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仁铎

作品数:163 被引量:84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54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6篇农业科学
  • 7篇化学工程
  • 6篇电气工程
  • 5篇机械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水利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7篇产电
  • 25篇电池
  • 25篇土壤
  • 24篇生物电
  • 21篇燃料电池
  • 19篇生物燃料电池
  • 19篇微生物
  • 19篇微生物燃料
  • 19篇微生物燃料电...
  • 19篇降解
  • 16篇电化学
  • 16篇阴极
  • 15篇催化
  • 14篇芬顿
  • 13篇生物电化学
  • 12篇电性能
  • 12篇产电性能
  • 9篇阳极
  • 9篇非均匀流
  • 8篇土壤水

机构

  • 147篇中山大学
  • 32篇武汉大学
  • 9篇中国水利水电...
  • 6篇长沙理工大学
  • 6篇国家农业信息...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河海大学
  • 3篇学研究院
  • 3篇南方电网调峰...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广东省环境污...
  • 2篇怀俄明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鸟取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甘肃省治沙研...

作者

  • 163篇张仁铎
  • 93篇刘广立
  • 27篇卢耀斌
  • 19篇王康
  • 15篇杨昆鹏
  • 11篇盛丰
  • 9篇曹理想
  • 8篇吴群河
  • 8篇张翠萍
  • 7篇薛绪掌
  • 6篇吴艳阳
  • 6篇周祖昊
  • 6篇邹朝望
  • 5篇李萼
  • 5篇樊青娟
  • 5篇陈姗姗
  • 5篇张恒军
  • 5篇余淑贤
  • 4篇符诗雨
  • 4篇全向春

