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中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QT离散度与扩张型心肌病病程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 QT离散度 (QTd)与扩张型心肌病 (DCM)病程演变的关系。方法 :检测 6 4例 DC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 QTd。结果 :1 DCM组在无症状组 QTd及 QTcd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0 .0 5 ) ;2 DCM组在有症状组 QTd及 QTcd较对照组显著延长 (P<0 .0 1 )。结论 :QTd与 DCM病程演变有关 ,不失为 DCM早期诊断、病程预测、心功能判定的简单、实用的预测指标。
- 张新中吴春梅王天舍
- 关键词:QT离散度扩张型心肌病病程演变超声心电图
- 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4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以及对血脂、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血糖控制较满意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例,所有患者的降糖治疗均保持不变,在停用原降压药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片12.5mg/次,1次/d,如血压控制不理想,逐渐加量至25.0mg/次,1次/d,如病情需要可加量至最大推荐剂量50.0mg/次,1次/d,维持,共治疗12周。结果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对血糖、血脂代谢无不良影响。
- 张新中陆艳
- 关键词:卡维地洛高血压高脂血症血糖
- QT离散度在急性心肌梗塞预后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 QTd对预测 AM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 2 64例 AMI患者及1 0 0例正常人 QTd、JTd及 QTcd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QTd、JTd及 QTcd在 AMI组显著延长 ,分别为 63 .8± 1 7.4ms、5 9.4± 1 8.1 ms及 68.1± 2 0 .3 m s,明显高于对照组 2 4.7± 8.6ms、2 0 .3± 1 0 .1 ms及 2 8.1± 1 1 .3 ms;在有室性心律失常组分别为 71 .6± 2 1 .9ms、67.5±2 2 .1 m s及 75 .3± 2 3 .7m s,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 5 3 .3± 1 9.2 ms、49.1± 1 7.6ms及5 4.2± 2 4.0 m s;在死亡组分别为 82 .6± 1 8.4ms、76.3± 1 7.6ms及 86.9± 1 9.6m s,亦明显高于生存组 5 6.5± 1 6.0 ms、5 3 .7± 1 6.5 ms及 61 .1± 2 0 .2 ms。结论 :QTd可作为识别 AMI后高危患者临床心电学的敏感指标之一 ,对判断
- 卢积友张新中王天舍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病理生理学QT离散度
- QT间期离散度与心室晚电位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 1997年
- 对96例心室晚电位(VLP)检查者测量其同期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观察结果显示:VLP阳性组QTd显著高于VLP阴性组(P<0.05)。其中4例死亡者VLP均为阳性,而且QTd均>80ms。提示QTd与VLP呈正相关,且与心功能呈负相关。QTd与VLP结合可增加对心电不稳定预测的可靠性。
- 孟祥云唐爱霞董广新张新中
- 关键词:心室晚电位离散度猝死
- 半定量检测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I与心肌酶的对比研究
- 2003年
- 董广新孟祥云赵小丽程曼丽张新中葛兴利
- 关键词:半定量检测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I心肌酶
- 长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脂代谢异常高危人群血脂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及其等危征、代谢综合征等脂代谢异常的高危患者,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其血脂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冠心病及其等危征、代谢综合征等脂代谢异常患者8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组(联合组)4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非诺贝特200 mg;单用阿托伐他汀组(单用组)42例,予阿托伐他汀10mg,共12月。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中TC、TG及联合组中LD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单用组LDL及联合组Lp(a)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HDL水平升高(P<0.05);治疗12月后两组TC、TG、LD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单用组Lp(a)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Lp(a)显著降低(P<0.01);单用组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HDL水平显著升高(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6周后,联合组TC、TG、LDL、HDL、Lp(a)均与单用组有差异(P<0.01);治疗12月后,联合组TG、Lp(a)下降均优于单用组(P<0.01);联合组TC、LDL下降均优于单用组(P<0.05),HDL升高优于单用组(P<0.05)。横纹肌损害无明显差异(P>0.05);肝功能损害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长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安全有效,调脂作用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
- 吕颖程曼丽赵朝张新中王晓萍杨朋康于少娟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