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风雪

作品数:39 被引量:27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7篇层析成像
  • 11篇地震
  • 9篇波速
  • 8篇地壳
  • 8篇P波
  • 7篇地幔
  • 7篇上地幔
  • 6篇面波
  • 6篇P波速度
  • 6篇S波
  • 5篇地壳速度
  • 5篇相速度
  • 4篇地壳速度结构
  • 4篇远震
  • 4篇走时残差
  • 4篇走时层析
  • 4篇成像
  • 4篇成像研究
  • 3篇地震活动
  • 3篇地震活动性

机构

  • 39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作者

  • 39篇张风雪
  • 28篇吴庆举
  • 24篇李永华
  • 13篇潘佳铁
  • 8篇张广成
  • 6篇余大新
  • 6篇张瑞青
  • 5篇徐小明
  • 4篇丁志峰
  • 3篇冯强强
  • 3篇高家乙
  • 2篇何静
  • 2篇高孟潭
  • 1篇曾融生

传媒

  • 12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地球物理学进...
  • 3篇地震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Applie...
  • 1篇2014年中...
  • 1篇2015中国...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限频体波走时层析成像及其在华北地区的应用
自层析成像被引入到研究地球内部结构以来,地震层析成像发展迅速,现已成为研究地球深部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按层析成像的理论依据,可以把地震层析成像分为射线层析成像和有限频层析成像。本文旨在掌握一种有限频灵敏度算核的计算方法,...
张风雪
关键词:射线理论层析成像克拉通走时残差
文献传递
云南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和地震活动性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云南(21-29°N,97-106°E)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碰撞带的东缘,是中国大陆最活跃的地震活动区域之一,其地震活动频度高、震级大、分布广,属于板缘、板内地震混合型地区.本研究采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在南北地震带南段布置的367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波形数据,人工挑选出良好约束的,ML震级〉3.0的近震P波走时数据,采用VELEST算法,联合反演得到了研究区的一维P波速度结构和震源参数.结果表明,云南地区一维P波速度模型在0和30 km之间速度介于5.96-6.60 km/s之间;在30到40 km之间的下地壳P波速度值为6.60-6.80 km/s;上地幔顶部平均P波速度为7.80 km/s,低于全球大陆速度模型均值(8.04-8.10 km/s).基于新模型的地震活动性分析表明云南地区地震事件大多发生在中上地壳(〈20 km),约20 km处地震活动性最强且各个震级范围地震均有发生,可能指示该深度范围活跃的构造运动和复杂的应力状态。
高家乙李永华徐小明张风雪
关键词:地壳速度结构地震活动性
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的P波和S波速度结构研究
<正>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发生深源地震的重要区域,与欧亚大陆板块和西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欧亚大陆板块下方有密切关系。西太平洋板块在日本海处开始俯冲到欧亚大陆板块下方,向西延伸贯穿整个东北地区到达大兴安...
张风雪吴庆举
松辽盆地北缘的上地幔速度结构及该区火山成因探讨被引量:8
2019年
中国东北是研究板内新生代火山活动及其成因的天然场所.以往的研究根据不同的壳幔速度结构,提出多种模型用以解释中国东北地区的火山活动.由于松辽盆地北缘的观测台站相对较少,导致这些模型对盆地北缘的约束较弱.我们利用近年来覆盖松辽盆地北缘的流动宽频带观测台站数据开展远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获得了深达800km的深部速度结构,在盆地北缘的火山群区域内得到如下认识:诺敏河和五大连池火山群共用一个200~300km深处的地幔岩浆房.该地幔岩浆房内的低速异常为水平展布,未下延至地幔转换带内,并仅在该区域上地幔的局部范围内有所体现.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分析,我们认为该水平的局部低速异常可能是中生代晚期岩石圈拆沉导致的软流圈上涌热物质.
张风雪吴庆举
关键词:火山活动层析成像
大兴安岭火山群区的深部速度结构及火山成因
2022年
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板内火山群广泛发育,其中大兴安岭火山群区的上地幔结构研究匮乏,火山群的演化机理尚不明确.本文收集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流动台站和固定台站的观测波形数据,通过波形互相关从远震事件记录中挑选出64575个P波震相走时残差,13566个S波震相走时残差,开展远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获得该区上地幔的V_(P)、V_(S)以及V_(P)/V_(S)异常结构.研究结果显示,火山群区的低速异常分布在上地幔的不同深度范围内,火山群下方的低速异常向下延深并交汇于软流圈内.结合本文和已有的研究结果推断,岩石圈拆沉导致的软流圈物质上涌是大兴安岭火山群的深部成因.火山群区的速度异常比值优势值为1.5左右,表明速度异常既有温度变化成因也有物质成份成因.总体而言,处在地幔不同深度范围内的低速异常极值区基本和高波速比值区域相对应,暗示火山群下方的岩浆流体处在不同的深度位置,这可能是阿尔山和诺敏河火山群火山岩性存在差异的原因.
