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丽娟

作品数:21 被引量:171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菌根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菌根
  • 7篇菌根真菌
  • 6篇丛枝菌根
  • 6篇丛枝菌根真菌
  • 3篇花生
  • 2篇诱变
  • 2篇植物
  • 2篇植株
  • 2篇植株再生
  • 2篇农药
  • 2篇球囊霉
  • 2篇污染
  • 2篇污染土
  • 2篇污染土壤
  • 2篇线虫
  • 2篇小叶
  • 2篇番茄
  • 2篇PGPR
  • 2篇AM真菌
  • 1篇对花

机构

  • 21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1篇徐丽娟
  • 10篇刘润进
  • 6篇隋炯明
  • 5篇李敏
  • 5篇乔利仙
  • 5篇王晶珊
  • 3篇李岩
  • 2篇王倩
  • 2篇董梅
  • 2篇赵洪海
  • 2篇郭宝太
  • 2篇王永香
  • 1篇许秀强
  • 1篇刘录祥
  • 1篇王爱华
  • 1篇张金政
  • 1篇刘贯山
  • 1篇李辉
  • 1篇殷元元
  • 1篇邢小霞

传媒

  • 6篇青岛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菌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M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10年
在总结最近10 a来有关丛枝菌根(AM)真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AM真菌群落结构的概念、特征、功能以及寄主植物、土壤条件、其他土壤微生物、农业技术等因素对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调控途径;介绍了研究AM真菌群落结构的方法;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方向与前景。
李岩焦惠徐丽娟赵洪海刘润进
关键词:AM真菌群落结构生态土壤
花生与其近缘野生种间细胞融合及杂种愈伤组织的形成被引量:2
2012年
本研究旨在为体细胞杂交法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将花生栽培种Krapts和野生种A.stenosperma幼叶解离的原生质体,用PEG方法融合后,置于添加2mg/L毒莠定(Pic)、0.1mg/L苯基噻二唑基脲(TDZ)、2%的椰乳、5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0.1%2-吗啉乙磺酸(MES)的改良MSB5(MS无机盐+B5有机成分)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浅层培养。5周后将形成的小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3mg/L玉米素(ZT)、0.2mg/L6-苄氨基嘌呤(BAP)、0.1mg/L萘乙酸(NAA)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促使愈伤组织增殖。观察发现,融合处理的原生质体在液体培养基上培养4天后开始分裂,2周后形成直径约300μm的细胞团,5周后小愈伤组织直径可达2~3mm。当将小愈伤组织转移到固体培养基上后,愈伤组织迅速增殖,并获得大量愈伤组织。提取愈伤组织DNA进行PCR检测,部分愈伤组织扩增出了双亲特异的DNA条带或双亲都不具有的新条带,说明愈伤组织来自于融合细胞。
乔利仙孙海燕隋炯明徐丽娟孙世孟王晶珊
关键词:花生细胞融合愈伤组织PCR检测
黄曲霉菌和水杨酸对花生几丁质酶诱导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选取花生品种群育54和蓬莱一窝猴的种子,进行黄曲霉菌接种和不同浓度水杨酸溶液的诱导处理,测定两个品种几丁质酶活性。结果表明,经诱导处理后,两个品种的几丁质酶活性均有所提高,群育54酶活性水平提高幅度高于蓬莱一窝猴。几丁质酶活性在黄曲霉菌侵染后192h仍呈上升趋势;水杨酸处理后72h达到峰值。不同浓度水杨酸对花生种子几丁质酶活性诱导效果有较大差别1,.0mmol/L水杨酸溶液诱导处理酶活性水平提高最为明显。经诱导处理后几丁质内切酶活性明显高于几丁质外切酶活性。
乔利仙刘晓琳隋炯明徐丽娟王晶珊
关键词:花生几丁质酶活性黄曲霉菌水杨酸
AM真菌对牡丹实生苗耐盐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为探索接种AM真菌对不同苗龄牡丹实生苗耐盐性的效应,将接种Glomus mosseae的1年生和2年生盆栽‘凤丹’牡丹实生苗,分别于不同浓度人工海水(0%、8%、16%和24%)下进行胁迫处理。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接种G.mosseae的2年生‘凤丹’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1年生苗处理的,而叶片细胞膜透性则显著低于1年生苗处理的,盐胁迫下的增长量、根系活力、矿质元素N、P、K含量和耐盐系数均显著高于1年生苗的。1年生苗的菌根依赖性高于2年生苗;G.mosseae对1年生‘凤丹’植株的总干重、耐盐系数和N、P、K含量的菌根贡献率高于2年生苗的,且菌根贡献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认为接种AM真菌对1年生牡丹苗的效应优于对2年生苗的,而且不同苗龄牡丹对菌根的依赖性不同。
郭绍霞徐丽娟李敏
关键词:实生苗AM真菌盐胁迫
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信号物质的诱导效应被引量:6
2010年
盆栽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幼苗分别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根内球囊霉G.intraradices、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及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 35d后,开始测定番茄植株内源信号物质水杨酸(SA)、茉莉酸(JA)、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变化,抗性相关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生长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增加了番茄植株鲜重、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叶片和根系NO、JA、H2O2含量和结合态SA含量,其中,以摩西球囊霉G.mosseae诱导作用最大,叶片和根系内NO、JA、H2O2和结合态SA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3和1.9倍、6.8和8.0倍、0.9和1.2倍、1.9和2.6倍,而根系中游离态SA含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只有摩西球囊霉G.mosseae处理在诱导高峰时根系游离态SA含量比对照略有增加。接种AM真菌处理的番茄叶片和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增加,其中以摩西球囊霉G.mosseae的诱导效应最大,与未接种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0.6和0.3倍、7.9和3.1倍、0.4和1.2倍、2.3和1.9倍;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的诱导效应最小:与未接种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0.26和0.14倍、2.3和1.0倍、0.1和0.28倍、0.55和0.31倍;而MDA含量下降,分别降低了66%和68%、34%和41%、51%和50%、12%和26%、18%和29%。表明AM真菌能诱导植物同时产生多种信号物质,而且这些信号参与了AM真菌-番茄共生体系统抗性的表达。
