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娜

作品数:59 被引量:614H指数:12
供职机构:嘉应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农业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6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土壤
  • 9篇生物炭
  • 7篇稻田
  • 6篇院校
  • 6篇农业废弃物
  • 6篇教学
  • 6篇红壤
  • 6篇废弃物
  • 6篇本科
  • 6篇本科院校
  • 5篇养分
  • 5篇水分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 4篇稻草
  • 4篇地方本科
  • 4篇地方本科院校
  • 4篇水稻
  • 4篇土壤水
  • 4篇土壤水分

机构

  • 46篇嘉应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亚...
  • 5篇广东工业大学
  • 4篇青岛农业大学
  • 3篇中水珠江规划...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华能国际电力...

作者

  • 59篇彭娜
  • 44篇王开峰
  • 18篇涂常青
  • 13篇谢小立
  • 12篇王凯荣
  • 10篇张丰如
  • 6篇温丙奎
  • 4篇刘国光
  • 4篇何江
  • 4篇黎忠
  • 4篇胡实
  • 3篇郭远凯
  • 3篇吕文英
  • 3篇黄勋和
  • 3篇钟福生
  • 3篇李秀霞
  • 3篇曾令泽
  • 2篇王赢利
  • 2篇吕焕哲
  • 2篇黄晓霞

