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支援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财经学院法学院法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正当
  • 2篇政府
  • 2篇政府形象
  • 2篇网络沟通
  • 2篇宪法
  • 2篇集体行动
  • 2篇沟通
  • 2篇法学
  • 2篇法学视角
  • 2篇法治
  • 1篇当代中国农民
  • 1篇道德
  • 1篇政府形象塑造
  • 1篇中国农民
  • 1篇生存权
  • 1篇司法
  • 1篇农民
  • 1篇彭宇案
  • 1篇权利
  • 1篇权力

机构

  • 4篇中共中央党校
  • 3篇内蒙古财经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彭支援
  • 2篇淦家辉

传媒

  • 1篇行政论坛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黑河学刊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公民与法(综...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网络沟通下政府形象的塑造被引量:6
2010年
在网络沟通方式下,针对网络沟通给中国政府的形象塑造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中国政府塑造自身形象的进路进行分析。分析认为:中国的距离悖论与美国的距离悖论正相反;网络沟通在手段方法、压力支持、空间内容以及方向目标等方面给中国塑造政府形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因网络沟通直接或间接加剧了新闻价值观的冲突、消解了隔离内外宣传差异的屏障以及扩大了政府与民众在判断政府形象标准方面的差异,而给中国政府形象建设带来种种挑战。对此,应通过树立形象意识,完善电子政务工程,提升政府的媒体公关能力,推进政务公开以及提高危机处理能力加以应对。
淦家辉彭支援
关键词:网络沟通政府形象塑造
网络沟通下政府形象“距离悖论”的解析及应对被引量:1
2011年
网络沟通的兴起,使政府形象塑造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政府形象的"距离悖论"出现新特点,其突出表现是,民众对政府形象的评价与该级政府同民众的距离(包括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成反比。在网络沟通下,形象良好的政府须具有回应性,倡导科技领先,强调参与和协作以及具有预见性,因此,政府应从树立形象意识、完善电子政府工程、提升政府媒体公关能力和公信力以及提高危机处理能力等方面着手,来应对政府形象的"距离悖论",以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
淦家辉彭支援
关键词:网络沟通政府形象
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
在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大规模、频繁的集体维权的发生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与中国政治权力的现状紧密相关。一方面中国全能型政府还没有完成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政治权力运行不当使民众权益受到侵犯,当...
彭支援
关键词:集体维权公众参与法治
文献传递
彭宇案引发的法治困境思考被引量:1
2010年
关系作为权力的一种表现方式,在法律运行中消解了法治的功能与意义。权力重叠突出了法治的工具属性,弱化了其目的意义。而法院行政化,则使下级法院的权威难以树立,导致地域性法治权威缺失。法治的非一贯性打击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挫伤了人们的道德感,加剧了公共道德和私人道德之间的冲突与困惑。
彭支援
关键词:法治道德权力
法学视角下集体行动的概念与正当性辨析被引量:2
2012年
"群体性事件"概念由于不能内含当前社会群体性冲突的维权属性,具有内在的缺陷。以"集体行动"概念指称这类群体性冲突,把集体行动视为是公民以联合行动的方式维护自身生存权利、财产权利和民主权利的一种法律行为,可以将群体性冲突的维权属性涵摄在内,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冲突的本质。从法律冲突、法律效力、权利的性质以及人的自我发展等方面对集体行动进行分析,说明社会转型期发生的集体行动具有正当性依据。
彭支援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集体行动宪法权利
法学视角下集体行动的概念与性质辨析
2011年
由于"群体性事件"概念不能蕴含现实中存在的群体性冲突的维权属性,具有内在缺陷。以"集体行动"概念指称这类群体性冲突,可以涵盖它的维权特性,弥补上述不足。从法学视角来看,集体行动是公民行使联合行动权利,维护自身生存权利、经济权利和民主权利的法律行为,它是公民宪法权利行使和人自我发展价值追求的体现,具有宪法上的渊源和伦理正当性。
彭支援
关键词:集体行动宪法渊源
当代中国农民“非讼”的原因分析
2011年
当代中国农民采取"非讼"的方式来解决纠纷,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在文化层面上是"无讼"思想的影响,在司法层面上是农民对司法的不信任,在经济层面上是出于诉讼成本以及生存权的考虑等等,促使他们倾向于采取"非讼"的方式来解决纠纷。但他们采取"非讼"的方式在目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经济利益考量、政治考量、调解等方面,与传统的"无讼"又有许多不同特点,具有时代的特性。
彭支援
关键词:农民无讼司法生存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