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延强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聊城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蛋白类
  • 3篇血清
  • 3篇耐药
  • 3篇甲胎
  • 3篇甲胎蛋白
  • 3篇甲胎蛋白类
  • 2篇内酰胺
  • 2篇内酰胺酶
  • 2篇AFP-L3
  • 2篇ICAM-1
  • 2篇IL-18
  • 2篇MMP-9
  • 1篇单胞菌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选择素
  • 1篇血清ALP
  • 1篇血清肌酐
  • 1篇血清肿瘤

机构

  • 8篇聊城市人民医...
  • 2篇青岛大学

作者

  • 10篇张延强
  • 5篇董怀平
  • 4篇王力
  • 3篇李艳华
  • 3篇高恒强
  • 3篇李鹏
  • 2篇李庆敏
  • 1篇张蓓
  • 1篇李洪光
  • 1篇赵歧刚
  • 1篇刘桂杰
  • 1篇陈砚鑫
  • 1篇李振中
  • 1篇朱艳蓉
  • 1篇朱海燕
  • 1篇高美华

传媒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ALP-L3、ICAM-1、IL-18、MMP-9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粘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单独和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AFP-L3采用化学发光法,ICAM-1、IL-18、MMP-9采用酶免疫定量分析法。检测PHC组62例,乙型肝炎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血清ALP-L3、ICAM-1、IL-18、MMP-9,分析这些肿瘤标记物在PHC中的阳性率。结果 PHC组血清AFP-L3、ICAM-1、IL-18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HC组血清AFP-L3、ICAM-1、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HC患者血清AFP-L3、ICAM-1、IL-18和MMP-9阳性率分别为79.0、82.3、83.9和45.2%,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6.8%。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8P、AFP-L3、ICAM-1和MMP-9可以提高PHC的诊断准确率,对PHC的早期诊断有临床意义。
张延强高美华张蓓
关键词:甲胎蛋白类ICAM-1IL-18MMP-9
AFU、AFP-L3、HCY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临床价值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α-L-岩藻糖苷酶(AFU)、AFP异质体(AFP-L3)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PHC)的互补诊断价值及对肝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该院2004年1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84例PHC患者、健康对照组30例、乙型肝炎对照组30例和冠心病组30例联合检测AFU、AFP-L3及HCY。采用速率法测定AFU水平,电泳亲和印迹法测定AFP-L3,采用IMx同型半胱氨酸专用试剂包测定HCY。结果PHC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AFU、AFP-L3及HCY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3项标志物单项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46.43%、88.10%、84.52%,3项指标联合检测PHC的检出率可达93.63%;PHC组与冠心病组HCY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AFU、AFP-L3及HCY 3项指标对HPC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董怀平王力赵歧刚张延强李庆敏
关键词:甲胎蛋白类Α-L-岩藻糖苷酶半胱氨酸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筛选方法及临床应用探讨
2006年
目的探讨三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筛选方法检测产ESBLs大肠埃希菌(EC)和肺炎克雷伯菌(KP)的可靠性。方法以头孢三嗪(CFT)、头孢噻肟(CTX)、头孢他啶(CAZ)和氨曲南(ATM)为指示底物,用双纸片协同试验(DDS)、三维试验和双纸片增效试验(IPDD)检测95株EC、14株KP(其中45株ESBLs阳性,64株ESBLs阴性)。结果三种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6.7%、95.6%、84.4%,特异性分别为100%、98.5%、100%,检测效率分别为94.5%、97.3%、93.6%。结论三维试验是一种敏感、可靠的ESBLs筛选方法,但操作繁琐,标本量较少时适用;DDS和IPDD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合于各级医院。
高恒强朱海燕李艳华张延强李鹏朱艳蓉
关键词:Β-内酰胺酶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
P-选择素、D-二聚体早期诊断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检测P-选择素、D-二聚体在早期诊断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中的价值。方法:对82例经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门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根据有无PVT将患者分为PVT组和非PVT组,动态检测2组患者血清P-选择素、D-二聚体含量,并采用受试者特性(ROC)曲线分析二指标联合检测诊断PVT的价值。结果:PVT组术后P-选择素水平、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VT发生前P-选择素水平、D-二聚体水平亦均高于对照组最高值(P<0.01)。P-选择素、D-二聚体以及二者联合检测PV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3、0.880和0.931,3种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85.2%、88.9%和82 0%,特异性分别为85.5%、78.2%和97.6%。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术后P-选择素、D-二聚体二指标联合动态检测有助于PVT的早期诊断。
王力刘桂杰陈砚鑫董怀平张延强
关键词:门静脉血栓形成P-选择素D-二聚体