传媒

  • 8篇广东化工
  • 6篇广州化工
  • 4篇嘉应学院学报
  • 3篇土壤通报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化工环保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硫氰酸钾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多维铁口服液的铁含量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建立硫氰酸钾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多维铁口服液中铁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酸化氧化处理,考察了硫氰酸钾分光光度法的最大吸收波长、显色剂的最佳用量、最佳显色时间、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并与国标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方法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80 nm,最佳显色剂用量为1.00 m L 50%的硫氰酸钾溶液,最佳显色时间是10 min,方法线性回归方程为Y=0.12037X+0.00357,相关系数为0.99988,检出限为0.020μg/m L,回收率为99.5%~100.94%,相对标准偏差为0.15%~0.48%。结论与国标法比较,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准确度和重复性,且成本较低、易于控制、操作简单、快速、稳定等优点。
曾远娴王轩黄慧玲林秋妮刘菊兰黄怡沣林琳金楚婷彭娜李勇
关键词:铁含量
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
2014年
地方本科院校运用过程管理方法可提高实践教学的管理水平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以嘉应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分析其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方法,为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的过程管理提供了参考。
王开峰彭娜涂常青张丰如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7
2009年
通过湖南省7个县市土壤肥力与肥效监测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耕层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全锌、全铜以及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有效铜含量,效果为高量有机肥配施(HOM)>中量有机肥配施(MOM)>单施化肥(NPK)。说明无论单施化肥还是有机无机肥配施都可以增强土壤养分容量及其供应强度,其中以高量有机肥配施效果最好。与试验前相比,施肥处理下土壤氮、磷维持平衡或大幅度积累,但土壤钾仍出现不同程度的亏缺。
彭娜王开峰
关键词:长期定位试验有机无机肥配施稻田土壤土壤养分
广东梅县机场鸟类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和样带法对扩建后广东梅县机场及其周边11种生境的鸟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群落结构。共记录到鸟类71种,隶属于13目31科,其中东洋界种有31种,占43.67%,构成了该地区各生境鸟类群落组成的主体;古北界物种9种,广布种30种,新北界物种1种;按鸟类的居留型可分为夏候鸟16种(22.54%);留鸟36种(50.70%);冬候鸟16种(22.54%);旅鸟1种(1.41%)。按鸟类的生境分布系数划分,属广性分布的鸟类有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和信鸽(Columbalivia gmelin)等20种;优势度分析表明,机场鸟类优势种为灰背椋鸟(Sturnus sinensis)、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和田鹨(Anthus novaeseelandiae)等13种。对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的分析表明,河岸湿地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鱼塘鸟类均匀性指数最高。群落相似度分析表明,公园与旱地生境相似度最高,灌木与鱼塘生境相似度最低。
钟福生杨春苑彭娜黄勋和
关键词:鸟类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教学服务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校内外实践教学是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嘉应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为例,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以及学校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要求,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该体系对校内实验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进行了整体设计和结构功能优化。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方法和途径可以提高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王开峰彭娜涂常青张丰如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环境科学实践教学体系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8
2009年
通过湖南省7个土壤肥力与肥效监测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耕层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促进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的积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孔隙度特别是通气孔隙度,促进水稳性大团聚体(WSA)的形成,提高阳离子交换量(CEC),高量有机肥效果优于中量有机肥。(2)有机肥使初始pH为5.20~7.8的土壤pH调节到5.6左右。(3)土壤有机碳(TOC)、热水可提取碳(HWC)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CEC呈显著正相关(P〈0.05)。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积累,因而能使土壤变得疏松,透气性、保水保肥能力都得到增强。
彭娜王开峰谢小立王凯荣
关键词:长期定位试验有机无机配施稻田土壤理化性状有机碳
地方本科院校环境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
2011年
介绍了美、英等发达国家环境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并与我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环境专业课程体系的不足,就此提出了环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的建议及措施。
王开峰彭娜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环境专业课程体系
不同水分管理下施用稻草对土壤有机酸和养分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20
2007年
为探索稻草还田短期内土壤有机酸积累和养分供应特征,在温室培养条件下,采用多孔聚酯管溶液采集器采集土壤溶液和"通用佳"离子交换树脂球法,分别研究了连续淹水和干湿交替下,施用稻草30天内对土壤有机酸产生和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连续淹水还是干湿交替,施用稻草后土壤中有机酸积累明显增加,但在干湿交替下的积累要低于连续淹水下;施用稻草后产生的有机酸以乙酸为主,且5cm处的有机酸积累明显低于15cm处。(2)施用稻草降低了土壤氮的有效性,但提高了土壤磷、铁、钾、钙和镁的有效性;与连续淹水相比,干湿交替下施用稻草降低土壤氮有效性的程度更大,而提高土壤磷、铁、钾、钙、镁的程度则较小。
彭娜王开峰王凯荣谢小立
关键词:稻草水分管理有机酸养分有效性
一种改性稻草秸秆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稻草秸秆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环保技术领域,包括下述步骤:1)原材料的准备:收集发电厂粉煤灰和农田稻草秸秆并分别烘干,稻草秸秆粉碎;2)将步骤1)所得的粉煤灰,与氢氧化钠混合后焙烧,即得碱...
彭娜王开峰成卓鸿刘映婷郭远凯王赢利王春英黄晓霞
UV/Fenton法处理EDTA-Cu-Ni络合废水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探索络合态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UV/Fenton氧化技术处理EDTA-Cu-Ni模拟废水,主要研究了Fe^(2+)投加量、H_2O_2投加量、初始pH和UV光照时间等因素对COD、Cu^(2+)和Ni^(2+)去除效果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随着Fe^(2+)和H_2O_2投加量以及初始pH的升高,COD、Ni^(2+)的去除率先升后降,Cu^(2+)的去除率则在升高后趋于稳定;随着UV光照时间的增加,COD、Cu^(2+)、Ni^(2+)去除效率均呈上升趋势并逐渐达到平衡。结合成本和效率考虑,得出最佳处理条件为:Fe^(2+)投加量为10 mmol·L-1,H_2O_2投药量为600 mmol·L^(-1),反应初始pH为3.0,UV光照时间为120 min。在UV/Fenton体系中,UV光照能增强Fenton反应的去除效率,异丙醇对反应的抑制说明羟基自由基在处理过程中是重要的活性物种。
王开峰彭娜李鑫严植准李秀霞卢桂宁
关键词:UV/FENTON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