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禹
- 作品数:48 被引量:174H指数:9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竞赛式教学法在大学检体诊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随着医学知识不断更新及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对当今医学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阐述新型教学模式中竞赛式教学法的起源、适用范围等相关问题,并列举具体方法说明竞赛式教学的应用。
- 杨沈秋刘定王文杰张禹李英
- 关键词:竞赛式教学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 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方法治疗功能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功能性便秘腹泻60例,随机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普通针刺治疗组,每组各30例,穴位埋线治疗组给予天枢、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每周埋线1次,共治疗4周;...
- 杨沈秋刘定张禹潘祥宾
- 关键词:功能性腹泻穴位埋线疗法疗效评价
- 一种提取物制备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用途及其组合物
-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物领域,提供了一种抗TGF‑β1、抗肝纤维化的植物提取物。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东方狗脊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制备通过抗TGF‑β1而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东方狗脊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治疗...
- 张禹刘定张弓
- 文献传递
- 疏肝化瘀益气法对肝纤维化大鼠HIF-1α、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研究疏肝化瘀益气法干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过程中,对大鼠肝脏组织HIF-1α、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菌猪血清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软肝散干预组自造模开始即给予软肝散生药水煎剂灌胃。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RT-PCR、Western bolt检测肝组织中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软肝散干预组肝组织中HIF-1α、VEGF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且随着干预给药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逐渐降低。结论以疏肝化瘀益气法为指导的软肝散可以改善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通过下调HIF-1α、VEGF表达,抑制HIF-1α、VEGF的过表达,调控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肝组织纤维化进程,从而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
- 张禹黄秋思刘定杨沈秋
- 关键词:软肝散肝纤维化缺氧诱导因子-1Α
- 肝脾肾同治法对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肝脾肾同治法对肝纤维化大鼠病理及TGF-β1、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肝脾肾同治组、鳖甲煎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肝脾肾同治组和鳖甲煎丸组分别灌胃相应药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6周。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肝窦内皮下基底膜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Smad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肝组织HE、Masson染色显示,肝脾肾同治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和鳖甲煎丸组,肝窦结构接近正常。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组和肝脾肾同治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肝脾肾同治法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其可能通过减少TGF-β1、Smad3蛋白的过表达,切断TGF-β/Smad信号通路传递,阻止肝组织纤维化进程,从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 刘定杨沈秋张禹潘祥宾黄秋思王锐
- 关键词: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
- 核因子-κB与肝纤维化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肝纤维化(alcoholic liver fibrosis,ALF)是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性特征,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增生与降解失去平衡,致使ECM在肝脏内过度沉积的纤维增生性疾病[1]。肝纤维化持续发展最终可导致肝硬化,如不及时治疗则可能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出现各种终末期肝病的并发症,
- 杨沈秋孙忠人刘定黄秋思张禹张金良
- 关键词:肝纤维化中医药核因子-ΚB
- 气滞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膜生物学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和红细胞膜生物学变化探讨气滞血瘀证在红细胞膜上的生物学差异。方法 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及气滞血瘀组,每组10只。采用声光电等复合刺激对气滞血瘀组连续造模15d后,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红细胞膜组分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气滞血瘀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变形指数都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APTT降低极显著(P<0.01);PT、FIB和TT无显著变化;Na+-K+-ATP酶活力及SOD活力均显著降低(P<0.01,P<0.05);唾液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气滞血瘀模型中红细胞膜上Na+-K+-ATP酶及SOD酶活力降低,并且唾液酸含量降低,但是全血黏度及红细胞变形性等未发生显著变化,但都有相应的趋势出现,可能是本实验中刺激强度较大但刺激时间略短造成的,也有可能和APTT等凝血机制有关,此模型有待进一步探索。
- 牛雯颖张玉昆武爽张禹冯月男卞敬琦肖洪彬
- 关键词:气滞血瘀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膜血瘀证
- 电针干预对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减毒增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毒副作用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接受电针加奥氮平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奥氮平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身高、TG、CHO、空腹胰岛素(FINS)、FPG,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INS抵抗指数(IR)以及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PANSS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当(P>0.05)。2组TG、CHO、BMI、IR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干预能明显减轻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的毒副作用。
- 杨沈秋衣斌刘定张禹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奥氮平电针
- 活骨丹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活骨丹胶囊对实验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血液流变学、血脂、血钙、骨代谢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健康SD大鼠60只,雌雄各3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仙灵骨葆胶囊组(0.28 g.kg-1),活骨丹胶囊高、中、低剂量组(1.80,0.90,0.45 g.kg-1)。除空白组外,各组每周1次大腿内侧im醋酸泼尼松龙(24.5 mg.kg-1),连续8周造模,在造模的同时,各给药组均灌胃给药,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量蒸馏水,预防性灌胃给药8周后取血测定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K值,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的含量,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血钙(Ca),血磷(P)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高、中、低各组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均显著升高(P<0.01),血沉K值及血浆黏度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CHO,TG,ALP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Ca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活骨丹胶囊各剂量组可明显增加血清中的Ca,P含量,同时降低ALP和ACP的活性,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脂,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活骨丹对于骨质破坏所引起的ALP,ACP升高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同时能降低血脂,调节血清中的Ca,P沉积,增加骨密度。
- 卞敬琦冯月男张瑶张禹武爽牛雯颖肖洪彬
-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液流变学
- 基于“肝肠同治”理论探讨软肝散加味方调控肠道菌群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基于“肝肠同治”理论探讨软肝散加味方对猪血清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软肝散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软肝散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予软肝散加味方(20.7、41.4、82.8 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8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鲎试剂法检测各组大鼠肠道内毒素含量,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大鼠16S rRNA V3-V4区的肠道菌群进行测序。结果:各给药组肝脏病理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软肝散加味方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软肝散加味方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大鼠肠道内毒素含量显著降低;对造模大鼠OTUs数量、α与β多样性、菌群生物丰富度、多样性以及差异菌门、菌属的分布结构的改变均产生调整作用。结论:软肝散加味方可能通过减少内毒素生成、调节肝纤维化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 张禹张弓杨沈秋黄秋思李佳泽邵忠林
- 关键词:肝纤维化肠道菌群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