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德亮

作品数:49 被引量:153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1篇骨折
  • 11篇内固定
  • 9篇手术
  • 9篇外科
  • 8篇手术治疗
  • 8篇皮瓣
  • 5篇引流
  • 5篇引流术
  • 5篇缺损
  • 5篇外科手术
  • 5篇封闭负压
  • 5篇封闭负压引流
  • 5篇封闭负压引流...
  • 5篇负压
  • 5篇负压引流
  • 5篇负压引流术
  • 4篇肉瘤
  • 4篇髋臼
  • 4篇髋臼骨
  • 4篇髋臼骨折

机构

  • 2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9篇成德亮
  • 35篇刘国辉
  • 29篇杨述华
  • 22篇曹发奇
  • 12篇张丽君
  • 11篇王强
  • 10篇熊家伟
  • 9篇魏登科
  • 8篇吕超
  • 8篇胡正霞
  • 5篇夏天
  • 5篇李家庚
  • 5篇吕敏
  • 5篇胡雷鸣
  • 4篇吕超
  • 4篇李刚
  • 3篇邱武安
  • 3篇薛旭红
  • 3篇欧学海
  • 2篇夏天

传媒

  • 7篇全国骨关节与...
  • 7篇第十届西部骨...
  • 6篇临床骨科杂志
  • 6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医学信息(中...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4
  • 7篇2012
  • 12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固定架联合骶髂螺钉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骶髂螺钉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对19例Tile C型骨盆骨折复位后用骶髂螺钉固定后环,髋臼上方单根钉外固定架复位固定前环。采用Tornetta标准对骨折复位进行评估,Majeed标准进行功能评分。结果术后采用Tornetta标准对骨折复位进行评估:优11例,良6例,可2例;长期随访按Majeed标准进行功能评分:优12例,良6例,中1例。结论外固定架联合骶髂螺钉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手术损伤小,符合力学原理,术后效果优良。
熊家伟刘国辉杨述华成德亮
关键词:骨盆骨折外固定架骶髂螺钉
顶端移位术联合轴形皮瓣在非典型WasselⅥ型复拇畸形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顶端移位术联合轴形皮瓣治疗非典型WasselⅥ型复拇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治疗的6例非典型WasselⅥ型复拇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25个月,范围在18~35个月;患侧位于左侧3例,右侧3例。采用顶端移位术联合轴形皮瓣重建患儿拇指。术后对患儿持续随访,末次随访使用日本手外科学会评分标准对患儿手指评分,测量重建指掌骨的长度,并计算其与正常侧掌骨长度的百分比;测量重建指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平面周径,并计算其与正常指对应平面周径的百分比。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30~45个月,平均随访37个月,轴形皮瓣均存活,无坏死,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无粘连,术后表现出良好的抓、捏功能。末次随访时日本手外科学会评分优3例,良3例。重建指掌骨的长度占正常侧掌骨长度百分比的平均值为87%,重建指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平面周径占正常指对应平面周径百分比的平均值分别为100%和102%。结论应用顶端移位术联合轴形皮瓣治疗非典型WasselⅥ型复拇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成德亮张丽君欧学海胡东
关键词:多指畸形掌指关节皮瓣
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
目的:探讨改良的后侧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改良的后侧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5-50岁,平均33.3岁.骨折根据Hardegger等分型...
刘国辉杨述华成德亮曹发奇吕超胡正霞
关键词:肩胛骨内固定
经皮撬拨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1例跟骨粉碎性骨折采用经皮撬拨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B hler角,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时间5~42(23.2±2.7)个月。跟骨在侧、轴位上的形态较术前明显恢复:术前B hler角-21~40(11.2±3.7)°,术后拆除外固定后B hler角18~40(32.4±6.8)°,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后足功能进行评分为67~95分,优8足,良10足,可2足,差1足,优良率为85.7%。结论经皮撬拨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确切。
成德亮刘国辉杨述华曹发奇吕超胡正霞
关键词:撬拨复位外固定器跟骨骨折
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中心脱位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究内固定技术在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中心脱位中的临床疗效和优越性。方法: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合并股骨头中心脱位髋臼骨折15例。按照Letournel分型,其中横形骨折5例,T型骨折...
刘国辉成德亮杨述华曹发奇熊家伟
关键词:髋臼骨折内固定
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诊疗的4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6例,女294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5...
刘国辉成德亮杨述华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密度
文献传递
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诊疗的4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6例,女294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5.8...
刘国辉成德亮杨述华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文献传递
经腓骨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经腓骨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腓骨截骨入路治疗45例胫骨平台后外侧SchatzkerⅡ~Ⅴ型骨折患者。定期随访摄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记录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Rasmussen放射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X线片表现,按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3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0~18周。随访期间未见复位丢失。术后1例出现腓总神经损伤症状,腿远端外侧、足背局部出现感觉减退,术后4周恢复。末次随访时,Rasmussen放射评分为14.0~18.0分,其中优35例,良10例;膝关节活动度-5°~135°;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为21~30分,其中优38例,良7例。结论经腓骨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暴露充分,复位及固定满意,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良好。
成德亮庄岩张丽君刘国辉王强李家庚胡雷鸣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髋臼骨折的外科治疗
2010年
目的探究内固定技术在治疗髋臼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和优越性。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髋臼骨折48例。按照Letournel分型,其中后壁骨折8例,横形骨折7例,横行加后壁骨折10例,T型骨折7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7例,双柱骨折6例,后柱后壁骨折3例。单纯应用拉力螺钉11例,单纯应用重建钢板21例,重建钢板加拉力螺钉16例。结果48例患者随访12—4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复位质量按Matta标准达到解剖复位30例,满意复位18例。按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评价髋关节功能的方法最终结果优26例,良15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5.4%。结论手术复位和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刘国辉成德亮杨述华曹发奇吕超胡正霞
关键词:髋臼骨折内固定
双翼推进皮瓣成形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应用双翼推进皮瓣成形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30例先天性并指畸形患儿,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5~5岁,平均2.5岁。双手并指畸形8例,单手并指畸形22例。共并指39个指蹼(其中中环小指并指1例);完全性并指11个指蹼,不完全并指28个指蹼。在并指根部背侧设计凸V形尖端、蒂部两侧带三角形皮肤的双翼皮瓣与掌侧锚形切口对应缝合,成形指蹼同时关闭指根部创面。并连的远端指体采用锯齿状皮瓣分离,侧方创面减脂后缝合,11例指侧方较紧创面不能完全缝合者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所有指蹼的双翼皮瓣均完全成活,无皮瓣坏死发生。远端指侧方植皮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30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手指屈伸功能良好,指蹼深度、宽度正常。末次随访时根据Swanson等的手功能评定标准,对分指后的运动和感觉功能进行评定,获优20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93.3%。结论应用双翼推进皮瓣成形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能获良好临床疗效。
成德亮张丽君王强吕敏段虹昊胡雷鸣梁小菊
关键词:先天性并指畸形外科皮瓣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