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椎骨
  • 2篇骨密度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CT
  • 2篇CT诊断
  • 1篇断层扫描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缺氧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血性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诊断
  • 1篇症状
  • 1篇去势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病

机构

  • 5篇遵义医学院第...

作者

  • 5篇张燕玲
  • 4篇杨林
  • 4篇江山岳
  • 3篇刘建民
  • 2篇何健垣
  • 1篇陈昆涛
  • 1篇赵爱莲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新医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脊椎骨CT骨小梁容积百分比与骨密度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提出一种CT检测骨小梁容积百分比(Vp)的方法,并分析该百分比与定量CT检测的骨密度(B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骨骼系统疾病的病例33人、56个腰椎椎体,对椎体进行SCT扫描,并用容积测量软件以阈值分别为150 Hu,180Hu及210 Hu测量Vp,同时用定量CT进行BMD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体检测的Vp与BMD有高度的相关性。结论 Vp检测可以作为一个简单易行实用的评价骨质疏松程度的方法。
杨林刘建民江山岳陈昆涛张燕玲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小梁骨密度
去势大耳兔脊柱骨的CT形态及QCT骨密度测定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去势大耳兔腰椎骨的CT形态及QCT骨密度变化。方法将16只5月龄雌大耳兔随机分成手术组(OVX)与伪手术组(SHAM),手术组行双侧卵巢切除,伪手术组打开腹腔不切除卵巢。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3、4月称体重,进行CT腰椎骨薄层扫描并做多平面重建(MPR)及表面遮盖(SSD)重建,并对腰椎骨进行骨密度检测。结果手术组3个月后腰椎密质骨明显变薄,兔体重明显增加,松质骨密度明显减低(P<0.01)。结论去势后3个月兔腰椎骨开始呈现骨质疏松表现,术后4个月可形成可靠的骨质疏松模型。
杨林刘建民赵爱莲江山岳张燕玲
关键词:去势骨质疏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
200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CT诊断价值和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HIE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CT对HIE敏感性高,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其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评估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结论HIE的诊断CT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诊断证据,同时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刘建民张燕玲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断层扫描
GCS 15分颅内出血病人的临床与CT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对GCS15分外伤性颅内出血病人的临床与CT进行比较分析,以提高对头部外伤后GCS15分病人的重视。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6年8月,我院收治的35例GCS15分CT检查颅内有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临床与CT比较分析,并进行短期复查。结果临床:短暂意识障碍6例(17%),恶心呕吐9例(26%),头痛头晕34例(97%),头颈部明显伤痕35例(100%);CT:脑内出血18例,其中额颞叶16例(75%);硬膜外9例,蛛网膜下腔8例,硬膜下出血7例。复查:临床症状加重与CT检查颅内病变加重一致。结论外伤后GCS15分的病人,短暂意识障碍、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头颈部明显伤痕的病人,须早期重视颅内出血的可能,伤后即时作头颅CT扫描非常重要。对于短期症状加重的病人,提示颅内损伤加重,建议CT复查,以指导下一步的临床治疗。
杨林何健垣江山岳张燕玲
关键词:颅脑外伤颅内出血GCS
成熟性卵巢畸胎瘤的CT诊断
2004年
目的 分析成熟性卵巢畸胎瘤的CT征象,提高CT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15个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的CT表现。结果 12个病例共15个成熟性卵巢畸胎瘤。15个病灶全部为囊性,其中单房6个(40%),双房或多房9个(60%),病灶最小13cm×15cm.最大22cm×31cm。15个病灶均发现含有脂肪密度组织,其中有6个囊内为均匀的脂肪密度组织,1个囊壁上有脂肪滴。8个囊内为脂肪及混合软组织密度,其中5个有脂-液平面。5个显示有头结节灶。7个有钙化影,位于囊壁或头结部。1个病灶壁有出血灶。结论 成熟性卵巢畸胎瘤有特殊的CT征象,CT定性诊断有很高的价值。个别病灶内脂肪密度组织很少,诊断时应引起重视。
杨林何健垣江山岳张燕玲
关键词:CT征象影像学诊断临床症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