聊城地区革兰阴性杆菌耐药谱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本院2004-2006年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3年中从各类标本中分离革兰阴性杆菌2 282株,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鉴定仪,用K-B法进行细菌的耐药监测,并加以分析。结果2 28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率占第1位和第2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0.8%)、铜绿假单胞菌(27.9%);亚胺培南对所有革兰阴性杆菌有最好的抗菌活性,其余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率都有升高趋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分离率为60.0%。结论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及时向临床反馈公布,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李艳华李鹏张延强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菌抗菌药
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效能比较被引量:30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30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同时测定血肌酐(SCr,酶法)及肌酐清除率(CCr),比较CysC、Scr与CCr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BOC))评价CysC的诊断效能。结果血清CysC、SCr与CCr与糖尿病均呈显著相关,其中以CysC与CCr的相关程度最为密切。CysC和Scr的AUC^(BOC)分别为0.716、0.702。结论Cys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可靠地反映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指标,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指导意义。
董怀平李庆敏张延强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抑制素类ROC曲线
AFP-L3、MMP-9、TNF-α、ICAM-1、IL-18在原发性肝癌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AFP-L3、MMP-9、TNF-α、ICAM-1、IL-18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血清ICAM-1与肝癌组织中其含量是否有相关性。探索AFP-L3在血清中百分比含量与肝...
张延强
关键词:甲胎蛋白类血清肿瘤标志物
文献传递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相关耐药基因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调查我院2005年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的耐药性分析并探讨其耐药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对31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药敏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和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并与相关药敏表型比较。结果3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48.4%~100%;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PER、VIM、CARB、IMP、TEM、OXA-10的检出率分别为6.4%、3.2%、3.2%、3.2%、3.2%、3.2%,未检出GES、SHV、VER基因,31株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失,检出率为100%。结论本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的耐药主要与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失有关。
李艳华高恒强李鹏张延强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Β-内酰胺酶
槲皮素逆转人胆囊癌细胞耐药性的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先天性多药耐药胆囊癌细胞株GBC-SD多药耐药性(MDR)的逆转情况。方法 分别以10个浓度阿霉素(3.33~33.28μg/ml)及其与不同浓度槲皮素(0.1、0.05、0.025μmol/L)混合液培养GBC-SD,观察细胞生存率及半数抑癌浓度值(IC50)。结果 单用阿霉素培养时IC50为16.65μg/ml,细胞生存率分别为80.58%~26.18%。加用槲皮素培养后IC50分别为6.66、9.99和13.32μg/ml,两两比较,P均〈0.05,且均显著低于单用阿霉素者(P均〈0.05);细胞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单用阿霉素者,且逆转能力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槲皮素可逆转GBC-SD的MDR。
王力董怀平高恒强张延强李振中
关键词:槲皮素阿霉素耐药性逆转
早期胃癌组织Galectin-3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组织中半乳凝素3(Galectin-3)表达水平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早期胃癌患者胃癌组织Galectin-3的表达水平,采用淋巴结组织HE染色和角蛋白AE1/AE3表达检测判断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分析Galectin-3表达水平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结果:56例早期胃癌患者中,7例患者13枚淋巴结发现AE1/AE3阳性细胞,总阳性率12.5%(7/56),淋巴结总转移率11.67%(14/120);Galectin-3免疫反应在不同病理亚型早期胃癌组织中程度不同,随着分化程度降低而增强,有淋巴结转移或微转移的早期胃癌组织中Galectin-3表达比无淋巴结转移或微转移的早期胃癌组织中Galec-tin-3表达明显增强。结论:胃癌组织Galec-tin-3高表达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风险,这对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王力李洪光董怀平张延强
关键词:半乳凝素-3AE1/AE3淋巴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