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坚

作品数:4 被引量:24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2篇地表破裂
  • 2篇地表破裂带
  • 2篇破裂带
  • 2篇裂带
  • 2篇M
  • 1篇地表
  • 1篇地震地表破裂
  • 1篇地震地表破裂...
  • 1篇地震断层
  • 1篇地震破裂
  • 1篇地震破裂带
  • 1篇地震形变
  • 1篇地震形变带
  • 1篇地震余震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构造
  • 1篇动力响应
  • 1篇断层
  • 1篇形变

机构

  • 4篇中国地震局兰...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青海省地震局

作者

  • 4篇张志坚
  • 3篇戴华光
  • 3篇陈文彬
  • 3篇陈永明
  • 2篇何文贵
  • 2篇刘洪春
  • 2篇徐锡伟
  • 1篇陆鸣
  • 1篇王兰民
  • 1篇王赞军
  • 1篇于贵华
  • 1篇马文涛
  • 1篇姚凯
  • 1篇党光明

传媒

  • 1篇地震地质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八级大震...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2
  • 2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阿尔金中段玉勒肯古地震地面形变系统的综合研究
阿尔金断裂中段的玉勒肯古地震形变带位于阿尔金山主峰的西南侧,走向NEE,西段为正走滑,东段为逆走滑性质,总体呈微向北凸的弧形,全长约65km.最大左旋水平位错移与垂直位移之比约为3:1.由地震形变带推出的主压应力方向为N...
张志坚戴华光陈文彬陈永明刘洪春
关键词:古地震地震形变带地质构造
文献传递
黄土覆盖山地对岷县、漳县M_s6.6地震余震动力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Ms6.6地震发生后,我们立刻在极震区架设三台K2强震动记录仪器,以了解地震对黄土覆盖山地的影响,截至8月11日共获取地震记录172个(516条),M_L≥3.0的地震48个,最大震级M_L4.4,最大加速度值65.9 gal。我们从永星台阵的强余震观测资料中,选取震级较大的余震记录进行分析,经过初步处理,分别读取各个台站的地表最大加速度值,由于观测地区的黄土覆盖层较薄,土质松软,永星村台、永星小学台这两个台的加速度记录,不能与大竜村台的记录直接比较,我们将观测记录进行傅里叶分析,统计其优势频率,展示部分典型记录的傅里叶谱发现,黄土对高频成分的吸收作用不可忽视,最大加速度值随震中距的增大而衰减迅速。在近场情况下,地表最大加速度对震中距十分敏感,所以无法直接对比不同地形对于地表加速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大竜村台优势频率为5.2 Hz;永星村台优势频率为4.1 Hz;永星小学台优势频率为5.3 Hz,注意到位于山脚下的大竜村测点为基岩,加速度记录的优势频率自然较高,而位于山顶的永星村是黄土地基,但是此地的加速度记录的优势频率明显高于山腰记录,几乎与基岩台基的优势频率相当。宏观调查也表明:低频率、高烈度对于房屋的破坏力更大M_L3.8地震观测表明,地表加速度值随震中距的增大而迅速衰减,距离最近的大竜村台(基岩台址)获取的加速度记录北南向最大,另外两个分向的加速度记录也大于较远的两个流动台的记录。基岩台北南向比垂直向要大,和这次地震的震源机制(逆冲兼走滑)相关。地形影响依然存在,本次观测台阵中,位于山顶的永星村观测记录的傅里叶谱,明显高于山腰的记录,地表最大加速度值也稍高于山腰观测,由于地形相差不够大,规律性也不太明显,本次观测结果和以往在孤立山峰的观测情况略有不同,一是�
姚凯王兰民张志坚
关键词:余震黄土覆盖区
2001年11月14日青新交界M_S8.1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初步调查被引量:30
2001年
初步的野外调查表明 ,2 0 0 1年 1 1月 1 4日青新交界 8.1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带位于昆仑山南麓 ,西端可能终止于布喀达坂峰 ,东端点距青藏公路以东 70km .主破裂带总长度可达 3 50km ,总体走向N80°~ 85°W .具明显的左旋水平走滑运动性质 ,最大左错量为 6m .宏观震中初步定在库赛湖东约 3 0km一带 ,震中区烈度定为Ⅺ度 .根据初定宏观震中的位置 。
陈文彬徐锡伟张志坚陈永明何文贵刘洪春戴华光陆鸣
关键词:地震地震破裂带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库赛湖地震(M_S8.1)地表破裂带的基本特征被引量:215
2002年
震后野外考察表明 ,2 0 0 1年 11月 14日昆仑山库赛湖地震 (MS8 1)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断裂带库赛湖段上 ,发震断层具有高速率左旋滑动的基本特征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达 (14 8± 2 4 )mm/a ;地震地表破裂带沿库赛湖段西起布喀达板峰东缘 (91°0 8′E) ,向东经库赛湖北缘、青藏公路 2 894里程碑、玉珠峰南麓 ,东止于青藏公路东 70km附近 (94°4 8′E) ,地震地表破裂带沿N70°~ 90°W走向线状展布 ,全长约 35 0km ,由一系列走向N4 5°~ 5 0°E拉开状张裂缝、走向N6 0°~ 75°E张剪切裂缝、走向N80°W剪切裂缝以及隆起鼓包或开裂陷坑等斜列状组合而成 ,显示出纯剪切走滑的破裂特征 ,最大左旋水平位移 6m ;宏观震中位于昆仑山口西 80~ 90km附近的库赛湖东北角山麓地带 ,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 30 0m ,在库赛湖北岸至山麓地带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和由地震动或重力效应引起的次生破裂带总宽度可达 2km。库赛湖地震地表破裂的左旋走滑特征表明 ,青藏高原物质确实存在着向东的滑移或流动 ,东昆仑断裂带东部与库赛湖段斜列的东大滩
徐锡伟陈文彬于贵华马文涛戴华光张志坚陈永明何文贵王赞军党光明
关键词:地震断层发震构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