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如
- 作品数:16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简化栽培棉叶枝的补偿效应研究被引量:13
- 2000年
- 采用发育追踪法 ,相关和回归分析法 ,研究了叶枝对棉株生育性状及产量的补偿效应。结果表明 :留叶枝后能提高株株在 6、7、8月分的现蕾、开花强度 ,增结伏桃和早秋桃 ;且能增加棉株的果枝数、果节数 ,提高主茎的铃枝比和成铃率。叶枝对生育性状的补偿作用最终表现为对产量的补偿效应 ,即增加公顷成铃数。经回归分析表明 ,叶枝铃贡献率与全株成铃数呈二次曲线关系。当叶枝铃贡献率达理论最适值 ,留叶枝简化栽培棉的hm2 成铃数比对照增加显著。在高产条件下 ,叶枝铃最适贡献率一般为 2 0 %~ 2 5 %。而当棉株具有 3个叶枝时 ,叶枝铃贡献率接近理论最适值 ,全株成铃数较多。因此在生产上可通过培育带有 3个叶枝的棉株群体 。
- 展茗李万九张秀如
- 关键词:棉花生育性状
- 棉花新品系“4643”生产力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1990年
- “4643”是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近年来育成的优良新品系。据报道,其内在品质优良,达到优质棉第一档次标准,纤维晶白,有光泽,卖花品级高;并具有一定耐枯萎病能力。历年区试结果,皮棉产量与鄂荆1号相当。为了探明该品系产量生产力形成的规律及其生理机制,以在栽培上采用相应措施,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在育种上对该品系进一步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我们于1989年在本校设置了本试验。试验以鄂荆1号为对照,采用每亩2500株(代号D_(25))和3500株(代号D_(35))两种密度,随机排列,5次重复,小区面积16.67平方米,4行区;营养钵育苗移栽,4月9日播种,5月16日套栽于小麦田预留行中;试验地为田,二黄土,肥力中等,每亩总施肥量(纯氮)11公斤,采用常规栽培措施(未使用生长调节剂)。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李万九张秀如黄代隆
- 关键词:棉花生产力
- 全文增补中
- 鄂棉14、鄂棉16及鄂荆1号光合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 1994年
- 用 ̄(14)C示踪方法对鄂棉14、鄂棉16及鄂荆1号三个棉花品种叶片的光合速率及(14) ̄C-光合作用产物的分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是:苗期、蕾期鄂荆1号光合能力最强,鄂棉14次之,鄂棉16最弱,铃期鄂棉16与鄂荆1号的光合能力相接近;铃期 ̄(14)C-光合产物分配到生殖器官的量,鄂荆1号占总输出的34.07%,鄂棉16占32.53%,鄂棉14占25.51%;鄂棉14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较鄂棉16及鄂荆1号迟。
- 张月娟李万九张秀如
- 关键词:棉花光合性能
- 鄂抗棉4号简化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被引量:3
- 1998年
- 1997年的小区试验及大田示范结果表明 :简化栽培棉单位面积总成铃数、铃重等与常规栽培棉 (对照 )差异不显著 ,衣分显著低于对照。简化栽培棉皮棉产量为 1463.3kg/hm2 ,比常规栽培棉增产 5.4 % ,差异不显著 ;间作早玉米的简化栽培棉为 1456.7kg/hm2 ,比对照增产 4 .9% ,差异不显著 ,但多收一季玉米。在单株叶枝数 1~ 4个范围内 ,简化栽培棉单株叶枝数与单株成铃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但以带有 1~ 2个叶枝的棉株为构成产量的主体。简化棉和常规棉的丰产性、早熟性、纤维品质相当。但简化栽培棉省工、节本 ,净增产值达 1777.5元 /hm2 ,间作早玉米后 ,净增产值达 2 4 60元 /hm2 。简化栽培技术体系仍待进一步地配套。
- 展茗李万九张秀如王振林杨国正陈秀琼
- 关键词:简化栽培常规栽培
- 棉花叶枝发生发育规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1998年
