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弥 作品数:89 被引量:718 H指数:16 供职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小型养殖塘水体中CH_(4)、CO_(2)和N_(2)O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022年 养殖塘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水体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不仅是准确量化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基础,还是明确其影响因素的重要依据.基于顶空平衡-气相色谱仪法对长三角一处典型的小型养殖塘水体中CH_④、CO_②和N_②O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春季外,在水温影响下,CH_④和N_②O浓度在午间或午后出现高值;受水温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影响,CO_②浓度的高值出现在晨间光合作用较弱的时候.养殖塘水体中CH_④和CO_②浓度呈现秋季最高、冬季最低的季节变化特征,c(CH_④)在秋季和冬季的均值分别为176.34 nmol·L_(-1)和32.75 nmol·L_(-1),主要受气温、水温和溶解氧(DO)影响;c(CO_②)秋季和冬季的均值分别为134.37μmol·L_(-1)和23.10μmol·L_(-1),主要受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和pH影响;c(N_②O)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均值分别为97.05 nmol·L_(-1)和19.41 nmol·L_(-1),主要受气温和水温影响.在空间上,垂直方向上,夏季养殖塘c(CH_④)随水深的加深而降低,表层与底层、中间层的浓度差值为71.28 nmol·L_(-1)和42.80 nmol·L_(-1),秋季随水深的加深而升高,底层与表层的浓度差值为163.94 nmol·L_(-1).c(CO_②)在夏季和秋季都表现为随着水深的加深而升高,其底层与表层的浓度差值分别为18.69μmol·L_(-1)和29.90μmol·L_(-1).N_②O浓度在垂直方向上无明显变化规律.水平方向上,夏季饲料及春季鸡粪投放的区域会出现CH_④、CO_②和N_②O浓度的高值,春季和夏季CH_④浓度约为其他区域的1.34~1.98倍和1.95~2.42倍,春季N_②O浓度和夏季CO_②浓度约为其他区域的1.13~1.26倍和1.39~1.74倍. 石婕 张弥 邱吉丽 万梓文 赵若男 谢燕红 陈明健 赵佳玉 肖薇 刘寿东关键词:养殖塘 时空变化特征 一种适用于低成本CO<SUB>2</SUB>传感器校准方案的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成本CO<SUB>2</SUB>传感器校准方案的优化方法,由传感器校准和校准方案优化组成,校准方案优化包括校准方程的训练集优化和两次校准间隔时间的优化。以训练集后30天的数据作为测试集,以测试集中... 胡凝 卢芷若 曹畅 王君 吴晋辉 肖薇 张弥 陈珑珑 葛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 被引量:155 2006年 以叶片光合作用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直角双曲线与非直角双曲线两种方法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主要建群树种红松(Pinuskoraiensis)、紫椴(Tiliaamurensis)、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拟合结果不同,直角双曲线方法简单,但非直角双曲线的拟合结果更符合生理意义.由直角双曲线拟合得出4个树种的初始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作用速率Pmax以及暗呼吸Rd大于非直角双曲线的拟合结果,而光补偿点Lcp随树种不同而有差异.两种方法得出4个树种的α、Rd大小顺序相同,分别是α为水曲柳>紫椴>蒙古栎>红松;Rd为水曲柳>蒙古栎>紫椴>红松,但由两种方法得出的Pmax、Lcp值大小顺序有差异. 张弥 吴家兵 关德新 施婷婷 陈鹏狮 纪瑞鹏关键词:光合作用 光响应曲线 光补偿点 屋顶/路面方案对长三角城市群热环境缓解效果的模拟研究 随着城市地区的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向外扩展,导致城市区域空间格局以及下垫面属性的改变,从而产生城市热岛现象,其増温效应导致城市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的概率与频次增加,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如何缓解城市热... 张弥关键词:城市热岛 人体舒适度 文献传递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碳收支特征 被引量:24 2007年 植被-大气间CO2交换研究对准确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开路式涡动相关系统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CO2交换特征进行了整年连续监测.结果表明,该森林生态系统的碳交换季节变化明显,2003年森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变化范围在-6.37—2.13g/(m^2·d)之间,5—9月均表现为碳汇,其余月份为碳源,其中净碳吸收量与释放量最大的月份分别为6和10月;全年森林净吸收的碳量为-191.3g/m^2,整体表现为一定强度的碳汇.影响NEE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土壤温度等,白天NEE对PAR的响应符合直角双曲线方程,夜间的NEE与5cm深土壤温度有较好的指数关系.生态系统呼吸释放对温度响应的敏感性(Q10)为3.17. 吴家兵 关德新 张弥 韩士杰 于贵瑞 孙晓敏关键词:温带森林 CO2通量 涡动相关法 碳收支 不同强度冷空气对太湖水热交换的定量影响 被引量:2 2019年 作为冷季主要的天气事件,冷空气过境会改变湖泊上方的气团性质,对湖泊的水热通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湖泊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以亚热带大型浅水湖泊——太湖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2017年5个冷季(11月翌年3月)的太湖中尺度通量网观测数据,量化不同强度冷空气(寒潮、强冷空气和较强冷空气)对太湖水热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个冷季中,寒潮、强冷空气和较强冷空气发生的总次数分别为4、11和33次,累积持续天数分别为14、31和78天.