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淑兰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地震
  • 8篇地磁
  • 4篇前兆
  • 3篇地磁场
  • 3篇地震前
  • 3篇地震前兆
  • 3篇地震预报
  • 3篇震前
  • 3篇强震
  • 2篇地磁测量
  • 2篇地震活动
  • 2篇地震活动性
  • 2篇强地震
  • 2篇差值法
  • 1篇低点位移
  • 1篇地磁低点位移
  • 1篇地磁异常
  • 1篇地震能
  • 1篇地震能量
  • 1篇地震预测

机构

  • 5篇中国地震局
  • 4篇国家地震局
  • 1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9篇张淑兰
  • 4篇李献智
  • 3篇丁鉴海
  • 3篇黄雪香
  • 1篇林云芳
  • 1篇张美仙
  • 1篇江在森
  • 1篇顾瑾平
  • 1篇高艳玲

传媒

  • 5篇地震
  • 2篇地震学刊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6
  • 1篇199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疆地区强震前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的特点及其与构造活动的联系被引量:5
1998年
对地磁垂直分量日变低点位移异常与1985年以来新疆MS≥5.0地震相对应的震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的地震活动和地磁低点位移异常都有其独特之处,并与其孕震的内、外环境因素有着密切联系.
黄雪香丁鉴海张淑兰
关键词:地震前兆地震活动性地磁低点位移临震预报
地震能量辐射系数的测定与预报应用探索被引量:3
2000年
本方法通过对区域地震体波振幅传播特征的研究并测定地震能量辐射系数企图得到中强震孕育的源兆信息。本文给出了方法的思路、介绍了参数的物理意义及正常理论值的估计。这一方法无论在目前模拟台网的观测条件下或将来数字观测台网建成之后均可方便、快捷使用。还对方法的使用误差、震例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顾瑾平张淑兰高艳玲
关键词:源兆地震
地磁前兆异常和非前兆异常的形态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文中对地磁绝对测量前兆异常形态类型作了进一步的总结,着重研究了非前兆异常形态的类型。虽然两者的形态多数有明显的差别,但有一种类型是相似的,应引起高度重视,注意识别。对两者形态的研究,有助于快速有效地识别异常和落实异常,以及提高预报水平。
李献智张淑兰
关键词:地磁测量地震预报
我国西部地磁绝对测量大台距差值法对中强地震的反应被引量:1
2004年
着重介绍了2001年以来我国大陆西北地区中强地震前地磁绝对观测资料的前兆异常情况。利用地磁场等变线大台距差值法,在预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多年的震例总结,在震前几天到几个月有中短期、短临异常显示,与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张淑兰江在森
关键词:地磁场
地磁绝对测量对中等地震的反应被引量:2
1995年
介绍了1993年获得的两个中等地震震例的情况,并以此验证据以往震例总结出的预报公式。验证的结果与实际符合较好。另外,文中指出了该手段的主要优点及克服其缺点的可能途径,即有些台站可采用地磁等变线差值法处理。
李献智张淑兰
关键词:地磁测量地震前兆地震预报
中国地磁等变线图与我国强震活动被引量:1
1996年
经多年预报实践表明,中国地磁图中的等变线变化图象与我国的构造活动、强震活动,在时间、空间上都有一定联系。某年代地磁等变线变化的轴线及有关区域往往是我国本年代强震活动的主体地区。可利用中国地磁等变线图来推测十年尺度我国强震活动的趋势。
黄雪香丁鉴海张淑兰
关键词:地磁地震活动性
华北北部几次中强地震前的地磁前兆特征被引量:4
1999年
阐述并分析了华北北部几个中强地震前地磁前兆异常的时空特征,即以在震前几天到几个月出现的中短期、短临前兆异常为主,短临异常尤为突出,空间分布范围较大。异常展布有一定规律性,并与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黄雪香张美仙林云芳林云芳
关键词:中强地震地磁异常前兆特征地震前兆
地磁绝对测量大台距差值法对强震的反应
1999年
在应用地磁绝对测量预测地震中,为适应我国大陆地磁台距大的状况,充分利用地磁场等变线有规则分布特征,使原来仅限于小台距的差值预报法扩大到大台距,并取得了一定的预报效果,自1996年以来已获得MS ≥6.0震例6组次,并在震前做了一定程度的预测。
张淑兰李献智丁鉴海
关键词:地磁场地震预测强震
地磁场等变线在地磁预报地震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6年
在地磁绝对观测预报地震中,若充分利用地磁场一般具有有规则的等交线分布这一特征,可以使原来仅限于小台距的差值预报法推广到大台距,并在实践中获得了较理想的结果.这样,解决了台站稀少地区台站观测资料难以用于地震预报的难题,为地磁绝对观测预报地震找到了一种新的途径.
李献智张淑兰
关键词:地磁场地震预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