张风雪吴庆举李永华张瑞青
关键词:火山成因地震成像
基于图形界面的波形相关法拾取远震相对走时残差被引量:11
2013年
利用图形界面操作集成两种波形相关法(多道互相关和自适应叠加)拾取远震走时残差,在该软件包中地震学研究者通过轻松点击鼠标等基本操作即可实现数据的预处理、地震波形的质量控制、走时残差结果的显示及对比分析等操作,提高远震震相走时残差的拾取效率和准确度。
张风雪吴庆举李永华张广成余大新
关键词:走时残差
南北地震带南段远震P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南北地震带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青藏高原与扬子克拉通的过渡地带.本文收集了该区域内90个固定台站和356个流动台站的远震波形数据,采用波形互相关方法拾取了88691个P波走时残差数据,应用FMTT(Fast Marching Teleseismic Tomography)层析成像方法获取了南北地震带南段深部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了研究区深部的结构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腾冲火山地区深部400km以浅的深度内分布着明显的低速异常;四川盆地西南部下方300km内具有较强的高速异常;在上地幔顶部,沿川滇菱形块体周边的大型断裂带及川滇菱形块体南端分布着显著的低速异常,这些低速异常为青藏高原物质向东南方向挤出提供了必要的通道;保山地块下方存在一东倾的高速异常带,该高速异常带为印度板块岩石圈向东俯冲的体现.
徐小明丁志峰张风雪
关键词:远震层析成像南北地震带走时残差壳幔结构
中国东北地区远震S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被引量:35
2014年
利用中国东北流动和固定台网的234个宽频带地震仪在2009年6月—2011年5月所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采用波形相关方法拾取了10301个有效的S震相相对走时残差数据,进一步采用两种射线走时层析成像的方法,反演获取了研究区下方深达800km的S波速度结构,不同射线走时层析成像方法的结果对本区的S波速度异常结构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S波成像结果与我们先前开展的P波成像研究结果整体相似:在长白山下方发现有一个高速异常结构,这可能就是俯冲到欧亚大陆板块下方的太平洋板块,由于板块的部分下沉,使得板块的形状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板片状.长白山、阿尔山、五大连池火山下方都有低速异常体,长白山和阿尔山下的低速异常向下延伸至地幔转换带附近,可能与其上部的火山形成有关.五大连池火山下方的低速异常向下延伸至200km左右,不同埋深的低速异常结构可能意味着五大连池与长白山和阿尔山有着不同的成因.松辽盆地呈现以高速异常为主导、高低速异常混合分布的特性,暗示松辽盆地岩石圈地幔可能遭受了改造与破坏,可能有岩石圈拆沉的过程,盆地南部下方的低速异常与长白山和阿尔山下的低速异常有连通性,可能是下地幔热物质上涌的一个通道.S波和P波相似的成像结果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中国东北地区的上地幔速度异常结构,对我们认识此区的地下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约束.
张风雪吴庆举李永华
关键词:层析成像
蒙古中南部地区的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研究
<正>蒙古中南部处在中亚造山带的东端,北与西伯利亚克拉通、贝加尔裂谷系相邻,南与鄂尔多斯块体相接。在此区及其周边已开展了许多地震观测,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于1991年和1992年的夏天分别架设了27和28...
张风雪吴庆举李永华
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速度结构被引量:22
2019年
本文利用云南及周边区域地震台网2010—2016年记录到的近震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进行地震重定位并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三维地壳速度结构。结果显示:重定位后的震源位置精度得到明显提高,震源主要分布于20 km深度以上的中上地壳;地震分布与速度结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多数地震发生在中上地壳的低速异常区内以及高、低速异常区域之间;研究区上地壳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其速度异常与地表地形及地质特征密切相关;中下地壳分布着两条主要的低速带,一条沿着安宁河断裂、小江断裂分布在川滇菱形地块的东侧;另一条主要分布在川西北次级地块内,并穿过丽江断裂向南延伸,推测这两条低速带可能是青藏高原中下地壳物质向南逃逸的两条通道。
刘伟吴庆举张风雪
关键词:地壳速度结构青藏高原东南缘重定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