冷空气过境显著增强太湖的水热通量,3种冷空气过境使太湖的感热通量分别增至无冷空气时的10.3、6.0和4.3倍,潜热通量分别增至无冷空气时的4.0、2.1和2.7倍.虽然冷空气影响天数仅占冷季天数的16.4%,但对整个冷季的潜热和感热通量贡献分别为34.9%和51.7%,以较强冷空气贡献最大.冷空气影响时,水气界面的温度梯度是太湖感热通量的主控因子,而潜热通量的主控因子为风速.与深水湖泊相比,太湖等浅水湖泊对冷空气过境的响应更快,寒潮过境时尤为明显. 刘强 王伟 王伟 荆思佳 张弥 张弥 张圳 谢燕红关键词:太湖 潜热通量 感热通量 长白山温带混交林林冠下层CO2通量对生态系统碳收支的贡献 被引量:8 2009年 作为ChinaFLUX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2年年底开始利用涡度协方差技术在长白山温带混交林林冠上层和下层进行连续通量观测,这为量化林冠下层CO2通量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的贡献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利用2003年林冠上层和林冠下层的观测数据,研究表明林冠下层夜间的CO2通量与5 cm深度的土壤温度存在明显的指数正相关关系。林冠下层的呼吸通量与箱式法观测的土壤呼吸通量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R^2=0.77),二者在全年都与整个森林的光合产物量相耦合,且都在7-8月份达到最大值。林冠下层的呼吸量和土壤呼吸量分别为770 g Cm^-2a^-1和703 g Cm^-2a^-1,占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呼吸年总量的比重高达59.88%和54.69%。林冠下层的光合作用呈双峰型季节变化,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中旬和8月下旬。尽管全年林冠下层光合产物量为87 g Cm^-2a^-1,对整个森林光合产物量的贡献率仅为5.69%,但林冠郁闭度低的4、5月和10月份,林冠下层的光合产物贡献率也分别达到19.99%、21.06%和14.53%。林冠下层净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动态受该层呼吸作用的季节变异控制,林冠下层在全年都表现为碳源,其净碳排放速率在8月份达到最大。 郑泽梅 张弥 温学发 孙晓敏 于贵瑞 张雷明 韩士杰 吴家兵关键词:CO2通量 加拿大温带落叶林生态系统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 被引量:7 2017年 陆地生态系统氢氧稳定同位素能为陆地与大气的水分交换和陆地生态系统水文循环研究提供独特的示踪信息。基于2009年生长季加拿大落叶林生态系统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环境要素的观测数据,分析了生态系统不同来源液态水和大气水汽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生态系统蒸散与土壤蒸发的同位素组成和同位素通量(Isoflux)的变化特征,并讨论了主要的环境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生态系统中不同来源液态水的同位素组成差别较大,与枝条水和土壤水相比,叶片水同位素组成最富集且变化幅度最大。大气水汽H_2^(18)O和HDO同位素组成随着高度升高而降低,水汽同位素值日变化呈"W"型分布,上午水汽同位素值降低,正午有一定的起伏,傍晚回升。水汽同位素组成与大气湿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大气水汽过量氘下午均值与表面相对湿度和水汽混合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P<0.01)和-0.57(P<0.01)。受蒸腾速率和叶水同位素富集程度的共同作用,白天蒸散H_2^(18)O组成在正午和傍晚高,下午低。Isoflux的计算结果表明白天下垫面蒸散有助于大气水汽同位素富集,蒸散同位素通量最高可达147.5 mmol m^(-2)s^(-1)‰。本研究结果能为同位素水文模型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 朱珊娴 肖薇 张弥 王伟 沈竞 徐家平 胡勇博 温学发 李旭辉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 氢氧同位素 过量氘 蒸散 水气界面痕量气体通量自动测量箱及测量方法 一种水气界面痕量气体通量自动测量箱包括框架、安装在框架上的升降臂、通过升降臂可移动安装在框架内部的测量箱、控制升降臂运动的继电器,所述测量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四周和顶部均密封,其底部为开放式,所述框架的底部两侧还安装有... 贾磊 张弥 李旭辉 肖薇 曹畅 蒲旖旎 秦志昊文献传递 两类光照条件年份下遮膜模拟晴天霾情景对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近年来,由于我国灰霾天气增多,灰霾天气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已成为粮食安全须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2014年、2015年水稻透明塑料薄膜遮阴大田对比试验,模拟评估了晴天霾情景下太阳总辐射量减少、散射辐射比例增加的太阳光照环境对总光照条件偏好(2015年)、总光照条件偏差(2014年)这两类典型年份水稻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初步揭示出两类光照条件年份在霾情景对水稻生长规律、特点及其产量结构因子、产量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机制。对比试验表明,两类光照条件年份在受到霾天气(晴天遮阴处理)影响后:(1)与对照组(CK)相比,处理组(T)在光照多的年份减产(9.95%)和光照少的年份减产(6.81%)均达到显著水平,减产率前者高出后者46.11%;光照多的年份受霾影响后产量甚至低于未曾受到霾影响的光照少的年份的产量。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每平方米成穗数极显著减少,其次为千粒重降低、空秕率增加。(2)T的株高、叶片面积比CK的略有增加,且株高在灌浆开始之后差异较大,上层叶面积在分蘖末期之后差异显著,下层叶面积在灌浆成熟期差异显著;上层叶面积的差距总是大于下层同期的差距。(3)T的成熟期干物质重量一般呈显著减少,光照少的年份减少更为严重;茎秆贮存的干物质比例减少,通过增加叶片要素的比重维持了穗部的分配系数;光照多的年份干物质积累从茎秆转移至叶片,光照少的年份干物质减少而比叶面积增加。(4)T的上层、下层的叶面积均有所增加;成熟期单株叶重在光照少的年份呈极显著减少,在光照多的年份却显著增加;叶分配系数在不加处理时以光照少的年份为高,遮阴处理后以光照多的年份为高;成熟期比叶面积有增加,光照多的年份增加少(1.25%),而光照少的年份增加多(22.97%)。 汪天颖 张弥 张富存 越昆 黄笑颖 刘寿东 肖薇 王伟 李旭辉关键词:太阳总辐射 日照时数 水稻生长 产量构成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