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妍钰

作品数:14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起搏
  • 3篇心力衰竭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衰竭
  • 3篇安全性
  • 2篇心肌
  • 2篇心室
  • 2篇心室长间歇
  • 2篇治疗充血性
  • 2篇治疗充血性心...
  • 2篇人脑利钠肽
  • 2篇生物学
  • 2篇起搏器
  • 2篇起搏治疗
  • 2篇重组人脑利钠...
  • 2篇胃癌
  • 2篇消融
  • 2篇利钠
  • 2篇利钠肽

机构

  • 7篇辽宁省人民医...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14篇彭妍钰
  • 4篇赵卫华
  • 4篇齐国先
  • 4篇庞雪峰
  • 4篇胡健
  • 3篇李占全
  • 3篇李敏
  • 3篇王成福
  • 2篇潘蓉蓉
  • 2篇程颖
  • 2篇李阳
  • 2篇李阳
  • 2篇赵鸿梅
  • 2篇崔丽杰
  • 2篇于波
  • 2篇张薇薇
  • 2篇袁龙
  • 2篇程颖
  • 2篇于波
  • 1篇丁建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歇患者行心室起搏治疗的必要性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伴长间歇患者行心室起搏的必要性,以及心室起搏对患者的房颤状态的影响,对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0月因房颤伴长间歇需行心室起搏治疗的病人56例,其中男38...
彭妍钰于波李阳庞雪峰程颖赵卫华李敏胡健齐国先
文献传递
房颤伴心室长间歇患者行心室起搏治疗的必要性
目的: 探讨房颤伴长间歇患者行心室起搏的必要性,以及心室起搏对患者房颤状态的影响,对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实验方法与材料: 选取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0月因房颤伴长间歇...
彭妍钰
关键词:心室起搏心率变异
文献传递
托拉塞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及对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比静脉应用托拉塞米和呋塞米,探讨托拉塞米的临床安全性及对心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心衰基础治疗一致的情况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24 h尿量增加量,观察血压、血钾、心功能分级、EF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治疗7 d后,托拉塞米组尿量增加量(861.0±133.0)ml明显优于呋塞米组(591.5±13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低血钾发生率为10%,后者为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对血压、EF值与心功能改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托拉塞米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可明显增加尿量,其低血钾发生率较呋塞米低,对心功能有一定的改善。
彭妍钰潘蓉蓉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性心功能
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急性期细胞因子、心肌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构建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犬模型后,冠脉及静脉应用rhBNP,观察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杂种犬15只,置入PTCA球囊至左前降支(LAD)或左旋支(LCX),封堵90min;后球囊撤出完成AMI再灌注模型。成功制备12只AMI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rhBNP组和对照组。冠脉及静脉应用rhBNP或生理盐水60min。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采血,检测血浆BNP、ET-1水平;病理检测凋亡心肌细胞含量。结果:对照组及rhBNP组实验犬AMI后90min冠脉血BNP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1);对照组AMI后210min静脉血BNP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及rhBNP组实验犬AMI后90min冠脉血ET-1水平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或P<0.05);对照组AMI后210min静脉血ET-1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rhBNP组凋亡指数显著减小[(17.5±2.9)%与(24.5±3.6)%,P<0.01]。结论:AMI再灌注后即刻冠脉及静脉应用rhBNP可影响缺血-再灌注细胞因子变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崔丽杰李占全袁龙张薇薇赵鸿梅彭妍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重组人脑利钠肽
Hsa_circ_0005230/miR-1299/RHOT1轴对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背景与目的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闭合呈环状特殊结构的非编码RNA。研究发现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作为ce RNA之一,它可吸附miRNA继而影响mRNA的转录;结合RBPs(RNA结...
彭妍钰
关键词:胃癌FUS生物学行为
文献传递
80例老年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究老年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运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入院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之后随机性的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中,仅进行常规性的基础治疗,在实验组中,除了常规性的基础治疗外,还要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注射胺碘酮。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根据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不良反应率为15%,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比实验组的要少,只有75%,但是他的不良反应率却有37.5%,比实验组要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运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成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彭妍钰王成福
关键词: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
环状RNA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胃癌中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环状RNA分子(circular RNA)以其独特的形成机制和不断发现的生物学功能依然是当下研究的热点分子。胃癌是我国主要的高发病率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及恶性生物学行为机制方面的研究仍十分有限。本文通过复习近几年的研究文献,对环状RNA的形成分类、存在丰度及降解方式、进化的保守性和组织特异性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分别在生物标志物、miRNA功能调节剂、顺式调控及反式作用、翻译功能及外泌体中的作用等方面对环状RNA在胃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中的功能做详细综述。
彭妍钰辛彦
关键词:胃肿瘤生物标志物
不同年龄人群植入起搏器的需求差异比较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的人群因需植入起搏器的差异,及对不同年龄人群所患疾病的不同所植入相同或不同起搏器的预后对比分析。方法在我院1996年至2006年末植入起搏器的771名患者中,选取资料完整并且坚持长期随访的554名患者的资
彭妍钰于波李阳赵卫华庞雪峰程颖李敏胡健齐国先
文献传递
托拉塞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观察托拉塞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托拉塞米组与呋塞米组,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方法一致的情况下,分别予托拉塞米与呋塞米20mg静推,治疗7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钾浓度、BNP值及EF值。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均有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托拉塞米组低血钾发生率更低,BNP下降且心功能改善更明显。结论:托拉塞米可一定程度改善心功能,低血钾及血压变化等不良反应较轻。
潘蓉蓉彭妍钰李占全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性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长期疗效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15例,均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统计比较术前、术后超声心动图与导管测定左心室流出道压力差、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手术均成功,随访(5.2±1.4)年;术前,静息状态下LVOTG(47.08±12.21)mm Hg,术后(13.24±2.14)mm Hg,差异明显(P<0.05),其他相应指标也得以显著改善,且随访末期未发现传导阻滞、死亡。结论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上,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的长期疗效理想,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条件下可使用。
彭妍钰王成福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长期疗效安全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