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卉
-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 晚全新世以来北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证据--以石河子草滩湖湿地为例
- 张卉张芸孔昭宸杨振京
- 关键词:孢粉气候变化晚全新世北疆
- 新疆石河子南山地区表土花粉研究被引量:17
- 2013年
- 天山作为亚洲大陆最大的山系之一,横贯于新疆的中部,成为分隔南、北疆自然地理区系的山系,它对花粉的传播、保存、搬运与沉积具有重大作用。根据对西北干旱区域新疆石河子南山地区一条沿着海拔高度从2400 m到300 m的样带所采集的23个表土花粉样品的孢粉组合图式和现代植被样方调查资料,探讨了北坡垂直带的植被与表土花粉之间的关系。该区表土孢粉谱可分为4个孢粉组合带,分别对应森林植被带、森林草原植被带、蒿属荒漠带和典型荒漠带。比较特殊的是典型荒漠带被划分为两个亚带,一个亚带是以蒿属、藜科占主要成分的典型荒漠带,另一亚带蒿属、藜科含量较高并含有大量沼泽蕨和芦苇植硅体,兼具典型荒漠和湿地特征。在海拔400 m以上,孢粉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对应关系较好,带Ⅰ中较高含量的云杉花粉验证了以云杉为主的森林植被带。带Ⅱ中以云杉为主的乔木植物和含量较高的藜科、蒿属和蓼属等草本植物为主的孢粉组合特征与森林-草原植被带的植被特征较为类似。云杉属花粉在海拔低于1350 m的地方即林带下方所占的比例很小,一方面由于距林地的距离较远,另一方面,可能是山风气流对云杉花粉往下搬运的能力较弱所致。带Ⅲ的蒿属花粉含量较高,与该带植被中绢蒿较多有一定的关系,带Ⅳ以藜科为主的花粉组合特征代表了这个植被带的荒漠植被类型。但是在海拔400 m之下,带Ⅳ的亚带Ⅳ2的高含量的沼泽蕨和芦苇植硅体的孢粉组合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了古湿地环境。通过该部分表土花粉组合特征与草滩湖剖面孢粉谱的对比,验证了当地农业种植选址的生态可行性,同时就开垦程度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另外,亚带Ⅳ2的蒿属/藜科(Artemisia/Chenopodiaceae(A/C))比值比亚带Ⅳ1高,可能与该样点受人为扰动较大有关。
- 张卉张芸杨振京阎平孔昭宸阎顺
- 关键词:天山北坡表土花粉云杉草本植物
- 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基因在蓝藻中的表达被引量:29
- 2001年
- 人表皮生长因子 (hEGF)是由 5 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 ,在临床上内服与外敷可促进内外表皮细胞的生长。将人工合成的hEGF基因连接到质粒pRL_489上 ,位于启动子psbA下游。验证连接成功后 ,用三亲接合转移方法将载体pRL_hEGF导入聚球藻Synechococcussp .PCC 70 0 2和鱼腥藻Anabaenasp .PCC 712 0。由于pRL_hEGF没有能在单细胞蓝藻中自主复制的复制子 ,通过筛选 ,hEGF在聚球藻 70 0 2中是整合到蓝藻染色体上进行表达的。用PCR扩增的方法在两种转基因藻中均检测到hEGF基因的存在。放射免疫分析证明 ,hEGF基因在两种转基因藻中均得到了表达。而且 ,在聚球藻 70 0
- 戴溦施定基张卉钟晖冉亮彭国宏甘人宝陈素娟连慕兰
- 关键词:人表皮生长因子鱼腥藻聚球藻转基因蓝藻
- 中国北方朴属(Celtis)植物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 2014年
- 一、引言随着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以及多种科技手段的理论、方法在植物考古学研究领域的融入,在中国诸多考古遗址的洞穴、聚落、房址、灰坑、窖穴、墓葬、围沟、湿地,甚至已石化的动物粪便中都能找到丰富的植物遗存(种子、果实、木材、炭屑、叶、植硅体、孢粉、硅藻及淀粉粒等)①。20世纪通过对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北京人、蓝田人)以及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遗址中植物遗存的收集和研究,恢复了史前人类聚落和城址局部地区的环境和区域性植被②。
- 孔昭宸刘长江王祺张卉
- 关键词:遗址遗存植物考古
- 对苔藓植物孢子及某些植物遗存资料的思考和讨论--以第四纪沉积物孢粉分析为例
- 孔昭宸张芸罗运利陈怀成常琳张卉
- 晚全新世以来北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证据——以石河子草滩湖湿地为例
- 新疆作为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代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对过去、现代和未来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极其敏感。本文以新疆石河子草滩湖湿地的一个深达268cm的地层剖面为主体进行多指标分析(孢粉、炭屑、植硅体、粒度、T...
- 张卉张芸孔昭宸杨振京
- 关键词:孢粉气候变化晚全新世北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