传媒

  • 13篇环境科学学报
  • 11篇环境科学
  • 9篇水利学报
  • 8篇农业工程学报
  • 6篇灌溉排水学报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水科学进展
  • 3篇土壤通报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环境工程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土壤学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11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1篇2019
  • 10篇2018
  • 12篇2017
  • 12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12篇2010
  • 12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连续流动培养的珠江底泥硝氮还原速率
2013年
设计了层状底泥的连续流动培养实验装置,经调试后用于对珠江广州河段的沉积物样品进行连续流动培养实验.通过检测培养出水和稳定状态时硝氮还原速率和氨氮生成速率,运用Michaelis-Menten方程计算珠江底泥的潜在硝氮还原速率和氨氮生成速率,并结合氨氮生成和硝氮还原理论配比分析硝氮还原的主要途径.结果显示,珠江广州河段整体的潜在硝氮还原速率为1410 nmol.(h.mL)-1,硝氮还原动力参数为5.0 mmol.L-1;潜在氨氮生成速率为0.665 nmol.(h.mL)-1,氨氮生成动力参数为0.137 mmol.L-1;厌氧氨氧化作用和硝氮异化还原作用是珠江底泥中硝氮还原的主要途径.
郑丹平吴艳阳吴群河罗昊张恒军张仁铎
关键词:底泥
一种生物电化学有效处理含铬苯酚废水并产电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电化学技术有效去除含铬苯酚废水并产电的方法,属于生物电化学领域,该系统的特征在于首次将集中于海水淡化领域的微生物脱盐池运用于含铬苯酚废水并产电,通过培养一定微生物量的生物膜,选择合适的阴极液,投加一定浓...
骆海萍胡佳萍刘广立张仁铎罗晓楠
文献传递
一种连续流生物电化学系统制备四甲基氢氧化铵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电化学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连续流生物电化学系统制各四甲基氢氧化铵的方法。该方法所述的连续流生物电化学系统由四隔室的微生物脱盐同步产酸碱池组成,所述的四隔室由双极膜、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通过不同顺序...
刘广立程兴骆海萍张仁铎
文献传递
土壤水入渗均匀特性的染色示踪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利用土壤染色示踪剂,对初始水头分别为1.25,2.5和5.0 cm三种情况下的实际入渗模式进行了全局性的观测。染色水流经过的区域被染色,通过照相记录染色分布获得实际流动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水流运动的均匀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即使在相对均匀的介质条件下,流动也表现出非均匀运动特性,入渗的均匀程度表现出随入渗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但过多的增加入渗水量,对于均匀程度的影响是有限的。
谢华王康张仁铎唐友生
关键词:入渗试验均匀性
生态型山区防洪治河工程规划与洪水管理技术
谭徐明吕娟马建明张念强刘昌军张伟兵朱云枫王英华张仁铎
生态型山区防洪治河工程规划与洪水管理技术是引进了水文(PRMS模型,WMS软件包)、河网水动力学(FEQ模型)和地下水动力学(MODFLOW模型,GMS软件包)模型及软件包,进行了消化吸收。结合中国科研实际,选择了示范点...
关键词:
关键词:水动力学水文模型软件包
利用微生物电解池处理牛奶废水过程中产电菌落与产氢性能之间的关系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微生物电解池(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MEC)利用复杂有机物作为底物的运行特性,对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模拟牛奶废水为基质,通过构建MEC反应器来考察在不同外加电压条件下产电菌群的性能。【结果】当外加电压升高到1.2 V时,最大电流密度可达到261 A/m3,产氢速率可达0.048 m3H2/m3d,分别比外加电压为0.4 V的情形提高了467%和700%。外加电压为1.2 V时,系统对COD和蛋白质去除率可分别达59%和74%,其中COD去除较之0.4 V的情形提高了22.5%。PCR-DGGE的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阳极生物膜中以Geobacter sp.作为优势菌,说明在利用大分子有机物作为基质时产电菌与非产电菌的协同作用更为明显。【结论】MEC能够利用牛奶废水作为燃料,在实现高效降解的同时以产氢的形式进行能量产出,这为MEC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研究思路。
王为骆海萍刘广立樊青娟陈姗姗侯晓月张仁铎
混菌接种条件下微生物燃料电池芯片的产电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芯片因具有体积小、运行条件温和、产电稳定等优点而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野外水环境监测系统中传感器供能方式.但目前采用纯菌种及贵重金属阳极构建的MFC芯片,不仅成本较高且纯菌种在复杂环境条件下不易存活和保持稳定.因此,本文通过采用混合菌群接种,以活性炭为阳极,构建了阳极体积为50μL的MFC芯片,发现其稳定运行最大输出电流为3.5μA,平均运行周期为8.0 h,最大输出功率约为160 nW,最大功率密度为10.2 mW·m-2.EIS分析结果表明,MFC芯片的总内阻约为35.6 kΩ,其中,阴阳极内阻占主要部分.本研究制备的MFC芯片产电性能达到了同类采用纯菌株及Au作阳极的MFC芯片的性能,表明采用低成本材料为阳极,接种混合菌液的MFC芯片是完全可行的.
袁也黎嘉仪符诗雨谢普侯燕萍骆海萍刘广立张仁铎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混合菌
利用膜萃取促进微生物电催化二氧化碳合成乙酸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利用膜萃取促进微生物电催化二氧化碳合成乙酸的方法,包括步骤1:组装三室反应器,阴极室和萃取室之间用离子交换膜隔开,其中实验组用阴离子交换膜,对照组用阳离子交换膜;步骤2:阴极...
骆海萍刘森刘广立张仁铎
一种回收葡萄糖酸盐废水中葡萄糖酸的生物电化学方法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回收葡萄糖酸盐废水中葡萄糖酸的生物电化学方法,属于生物电化学领域。本发明使用的方法能够有效回收葡萄糖酸,葡萄糖酸的回收率达到60%。在此过程中通过产电微生物作用,降低产酸能耗,具有生产周期短、能耗低、成本...
刘广立杨昆鹏骆海萍张仁铎朱慧敏
文献传递
基于连续分形理论的土壤非饱和水力传导度的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土壤的孔隙是具有连续分形性质的物理结构,根据土壤孔隙分形结构建立了非饱和水力传导度模型。模型包括综合系数、分形维数和临界体积比3个参数,综合系数为不同土壤基质势对应的非饱和水力传导度与饱和传导度之间的水力联系,与土壤质地有关;分形维数反映土壤孔隙结构对于非饱和水力传导度的作用,土壤不同尺寸孔隙之间的连通性则通过临界体积加以描述。模型具有较为明确的物理解释。将模型应用于5种不同土壤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非饱和水力传导度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王康张仁铎王富庆
关键词:土壤孔隙结构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