王彬李辉徐丽娟李敏刘润进
关键词:球囊霉生长量丙二醛
条斑紫菜TPS基因0.6Kb片段的原核表达及抗血清的制备
2013年
以pET22b为起始载体,构建了条斑紫菜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基因(PyTPS)0.6Kb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命名为pET22b-PyTPS0.6。重组菌BL21(pET22b-PyTPS0.6)经ITPG诱导后,SDS-PAGE分析显示菌体总蛋白的电泳图谱上有分子量约为23kDa的特异性蛋白条带,即PyTPS基因0.6Kb片段得到了原核表达。用溶菌酶裂解细菌提取包涵体,再利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从包涵体中纯化出TPS重组蛋白。用获得的高纯度重组蛋白作抗原免疫家兔获得了抗血清,间接ELISA测定显示一份抗血清的效价为1∶16000,另一份为1∶32000。本研究制备的抗血清为进行转基因植物中PyTPS基因翻译产物的免疫学检测奠定了基础。
孟庆芹王斌徐丽娟孙牧君郭宝太
关键词:原核表达重组蛋白抗血清
不同基因型对花生胚小叶植株再生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以不同类型18个花生品种成熟种子的胚小叶为外植体,对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花生遗传转化和离体诱变等提供培养方法。将胚小叶外植体培养在添加1mg/LNAA和6mg/LBAP的诱导培养基上,4周后转移到添加4mg/LBAP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所有的供试品种芽点诱导率均高于60%,但5大类型间及品种间(62.2%~95.5%)存在显著差异,龙生型平均诱导率最高(87.2%),其次是珍珠豆型(81.5%),多粒型最低(63.1%)。将形成芽点的外植体转移到添加4mg/LBAP的培养基上后,部分外植体从芽点上分化出不定芽,继续培养不定芽伸长并再生植株。植株再生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最高的是珍珠豆型(83.5%~97.1%),最低是多粒型(14.8%~22.0%)。
隋炯明乔利仙赵明霞徐丽娟王晶珊
关键词:花生丛生芽诱导植株再生
分根培养系统中AM真菌抑制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效应被引量:9
2010年
在分根培养系统中将大豆(Glycine max Merrill)幼苗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或/和大豆胞囊线虫(SCN,Heterodera glycines)后,定期测定大豆根系中AM真菌及线虫侵染率、病情指数、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将大豆胞囊线虫与AM真菌接种于分根培养系统同一室或分别接种于不同室,AM真菌均能显著降低大豆病情指数和线虫侵染速率,且将二者接种同一室处理的效果大于不同室处理;与只接种SCN的处理相比,接种摩西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3周后在同室接种SCN处理的根围土壤中胞囊数、根上胞囊数和根内线虫数分别降低了47.4%、58.9%、46.6%和50.5%、67.0%、57.5%,表明AM真菌能显著抑制线虫的发育;摩西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在一定时间段内诱导了大豆根系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的活性。摩西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能够诱导大豆植株抵抗大豆胞囊线虫的侵染,既能在同一室的根围局部与SCN竞争侵染位点,又能对不同室的根系诱导产生防御性酶,推测摩西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拮抗SCN的效应既是局部的,也是系统性的。
李岩李俊喜徐丽娟赵洪海刘润进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大豆胞囊线虫大豆
PGPR对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病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于温室盆栽条件下初步研究了4种根围促生细菌(PGPR)对番茄植株生长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病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或芽孢杆菌菌株B697的番茄植株高度、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均显著大于对照,而巨大芽孢杆菌B. megaterium和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sp.菌株A135无促生作用。接种多粘芽孢杆菌+南方根结线虫和B697菌株+南方根结线虫两处理的二龄幼虫数、雌虫数、线虫总数、根上卵囊数、卵囊含卵量、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对照。多粘芽孢杆菌、B697菌株、巨大芽孢杆菌和A135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效分别达65.4%、68.2%、53.8%和53.8%。
戴梅徐丽娟武侠李敏刘润进
关键词: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生物防治
激素浓度和配比对蝴蝶兰离体培养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以蝴蝶兰品种‘兄弟女孩’的再生幼芽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增殖培养以及幼苗的生根培养,分析不同浓度及配比的细胞分裂素(6-BAP)与生长素(NAA)对蝴蝶兰丛生芽分化和增殖的影响,并研究了添加物椰子汁、香蕉泥、蛋白胨和酪蛋白对抑制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1/2 MS+10.0mg/L 6-BAP+0.1mg/L NAA+200mL/L椰子汁,丛生芽的增殖倍数最高;1/2 MS+2.0mg/L 6-BAP+1.0mg/L NAA+200mL/L椰子汁+2g/L活性炭,是蝴蝶兰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培养基中添加椰子汁能抑制褐化,提高丛生芽增殖倍数,利于芽苗生长。
徐丽娟董梅王永香王倩
关键词:离体培养激素椰子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