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晨伟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造血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造血干细胞移...
  • 3篇造血干细胞移...
  • 3篇自体造血干细...
  • 3篇自体造血干细...
  • 3篇自体造血干细...
  • 3篇细胞移植治疗
  • 3篇干细胞
  • 3篇干细胞移植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硬化
  • 2篇免疫
  • 2篇集落
  • 2篇集落刺激因子
  • 2篇健康供者
  • 2篇供者

机构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张晨伟
  • 7篇苏力
  • 7篇冀冰心
  • 5篇徐娟
  • 3篇田丁
  • 2篇甄少波
  • 2篇贺景娟
  • 2篇宋伟
  • 2篇于跃怡
  • 2篇孙雪静
  • 2篇李健
  • 2篇刘聪艳
  • 1篇董会卿
  • 1篇贾建平
  • 1篇赵弘
  • 1篇李涛
  • 1篇董惠卿
  • 1篇惠吴函

传媒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第一届全国难...
  • 1篇第一届全国难...

年份

  • 1篇2008
  • 6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硬化中的植入综合征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总结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多发硬化(MS)过程中植入综合征(ES)的发生情况。方法:应用auto-HSCT治疗继发性MS24例,移植前EDSS评分为5.5(4~7.5)。移植方法为应用G-CSF5μg/kg4~6d动员,CS-3000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其中18例患者进行CD34+细胞分选。BEAM方案预处理。结果:移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0.5×109/L的平均时间为11d(9~13)。共有6例患者在移植后+8^+12d出现非感染性发热,体温在38~40℃,持续1~5d。其中2例伴皮肤充血性皮疹,持续4~5d。短疗程应用皮质激素或仅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均可缓解。结论:在auto-HSCT后中性粒细胞恢复期出现发热、皮疹时,应考虑ES的诊断,短疗程激素治疗对轻度ES有效,但应警惕出现呼吸衰竭或多器官衰竭的可能。
苏力张晨伟冀冰心徐娟董惠卿于跃怡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综合征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健康供者免疫细胞的影响及其应用安全性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动员造血干细胞时对健康供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活化信号(CD4+CD28+,CD8+CD28+)、活化T细胞(CD4+CD25low)和调节性T细胞(CD4+CD25high)的影响及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30例造血干细胞健康供者[男19,女11,中位年龄28(14~56)岁]皮下注射rhG-CSF5μg/(kg.d),连续4~6d。用药前及停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供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CD28表达的相对荧光强度(RFI),以及CD4+CD25low和CD4+CD25highT细胞分别在CD4+T细胞中的百分比;并在用药前及停药后第1天、第7天及第30天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脾超声检查。结果:CD4+CD28T细胞和CD8+CD28T细胞相对荧光强度表达在用药前分别为14.91±6.10和11.10±3.74,停药后第3天分别降至11.93±5.39和8.53±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P=0.033)。CD4+CD25lowT细胞在CD4+T细胞中百分比,用药前为(21.4±8.87)%,停药后第3天降至(18.23±5.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highT细胞在CD4+T细胞中百分比,用药前为(4.16±1.62)%,停药后第1天升至(6.43±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白细胞计数和脾超声检查用药前分别为(5.91±1.02)×109/L和(33.76±2.76)cm2,停药后第1天分别升至(34.13±8.07)×109/L和(46.85±4.53)cm2;血小板计数用药前为(228.07±73.69)×109/L,停药后第7天降至(158.27±40.69)×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ALT和Cr用药前分别为(28.23±7.69)IU/L和(60.70±15.86)μmol/L,停药后第1天分别为(27.17±7.23)IU/L和(61.10±16.38)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rhG-CSF能减弱CD28的表达,降低CD4+CD25low和增加CD4+CD25high在CD4+T细胞中百分比,停药后第7天恢复至动员前水平,对健康供者肝肾功能无不利影响。
徐娟宋伟金辉孙雪静苏力李涛冀冰心张晨伟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健康供者活化T细胞调节性T细胞安全性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自1996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共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40(19~52)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5例(CR124例,CR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例(CR14例),粒细胞肉瘤1例。预处理方案主要包括:MAC(马法兰Mel160mg/m2+阿糖胞苷Ara-C2.0g/m2+环磷酰胺CY120mg/kg)方案或单次全身放疗(TBI)8~10Gy+环磷酰胺(CY)120mg/kg方案。结果所有AHSCT患者均重建造血,无移植相关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82(12~144)月,存活21例(70.0%),复发9例(30.0%),与同期单纯接受化疗者比较:5年无病存活率(DFS)[分别为(69±8)%和(34±10)%]前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HSCT移植患者移植相关死亡率低,无病生存率较高,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治疗的重要方法。
冀冰心苏力刘聪艳赵弘张晨伟惠吴函徐娟田丁
关键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白血病无病生存率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对健康供者单核细胞及NK细胞表型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作为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对健康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NK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对25名自愿捐献的健康供者应用G-CSF作造血干细胞动员,分别于动员前、动员后(干细胞采集当日)、干细胞采集后7d及采集后1个月收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标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数量及细胞免疫表型。结果动员后外周血单核细胞和NK细胞的绝对数量分别动员前增高4.96和2.02倍,采集后7d二者都恢复到动员前水平。动员前后单核细胞表面CD14的抗原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LA-DR抗原表达强度明显减弱(P<0.05),于采集后7d恢复到动员前水平;动员前后NK细胞表面CD16抗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SF作为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可以使健康供者外周血的单核细胞和NK细胞数量在短期内增加;使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表达在短期内减弱,但不影响单核细胞表面CD14抗原及NK细胞表面CD16抗原的表达。
金辉徐娟宋伟苏力冀冰心李涛张晨伟谢宝树李福兴王蕊
关键词:G-CSF健康供者单核细胞NK细胞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硬化
徐娟董会卿苏力冀冰心贾建平张晨伟刘聪艳孙雪静于跃怡
多发性硬化(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反复发作性神经功能损伤为主要表现。常规的免疫抑制剂等对轻症患者获得部分疗效,大多数患者病情仍反复发作并逐步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自体造血干细胞...
关键词: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重建
HSCT治疗恶性淋巴系统疾病
由于NHL的高度异质性,笔者诊治的患者的病情大多较为复杂,影响治疗方案的因素较多,诸如NHL的病理学分类?肿瘤细胞克隆的分子标记?患者的年龄和状态?疾病分期和治疗历程(初治还是复发后)?本文仅限于讨论B-细胞NHL的治疗...
田丁冀冰心李健贺景娟张晨伟甄少波苏力
关键词: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HSCT治疗恶性淋巴系统疾病
1 NHL 各类亚型对治疗反应的差异和治疗选择由于 NHL 的高度异质性,我们诊治的患者的病情大多较为复杂,影响治疗方案的因素较多,诸如 NHL 的病理学分类?肿瘤细胞克隆的分子标记?患者的年龄和状态?疾病分期和治疗历程...
田丁冀冰心李健贺景娟张晨伟甄少波苏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