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涛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联合
  • 1篇动静脉联合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溶栓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预后
  • 1篇中毒
  • 1篇溶栓
  • 1篇气体中毒
  • 1篇联合溶栓
  • 1篇临床预后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梗死患者
  • 1篇静脉
  • 1篇静脉溶栓
  • 1篇急救
  • 1篇急性

机构

  • 2篇上海市第七人...

作者

  • 2篇张涛
  • 1篇钱冰菁

传媒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8
  • 1篇199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动静脉联合溶栓对急性中、重度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对急性中重度脑梗死临床预后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67例急性中重度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78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89例患者接受动脉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2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200 mg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4d。治疗3、7、14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治疗14d后,检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比较2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治疗90、180d进行回访。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在溶栓3、7、14d后,NIHSS及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NIHSS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6%)及痊愈率(3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1.0%)及痊愈率(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TNF-α和MMP-9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90、180d后的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脉联合溶栓是治疗急性中重度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涛韩耀国钱冰菁孙晶晶丁健胡敏
关键词:静脉溶栓动脉溶栓脑梗死炎性因子
急性硫酸混合气吸入中毒10例报告
1998年
张涛
关键词:急性气体中毒急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