群按年龄随机分组,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乙脑流行季节前(5月)后(11月)血清中和抗体水平,分析流行季节前后两县健康人群乙脑中和抗体阳性率和发病率及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息县健康人群中乙脑血清中和抗体平均阳性率在乙脑流行季节前达69.96%,中和抗体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20岁以上年龄组中和抗体阳性率达100%;新安县中和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变化起伏较大,出现"双峰现象"。两县5岁以下儿童中均有乙型脑炎病例出现,而新安县发病率亦出现"双峰现象",存在成人乙脑病例,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26.93%。结论河南省信阳息县和洛阳新安县健康人群中乙脑血清中和抗体的阳性率与发病率密切相关;各年龄组人群之间的中和抗体阳性率及两县相同年龄组人群的中和抗体阳性率均有差别。
- 马红霞许玉玲李幸乐唐晓燕黄学勇满瑞琴康锴许汴利
-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和抗体发病率
- 河南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中和抗体监测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 分析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水平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信阳市和洛阳市选择<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 ~59岁、≥60岁8个年龄组健康人群,分别于2010年5月和11月两次采集血液标本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检测乙脑病毒中和抗体.结果 两市共调查519人,两次共采集和检测有效血液标本1008份,其中男性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9.52%,女性为67.39%,男女中和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1,P>0.05).5月,两市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8.66%,11月为61.20%,乙脑流行前后中和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68,P>0.05).信阳市0~14岁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5.19%,洛阳市为45.03%,两市0~14岁中和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3,P>0.05);信阳市≥15岁中和抗体阳性率为97.78%,洛阳市为48.94%,两市≥15岁中和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42,P<0.05).两市有乙脑免疫史者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6.85%,无乙脑免疫史者为38.35%,有无免疫史者中和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8,P <0.05).结论 信阳市和洛阳市≥15岁人群间、有无乙脑免疫史人群间乙脑病毒中和抗体均有显著性差异,建议信阳市和洛阳市加强0~14岁人群免疫接种,同时关注和探讨洛阳市≥15岁人群免疫策略.
- 唐晓燕马红霞徐超尚思远康锴黄学勇尹遵栋王环宇
- 关键词:脑炎抗体病毒免疫学
- 人禽流感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自从1997年香港发生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首次突破种属屏障感染人类并引起死亡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报道各种人禽流感病例的发生,人禽流感的关注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鉴于目前人禽流感病毒可能是新一次流感大流行的潜在毒株,加强人禽流感的研究也刻不容缓,文章就人禽流感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 聂轶飞王海峰康锴陈豪敏
- 关键词:人禽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
- 2010年河南省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高发原因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2010年河南省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高发原因,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2010年河南省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情况。结果 2010年,河南省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8 937例,重症构成比例为9.23%,显著高于全国1.57%的平均水平(χ2=27900.33,P<0.01);与2009年相比,重症病例数和构成比例分别增加了127.29%和138.50%;实验室诊断病例7186例,EV71阳性病例5 009例,占69.70%,显著高于全国52.26%的平均水平(χ2=766.59,P<0.01),也显著高于2009年全省57.08%的水平(χ2=231.72,P<0.01)。重症病例发病数与EV71阳性构成的秩相关系数为rs=0.67,P<0.0001。结论 EV71仍是目前河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的优势毒株,EV71高强度扩散是导致我省2010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高发的主要原因。
- 尤爱国康锴王海峰王彦霞茹维平陈豪敏许汴利
-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肠道病毒71型
- 运用Topsis法综合评价细菌性痢疾监测点工作质量
- 2011年
- 目的探索对监测点工作质量进行快速、客观综合评价的方法,为各监测点间横向比较提供量化依据。方法选择工作质量控制中常用的6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运用Topsis法对河南省细菌性痢疾监测点各自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河南省6个细菌性痢疾监测点睢县工作质量最高,安阳、周口工作质量相对较差,与平时督导检查结论相符。结论 Topsis法是一种较为准确、客观的量化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引入到我们监测点工作质量评价中。
- 李孟磊黄丽莉党李成陈豪敏康锴
- 关键词:TOPSIS法监测点综合评价
- 新布尼亚病毒在非洲绿猴肾细胞中的培养与分离鉴定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应用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培养并分离鉴定新布尼亚病毒。方法在2009--2011年河南省信阳地区发热伴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综合征病例的血清标本中,筛选出新布尼亚病毒RT—PCR检测阳性且保存质量较好的164份标本,在Vero细胞系中培养,观察细胞致病变效应,进行实时荧光RT—PCR、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和电镜观察。选取10份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序列进行比对。结果164份标本经Vero细胞培养,未观察到明显的特异性细胞病变;有67份实时荧光RT—PCR检测阳性,阳性率为40.85%。10份标本的核酸相似度在97.8%-100%之间,与新布尼亚病毒分离株(登录号HQ141600.1)相似度〉99%;67份实时荧光RT—PCR检测阳性标本中有58份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可见特异性的荧光颗粒,对1份实时荧光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均为阳性的标本进行电镜观察,可见80—100nm的球形病毒颗粒。结论Vero细胞适用于新布尼亚病毒的培养、分离和鉴定。
- 杜燕华黄学勇邓文斌马红霞马宏满瑞琴康锴陈豪敏刘国华许汴利
- 关键词:病毒VERO细胞病毒培养
- 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综合评价危重型手足口病的预测指标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了解不同指标对危重型手足口病的预测能力。方法收集2009年1-12月在郑州市某儿童医院住院的455例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资料,用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危重型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用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对危重型手足口病的预测能力及最佳界值。结果综合了发热持续时间、血白细胞计数和空腹血糖的危重型手足口病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9,界值为0.085,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93.1%,阳性似然比为10.54,阴性似然比为0.29,一致率为88.59%,kappa值为0.67,阳性预测值为75.00%,阴性预测值为92.31%,均优于单一指标。结论联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和发热持续时间的回归模型有助于提高对危重型手足口病的预测能力。
- 潘静静康锴王彦霞聂轶飞尤爱国茹维平
- 关键词:LOGISTIC回归ROC曲线危重型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