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鸿
- 作品数:44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句容市特殊教育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河北省党校系统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改革开放以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变革与创新被引量:6
- 2019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变革与改革开放大潮相伴而生,大致以十六大、十八大为节点,经历了单项突破、整体推进、系统改革三个阶段,随着社会的转型、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针对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其选拔标准、选拔方式、干部结构也在不断地进行调适与完善,并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 张向鸿
- 关键词:干部选拔任用
- 关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几个问题——访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主任、博士生导师李良栋教授
- 2008年
- 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这一重大部署反映了确保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表明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方向,体现了当代人类社会的进步潮流。最近,本刊就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走访了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主任、博士生导师李良栋教授。
- 张向鸿
- 关键词:中共中央党校民主政治建设博士生导师部主任教研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 《忠经》与领导干部“忠德”修养
- 2018年
- 《忠经》是中国传统忠德学说的经典文献。主要阐述"忠"的社会价值、政治价值、天道价值。针对君、臣、百工、守宰、兆人等不同社会阶层提出"忠"的标准,并对如何践行"忠"、如何辨别"忠"进行论述。《忠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今天干部忠诚教育同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张向鸿
- 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大问题——访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王怀超教授
- 2011年
- 社会发展理论专注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当今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发展研究正逐渐成为显学,尤其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深刻转型,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 张向鸿
- 关键词: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主任教研
- 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农村政治民主建设——访中共中央党校曾业松教授
- 2008年
- 2006年4月至2007年1月,"全国县委书记、县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五所院校举行。培训期间,处于关键岗位的县委书记和县长,在身份转变、思想解放的良好氛围中,对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实践经验与理论思考的相互结合,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产生了许多思想的火花,揭示了不少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特别是农村政治民主建设,更是县委书记们讨论较为热烈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县委书记们意见和看法是什么?资深专家又有着怎样的理性分析?本刊就此走访了参与"全国县委书记、县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教学工作的中央党校研究室助理巡视员、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曾业松教授。曾教授作为中央党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课题组的主持人,围绕县委书记关注的问题,组织了千名书记的问卷调查,出版了20多万字的专题研究报告《关键时期关键问题》。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被称为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 张向鸿
- 关键词:中共中央党校政治民主建设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县委书记
- 人岗匹配:事业单位改革的逻辑起点被引量:2
- 2016年
- 人岗匹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员素质与能力发挥关键作用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岗不适、岗位协同失调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的掣肘。而中国机关事业单位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其要解决人岗匹配问题,必须走出一条以履职尽责与自我实现相统一为价值引领,以岗位需求为基础,以能力匹配为本位,以绩效评估为依据的制度化路径。
- 张向鸿
- 关键词:人岗匹配制度化路径
-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与政权建设——访中共中央党校曾业松教授
- 2008年
- 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的成功经验,最集中的体现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把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在指导思想、政策制定、战略部署、工作安排、财政分配、干部配备等方面把农业农村农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目前农村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农村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地方政府建设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如何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县、乡、村各级党组织建设,加强地方政权建设,成为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最近,本刊就此走访了我国三农问题专家、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曾业松教授。
- 张向鸿
- 关键词:农村党组织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地方政权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
-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访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张筱强教授
- 2007年
-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在当今社会,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权。”十六届六中全会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之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因此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使命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为此,本刊就这一议题走访了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张筱强教授。
- 张向鸿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共中央党校文化使命教研部文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党校期刊的角色定位
- 2005年
- 党校期刊作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党校期刊发展缓慢。如何迎接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挑战,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需要办刊人扬长避短,找准角色定位:1、既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又要尊重新闻规律。2、坚持学术性和实践性的统一。3、塑造名刊名栏,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4、增强编辑的主体意识。5、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互促进。
- 张向鸿董成燕
- 关键词:导向性学术性核心竞争力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传统和谐社会的继承与超越
- 2005年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依据社会发展规律和我国国情,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提升和崭新判断。和谐社会的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既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更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最高价值取向。今天和谐社会的提出,无论从指导核心、基本内涵和目的、保障方式等方面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了对传统的发展和超越,因而更具人文性和生命力。
- 张向鸿
-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德法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