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万治
-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以阅读活动为主线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 1997年
- 徐万治
- 关键词:课文内容综合语言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学语言教学
- 基于多元读写能力发展的英语视听说多模态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
- 2024年
-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交际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语言技能课程,“大学英语视听说”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交际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的个人素质、信息处理、技术操作、批判创新等多元读写能力。英语视听说多模态教学依托多元读写教学法提出的情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框定、转化实践教学流程,构建多模态语篇体验、知识技能内化、多模态语篇评析、多模态语篇构建四个教学环节。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
- 潘荔霞徐万治
-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
- 外语教学中近代翻译法与交际法之对比
- 1996年
- 徐万治
- 关键词:交际法外语教学法教学原则母语以学生为中心语言现象
-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习言习语”的话语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指引新时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全国兴起学习"习言习语"的热潮.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行使不同的言语行为来实现传递信息、公开主张、做出承诺、表达情感等言外之力.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通过运用Searle对言外行为理论的分类,主要从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和表达类言语行为入手,分析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话语背后的深层意义,有利于了解新时代下国家领导人的语言思维模式和执政理念,深入学习贯彻新思想.
- 徐万治李晓晴武敏敏
-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政治语篇言外之力
- 成人英语读说课教学探讨被引量:1
- 1998年
- 一、教材的选定和使用读说课(readingandspeaking)是我们根据学员的实际英语水平以及培训目的而设计的一门新课,它既不同于阅读也不同于口语课,它是读与说的有机统一。既要读又要说,读是说的依据,说是读的体现。即:学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文字材料...
- 徐万治
- 关键词:成人英语学员组织学实际教学课文内容
- 一般会话含义理解中语境作用的鼠标追踪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学界对一般会话含义的理解主要有两种对立模式:默认模式和未指定模式。前者认为,一般会话含义基于语言特征而非语境信息自动获得;后者则认为,一般会话含义的理解需要依靠语境,且需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本研究使用鼠标跟踪范式,考察了一般会话含义在中性、上限和下限语境中的在线理解过程。结果表明,一般会话含义比所言或可替代意义优先获得,其加工速度快、过程较易,但不同含义类型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不同。因此,两种经典模式均不能充分解释该结果。本文认为,一般会话含义的理解之所以优先,是因为与其相关的诸多条件得到了满足,因此满足制约条件的模式更具解释力。
- 刘振前阿卜杜外力.热合曼徐万治
- 关键词:一般会话含义语境
- 英语幽默中会话含义的语用推理被引量:5
- 2003年
- 英语幽默会话是一种常见的文体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英语幽默会话中幽默信息的传递方式 ,提出了幽默信息即会话含义的观点。同时 ,本文分析了英语幽默会话中会话含义的语用推理过程 。
- 徐万治姜忠全
- 关键词:英语幽默会话含义语用推理
- 基于场域理论下新时代高校师生关系构建研究被引量:12
- 2019年
- 新时代高校师生关系构建的本质是场域、惯习与交往资本等三者合力作用的结果,其结构是以互动场域、认知惯习和交往资本为媒介而形成的固定稳定的动态结构。从现实高校师生关系发展来看,高校师生互动场域封闭、认知惯习落后、交往资本缺乏是新时代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障碍。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角度出发,构建和谐的新时代高校师生关系需要净化师生互动场域,改变陈旧落后的认知惯习,强化师生交往的资本,推动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同步协同共进,是构建新时代和谐高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路径。
- 刘媛媛徐万治
- 关键词:场域理论师生关系惯习
- “框架(Frame)”探源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3
- 2009年
- 框架(frame)这一术语从语义学进入到认知语言学,逐渐又渗透到翻译研究领域中。但诸多翻译理论家对这一概念的阐释与借用意义并不相同。有的侧重语法逻辑方式,有的阐释为语言文本本身,有的将其放在认知系统中。笔者以框架为线,梳理了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变化发展,以期加深对本术语的认识和研究,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参考。
- 徐万治徐保华
-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
- 基于评价理论“态度系统”的能源话语之积极话语分析——以《第十一届国际石油技术大会专题报道》为例被引量:3
- 2021年
- 能源话语的研究不但能反映能源现实,影响国家和企业能源政策的制定,也引导着人们对于能源问题的认知和理解。评价理论为分析话语中的态度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评价理论态度系统的基础上,运用积极话语分析的手段,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探讨《第十一届国际石油技术大会专题报道》中各态度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文本话语所传递的积极含义,以进一步明晰中国企业在能源合作中所持的态度。在所选能源语篇中,态度系统下三个次系统的资源分布是不均的,情感类表达相对较少,较多的是对目前以及长远发展态势的判断和鉴赏,体现了人们对构建安定和谐的能源环境的期待;大量积极性词汇的使用,进一步表明了中国能源企业力图促进国际合作的积极态度;此外,态度资源之间具有意义互补性,它们在构建篇章含义的同时,也保障了语篇的连贯性。此研究可为能源话语类文本的研究途径及政府和能源机构制定有关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徐万治武敏敏李晓晴
- 关键词:积极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