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士杰

作品数:120 被引量:36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28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动力工程及工...
  • 21篇电气工程
  • 7篇理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建筑科学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2篇气轮机
  • 42篇燃气轮机
  • 22篇热电
  • 19篇压气机
  • 17篇联供
  • 13篇热电联供
  • 11篇热泵
  • 11篇HAT循环
  • 10篇燃机
  • 10篇轴流
  • 9篇发电
  • 8篇音速
  • 8篇整体煤气化
  • 8篇整体煤气化联...
  • 7篇电站
  • 7篇蒸汽
  • 7篇气化
  • 7篇燃气轮机循环
  • 7篇燃烧
  • 7篇热力

机构

  • 99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2篇清华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天津城市建设...
  • 2篇广东电网公司
  • 2篇江苏中国科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南方电网
  • 1篇天津城建大学

作者

  • 120篇张士杰
  • 81篇肖云汉
  • 35篇王波
  • 18篇赵丽凤
  • 14篇叶大均
  • 13篇袁新
  • 8篇万逵芳
  • 8篇魏璠
  • 8篇路源
  • 7篇李宇红
  • 6篇迟金玲
  • 5篇刘祥源
  • 4篇张哲巅
  • 4篇王逊
  • 4篇陆伟
  • 3篇杨允
  • 3篇田文栋
  • 3篇欧阳艳艳
  • 3篇迟金玲
  • 3篇李振

传媒

  • 16篇工程热物理学...
  • 12篇燃气轮机技术
  • 9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太阳能学报
  • 4篇2006年中...
  • 4篇2007年工...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热能动力工程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推进技术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暖通空调
  • 1篇动力工程
  • 1篇华东电力
  • 1篇热力发电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11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型HAT循环过渡过程动态模拟被引量:1
2012年
在建立压气机、燃烧室、透平、回热器、湿化器、气水换热器、转轴转动惯性模型、气道热惯性模型和燃料供给系统模型等单元部件动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恒转速微型HAT循环的系统动态模型及其控制系统模型。对其阶跃降负荷过渡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并与微燃机简单、回热循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动态模型能够有效地对系统的过渡过程进行模拟与分析,计算稳定可靠,可为微型HAT循环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提供模型基础;控制系统设计合理,能够满足调节负荷和转速的要求,保证循环系统安全运行;水路的热惯性对系统响应影响较小,而回热器的热惯性是影响微型HAT循环和回热循环过渡过程响应的主要因素。
欧阳艳艳张士杰徐震王波肖云汉
关键词:动态模型
整体煤气化湿化燃气轮机循环热力性能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以降低NOX排放和有效利用低品位热量为出发点,将燃料或空气湿化应用到整体煤气化燃气轮机循环中。基于水煤浆激冷或废锅流程气化炉,构建了多种整体煤气化湿化燃气轮机循环并分析了其热力性能。研究表明:燃料湿化循环系统效率较高;空气湿化循环燃气轮机比功较大;无论采用何种湿化方式,废锅流程循环系统效率都要高于激冷流程;蒸汽底循环保留的空气湿化循环系统具有利用系统外部中低品位热量、大幅提高系统效率的潜力。
庄晓杰张士杰肖云汉
关键词:水煤浆气化炉热力性能
一种降低合成气燃气轮机NOx排放的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合成气燃气轮机NOx排放的系统,空分单元通过管路经加热加湿器后与燃气轮机压气机的进气管线连通,将加热加湿后的氮气以低压状态(接近常压)通入压气机的进气管线并与其中的进口空气以适当比例进行掺混,还可进一...
王波肖云汉张哲巅张士杰赵丽凤
文献传递
一个燃气轮机透平冷却模型
基于冷却空气量与透平进口温度、燃料、叶片材料以及冷却介质等之间的内在关系,发展了一个能够较为详细的模拟燃气轮机透平冷却的模型.利用已知的燃气轮机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确定了模型关键参数的可选择范围.作为应用示例,对西门...
王波张士杰肖云汉
关键词:燃气轮机
文献传递
PEvGT循环性能分析
PEvGT是HAT循环和STIG循环的结合,既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又可以提供不同的蒸汽负荷,具有在热电联供领域的应用的潜力。本文对PEvGT循环进行了参数优化和火用分析,并对PEvGT循环和STIG循环的热电联供性能进行...
王静张士杰肖云汉王波万逵芳
关键词:(火用)分析热电联供发电效率
文献传递
一种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监测和预警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监测和预警方法,通过动态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动态压力传感器,采集压气机壁面周向和轴向不同位置从稳态至失速过程的压力脉动信号,对采集的信号进行VMD分解,获得本征模态函数分量,选择频带范围内包含...
陈鲲张士杰郭孝国江泽鹏李超
分布式供能技术在南方电网地区应用的前景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是一种建立在能源梯级利用概念的基础上,将发电、制冷、供热及过程一体化的多联供能系统。介绍了分布式供能系统节能、环保、安全、投资少、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等优势,分析了南方电网应用分布式供能技术在节能减排、缓解电网峰谷矛盾、提高电网应急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及应用可行性,并对南方电网发展分布式供能技术提出了具体建议。
陈曦吴国青万逵芳张士杰
关键词:分布式供能南方电网节能减排供电安全
部分空气湿化燃气轮机循环变工况性能分析
对构建的加湿空气和未加湿空气混流位置不同的两种PEvGT循环(称之为PEvGT-1和PEvGT-2循环),研究了负荷及环境参数变化时的变工况性能,并与STIG和HAT循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和压力,以及部分负...
王静张士杰肖云汉
关键词:变工况性能环境参数燃气轮机
文献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的换热网络同步综合设计
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换热网络同步优化模型.换热网络同步优化的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可行方案组合爆炸,复杂的约束条件,模型的非线性、非连续性和非凸性,以及克服局部最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同步优化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并结合罚函数约束条件处...
张士杰肖云汉
关键词:换热网络综合遗传算法
文献传递
PEvGT循环参数优化及热力性能分析
2010年
PEvGT循环是湿空气透平(HAT)循环和注蒸汽燃气轮机(STIG)循环的结合,既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又可对外提供蒸汽并实现灵活的热电比调节,具有在热电联供领域应用的潜力。对配置不同的两种PEvGT循环进行了参数优化,分析了其热力性能和热电联供特性。研究表明:纯发电时,两种PEvGT循环的效率最高点对应的分流比在0~20%之间。未加湿空气、加湿空气及蒸汽在回热器前混合(PEvGT-2),循环最佳压比与HAT循环最佳压比为10左右;最高效率为51.4%比HAT循环及STIG循环分别高出0.8和3个百分点。未加湿空气和蒸汽在回热器后与湿空气混合(PEvGT-1),循环最佳压比较高且最高效率与STIG循环相当。热电联供时,两种PEvGT循环具有与STIG循环相似的热电负荷灵活性,且在蒸汽输出比例相同时,PEvGT-1与PEvGT-2循环的发电效率分别比STIG循环高0.7~1.5和3.4~12个百分点。
王静张士杰肖云汉
关键词:HAT循环STIG循环热电联供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