- 运用发育追踪法,统计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叶枝发生发育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只有主茎上第4节及其以上节位的叶芽才能发育成有效叶枝,且叶枝成铃数与其着生节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叶枝经打顶后,叶枝铃主要以伏桃为主。在1~4个叶枝范围内,叶枝数与全株成铃数呈显著间接正相关关系,当达到3个叶枝时,单株成铃数达到了本试验条件下增产显著所要求的铃数。但叶枝数超过一定限度后,全株成铃数会减少。随着果枝始节的提高,叶枝铃贡献率增加,第9节及其以上节位现蕾的棉株,其单株成铃数明显比低节位现蕾棉株多。
- 展茗李万九张秀如
- 关键词:棉花叶枝成铃数
- 鄂棉18高产简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初报被引量:5
- 1996年
- 三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简化栽培棉单位面积总铃数、铃重、衣分、衣指、子指等与精作棉(对照)差异不显著,皮棉产量简化栽培棉为1655kg/hm2,比精作棉增产5.1%,差异不显著;“开心棉”为1099kg/hm ̄2,极显著低于精作棉和简化栽培棉。在单株叶枝数1~6个范围内,“开心棉”单株叶枝数与单株成铃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简化栽培棉则以有1~2个叶枝的单株成铃数最多。三种棉的早熟性、纤维品质相当。简化栽培棉的用工量最少,经济效益最高,净增产值为2700元/hm ̄2。“开心棉”的用工量多于简化栽培棉,而略低于精作棉,但由于产量低而导致经济效益低。
- 李万九张秀如
- 关键词:陆地棉鄂棉18简化栽培棉花栽培
- 鄂棉14号、鄂棉16号和鄂荆1号对氮磷的吸收状况
- 1993年
- 用^(15)N、^(22)P对鄂棉14号、鄂棉16号和鄂荆1号吸收氮磷的研究结果是:苗期从肥料中吸收的氮,分配在地上部以鄂棉16号最多,鄂荆1号次之,鄂棉14最少;苗期对磷的吸收以鄂棉14号最多,无论是放射性比强度或总强度均一致说明了这一点;蕾期、花铃期、吐絮期鄂棉16号的多个部位^(15)N原子百分数高于其它两个品种,NDFF%值也相应的高于其它两品种,说明该品种对肥料氮的利用高;鄂棉14号对土壤中的氮吸收要高于其它两个品种,这与它的根系生长好有密切关系。
- 张月娟李万九张秀如
- 关键词:棉花氮磷
- 鄂棉16号与鄂荆1号生产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参试三单位分别按同一方案设置田间试验,用发育追踪法、生长解析法、同位素示踪法以及生化分析法,对棉花优良品种鄂棉16号的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生理机制与鄂荆1号(CK)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鄂棉16号公顷产皮棉1500kg左右,与对照相当;其产量构成因素是:公顷铃数90~97.5万个,铃重(中喷花)5.5~6g,衣分(中喷花)42%~44%,僵黄花率低于对照;纤维品质除长度与对照相当外,整齐度、强度、伸长率和细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该品种对土壤肥力与种植密度反应敏感,故宜在肥、水条件较好的无枯、黄萎病的棉田种植。
- 李万九张秀如张月娟谈移芳陈书深陈秀琼杨永祥
- 关键词:生产力杂交
- 棉花搬钵假植和移栽的适宜时期及麦后移栽大壮苗的可行性被引量:1
- 1991年
- 棉花塑膜覆盖营养 钵育田移栽,无论是麦林套栽或者是麦(油)后移栽棉花都涉及到苗床搬钵假植与移栽叶龄等问题。目前湖北棉区广泛采用麦林套栽,套栽的时期有早有迟,棉苗有大有小。小苗套栽的,为了省工通常不搬钵;缺苗严重的苗床。
- 李万九张秀如陈布圣
- 关键词:棉花假植移栽壮苗
- 湖北省棉花品种改良之我见
- 1993年
-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省棉花品种改良工作经历了由50年代初期以引种为主,发展到60年代中期以引种与自育品种相结合,进而发展到80年代以自育品种为主的过程,使棉花的产量、品质不断提高和改善。
- 黄代隆李万九张秀如
- 关键词:棉花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