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雪宇

作品数:13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小儿
  • 4篇肺炎
  • 3篇蛋白
  • 3篇早产
  • 3篇早产儿
  • 3篇支原体肺炎
  • 3篇球蛋白
  • 3篇产儿
  • 2篇短程
  • 2篇新生儿
  • 2篇治疗小儿
  • 2篇联合短程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球蛋白
  • 2篇红霉素
  • 2篇肺炎支原体
  • 2篇阿奇霉素
  • 2篇出血
  • 1篇蛋白类
  • 1篇丁胺

机构

  • 13篇东莞市妇幼保...

作者

  • 13篇张雪宇
  • 6篇黎小秀
  • 4篇袁惠华
  • 2篇黄立文
  • 2篇杨勇
  • 1篇何炯志
  • 1篇张兰
  • 1篇阮敏仪
  • 1篇邹明艳
  • 1篇刘芳
  • 1篇张勇
  • 1篇彭倩
  • 1篇朱樱梅
  • 1篇谢伊玲
  • 1篇邹姒妮
  • 1篇任雪军
  • 1篇欧美君
  • 1篇张玉琼

传媒

  • 2篇中国航天医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探讨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和红霉素、阿奇霉素常规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是否具有相同的疗效 ,并比较两种方案的安全性。方法 :将 1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80例 ,静脉滴注红霉素 3 0mg·kg-1·d-1后同时口服阿奇霉素 10mg·kg-1·d-1,连续 3d。对照组 10 0例静脉滴注红霉素 3 0mg·kg-1·d-1,连续 7d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 10mg·kg-1·d-1,连续 3d。详细记录症状、体征、X线等及复查肝功能。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 3d后 ,两组均能较好地控制发热 ,咳嗽等症状 ,治疗 2周后X线检查病灶均基本吸收 ,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与红霉素、阿奇霉素常规治疗疗效无差异 ,安全性相同。但前者既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减少用药频率 ,同时可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袁惠华张雪宇黎小秀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红霉素阿奇霉素短程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初探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儿科住院的慢性迁延性腹泻患儿36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办法。结果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在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简单、有效、易行,并且不良反应非常少、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广泛采用。
张雪宇
关键词: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中西医结合
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探讨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和红霉素、阿奇霉素常规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否具有相同的疗效,并比较两种方案的安全性。方法1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静脉滴注红霉素30mg·kg-1·d-1后同时口服阿奇霉素10mg·kg-1·d-,连续3天。对照组100例静脉滴注红霉素30mg·kg-1·d-1,连续7天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10mg·kg-1·d-,连续3天。详细记录症状、体征、X线等及复查肝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3天,两组均能较好地控制发热、咳嗽等症状,治疗2周后X线检查病灶均基本吸收,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与红霉素、阿奇霉素常规治疗疗效无差异,安全性相同。但前者既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用药频率,同时可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袁惠华张雪宇黎小秀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药物治疗红霉素阿奇霉素
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应用研究
2003年
目的 :探讨应用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病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将 36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免疫球蛋白治疗组 (1 9例 )和对照组 (1 7例 ) ,两组在给予综合退黄治疗的基础上 ,免疫球蛋白治疗组加用单次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 ,并动态观察两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和光疗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入院后 2 4、48、72h免疫球蛋白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 ,血红蛋白水平逐渐升高 ,光疗时间缩短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或 <0 .0 1 )。免疫球蛋白治疗组无一例换血 ,对照组有 3例需要换血治疗。结论 :早期及时应用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 ,能阻断溶血的继续发生 ,快速降低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防止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 ,避免换血治疗 。
袁惠华张雪宇黎小秀何炯志
关键词: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新生儿ABO溶血病光疗法
炎琥宁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观察炎琥宁佐治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诊断明确并可随访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78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在常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基础上,治疗组(Ⅰ组)93例,加予炎琥宁10mg/(kg·d)治疗。对照组(Ⅱ组)93例,加用病毒唑注射液(10mg/(kg·d))治疗。对照组(Ⅲ组)92例,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常规治疗联合炎琥宁治疗支原体肺炎时,在减轻症状、改善体征、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缩短病程方面均显著优于两个对照组(病毒唑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炎琥宁治疗组总有效率98.92%,病毒唑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炎琥宁组与两个对照组(病毒唑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χ2=5.27,P<0.05和χ2=4.18,P<0.05)。两个对照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χ2=0.05,P>0.05)。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有良好疗效。
张勇张雪宇曾润颜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
早产儿胃肠喂养开始时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开始胃肠喂养的时间。方法对新生儿科收治的38例早产儿(出生体重1100~1950g),随机分为早开始(≤6d)胃肠喂养组和晚开始(≥7d)胃肠喂养组,用同一配方乳喂养。记录达足量喂养日龄、住院天数、高胆红素血症、喂养不耐受的结果。结果早开始胃肠喂养组达足量喂养日龄犤(28.6±10.8)d犦和住院天数犤(39.6±11.8)d犦与晚开始胃肠喂养组日龄犤(40.6±15.8)d犦和住院天数犤(53.8±16.5)d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早开始胃肠喂养较晚开始胃肠喂养高胆红素血症、喂养不耐受情况显著减少(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出生后6天内尽可能早地开始胃肠喂养,有利于胃肠功能成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袁惠华黎小秀张雪宇
关键词:早产儿胃肠喂养营养支持新生儿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42例被引量:5
2004年
彭倩张玉琼任雪军张雪宇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转归
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 研究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病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1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931例早产儿于出生3天内行头颅超声检查,并酌情于生后1周、2周、1个月时复查。同时收集相关床资料(产妇因素,产程中因素,胎儿因素,产前激素、硫酸镁应用,婴胎龄、出生体重,生后因素)。结果早产儿颅脑出血发生率:931例早产儿中485例发生不同程度颅脑出血,颅脑出血总发生率为52.1%;重度出血71例(包含2例脑实质出血),发生率为7.6%。生后3天内颅内出血占总发生率92.1%,生后1周时96.1%,说明颅内出血绝大多数发生在生后1周内。证实胎龄、出生体重、生产方式、出生时窒息、常规呼吸机治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动脉血气分析pH值低等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早产儿生后早期行颅脑超声检查对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及改善早产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张兰张雪宇朱樱梅杨勇
关键词:早产儿颅内出血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高危因素
早产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均未应用IVIG预防感染,在生后72h内、早产儿组另在生后第10、20、30d分别采静脉血IgG、IgA、IgM、CH50。胎儿在胎龄32w以后体内的IgG开始迅速增加,才接近足月儿水平(P<0.05)。新生儿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不大,本组早产儿院内感染率为13.3%。应根据临床应用的效果和价值,有选择、有指征的慎用IVIG预防早产儿感染。
杨勇张雪宇刘芳
关键词:早产儿免疫球蛋白
浅谈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联合氟替卡松吸入法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
2009年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联合氟替卡松吸入法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1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2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给予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联合氟替卡松吸入,对照组仅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解除主要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率、缓解喘憋及缩短哮鸣音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联合氟替卡松吸入法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张雪宇谢伊玲欧美君阮敏仪
关键词:氟替卡松毛细支气管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