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金山

作品数:41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晋江市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骨折
  • 14篇关节
  • 8篇关节置换
  • 7篇髋关节
  • 6篇股骨
  • 5篇腰椎
  • 5篇手术
  • 5篇胫骨
  • 5篇髋关节置换
  • 5篇膝关节
  • 4篇胸腰椎
  • 4篇远端
  • 4篇远端骨折
  • 4篇髓内
  • 4篇髓内钉
  • 4篇锁髓内钉
  • 4篇节段
  • 3篇短节段
  • 3篇植骨
  • 3篇术后

机构

  • 41篇晋江市医院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1篇张金山
  • 31篇郑勇强
  • 23篇林亮
  • 21篇许永权
  • 18篇施纯南
  • 15篇林振宇
  • 6篇吴金凤
  • 6篇林剑锋
  • 3篇黄少华
  • 2篇王志杰
  • 2篇李毅中
  • 1篇徐又佳
  • 1篇林清泉
  • 1篇庄志伟
  • 1篇李懿
  • 1篇洪天姿
  • 1篇李志刚
  • 1篇沈正清
  • 1篇李英莲
  • 1篇龚丽婷

传媒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外医疗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2篇生物医学转化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5篇2024
  • 7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比股骨重建带锁髓内钉与空心螺钉联合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比较股骨重建带锁髓内钉与空心螺钉联合加压钢板两种方法在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2016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6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其中18例患者分接受股骨重建带锁髓内钉治疗作观察组;18例患者接受空心螺钉联合加压钢板治疗作对照组。结果研究所选取的36例患者,经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观察组股骨颈愈合时间(5.71±0.89)个月,对照组股骨颈愈合时间(5.83±1.21)个月,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股骨颈愈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90.24±20.43)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44.87±33.15)min;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为(425.02±75.30)m L,对照组术中失血量为(912.35±123.52)m L;观察组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为(5.11±1.13)个月,对照组股骨干愈合时间为(7.73±1.01)个月;3项数据两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重建带锁髓内钉与空心螺钉联合加压钢板两种方法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均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前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及康复进程则明显更好,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许永权张金山郑勇强
关键词: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带锁髓内钉空心螺钉加压钢板
菱形外固定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损伤控制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急诊菱形结构单边外固定架在严重膝关节周围骨折损伤控制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本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8例严重膝关节周围骨折急诊采用单边外固定架菱形结构损伤控制。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8例;股骨远端骨折10例(AO分型:C1型3例、C2型4例、C3型3例),胫骨近端骨折8例,(AO分型:A3型3例、B2型2例、C2型3例);10例开放性骨折按Gustilo分型:Ⅱ型5例,ⅢA型3例,ⅢB型2例;8例闭合性骨折按Tscherne分级:2级7例,3级1例。[结果]18例均顺利急诊完成外固定架菱形固定,10例开放性骨折一期清创闭合伤口;3例伤口术后出现表浅感染,经加强局部换药感染控制;1例出现深部感染,经扩创、VSD覆盖后感染控制。3例病情稳定转上级医院治疗。余至二期手术外固定拆除前无外固定架松动及钉道感染。[结论]单边外固定架菱形结构可快速组装、简单、可靠,为不适宜一期做内固定治疗的严重膝关节周围骨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损伤控制方法,特别适用于急诊使用。
郑勇强张金山林剑锋施纯南林亮吴金凤
关键词:外固定器骨折膝关节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近期病死率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近期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至2021年入住我院且获得随访满1年的205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基本资料及入院时初次血常规,统计患者内科合并症、RDW及骨折后6个月及1年累计病死率,分析RDW与髋部脆性骨折近期病死率的关系。结果≤1种内科合并症患者6个月(6.7%和20.8%,χ^(2)=8.591,P=0.003)、1年(6.7%和26.7%,χ^(2)=14.818,P<0.001)的病死率均明显低于≥2种内科合并症患者。RDW>13.5%组6个月及1年病死率都显著高于RDW≤13.5%组。≥2种内科合并症患者其RDW>13.5%的比例高于≤1种内科合并症患者。以RDW=13.6%为6个月及1年病死率的截断值,其预测6个月死亡风险的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59.9%,预测1年死亡风险的敏感度为64.7%,特异度为59.6%。结论RDW与脆性髋部骨折近期病死率相关,RDW越大,死亡风险越高。
刘晓峰张金山许永权林亮林振宇张鸿鹏黄晓鹏方阳振郑勇强
关键词:髋骨折红细胞分布宽度病死率
伤椎置钉植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
目的 观察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植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21例胸腰段压缩性骨折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植骨后路短节段固定,术前CT检查测量椎管占位比,术前、术后...
张金山郑勇强林剑锋施纯南许永权林亮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植骨
早期规范化康复在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早期规范化康复管理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至2017年6月在我院骨关节科行髋、膝关节的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行早期规范化康复的围术期管理,...
郑勇强张金山田夏阳许永权林振宇林亮施纯南
关键词: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管理快速康复
一种创伤骨科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创伤骨科用固定装置,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其底部四周的万向轮,以及其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外壁外侧套设有调节滑筒,调节滑筒的前端端面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压...
刘晓峰张金山郑勇强许永权林亮林振宇张鸿鹏黄晓鹏王泽峰方阳振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防治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严重髋关节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解除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保持关节稳定性和不影响或修复肢体长度等众多优点。近年来THR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术后假体的无菌性松动一直是困扰骨科医生的主要并发症,影响了人工关节长期稳定性,并会减少人工关节使用寿命。因此防治THR术后无菌性松动是目前人工关节外科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张金山洪天姿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无菌性松动
急诊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干骨折
目的 评价一期急诊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60例开放性胫骨干骨折急诊一期采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后51例病人获得随访。采用劈开髌韧带或不劈开髌韧带顺行...
张金山郑勇强林亮施纯南许永权吴金凤
关键词:开放骨折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外固定器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侧假体置入限位测量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髋关节置换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侧假体置入限位测量器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测量块和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将限位测量块固定在股骨的大粗隆上,在打压器对假体进行打入的过程中,限位测...
张金山郑勇强许永权方阳振黄少华
文献传递
人工智能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规划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前假体测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4例髋关节残疾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I组(12例)及常规组(12例)进行假体型号预测,分析AI三维规划的准确性及可行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以及住院总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I组在髋臼杯一致性[(±0/±1/±2),(91.7%/8.3%/0%)vs(33.3%/41.7%/25.0%),P=0.013]和股骨假体型号一致性的准确度[(±0/±1/±2),(83.3%/8.3%/8.3%)vs(41.7%/33.3%/25.0%),P=0.017]显著高于常规组。随访时间平均(15.2±5.7)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髋伸曲ROM和Harris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VAS评分、髋伸曲ROM和Harri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三维规划较胶片模板测量在THA术前假体型号的选择具有更精准的预测价值。
郑勇强张金山林亮林振宇黄晓鹏陈雪婷刘晓峰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